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所有的工作按下了「暫停鍵」。然而對於海東藏醫院院長洛桑來說,卻成為一段深深鐫刻在他記憶深處的留影。
如果說疫情是一次危機,那麼它更像一場大考。1月24日正是除夕夜,洛桑和醫院的十幾名同事卻放棄與家人團聚,義無反顧衝上防護一線,沖向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測量體溫、對發燒人員實施隔離,發放口罩、酒精、消毒液、額溫槍、體溫計……這一切似乎成為他和同事們每天勞累奔波的主旋律。
「說實話,當時我們也感到害怕了,心情也不平靜,一個普通的感冒咳嗽都會讓人膽戰心驚,當我們用專業方法排除,或經過湯藥治療,這類人群好後,心情才逐漸平復了下來……」洛桑說,我們醫院同時承擔中央民族大學玉樹中學海東分校、樂都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學校幾千名學生的健康防護以及醫療健康任務,在3所學校均設有醫務室。去年12月初,中央民大玉樹中學海東分校50多個孩子集體感冒,也就是俗稱的「流感」,我們馬上採用藏藥+口罩+點滴等方式,僅一個星期這些孩子就全部治好了,也正是在那個時候,醫院購置並儲備了1萬多個醫用口罩,幸虧那次「歪打正著」的儲備,為後面即將發生的疫情防控立下了一定的「功勞」。
口罩一度成為疫情防控期間的緊缺物資,關鍵時刻,備有大量存貨的洛桑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利用疫情防控休息間隙,到瞿曇寺和藥草台寺等寺院免費發放口罩;為周邊的群眾贈送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藏藥;得知樂都收費站口罩及防護物資緊缺,他立即讓人送去一批;得知樂都其它寺院沒有口罩,他通過樂都區委統戰部無償捐贈一部分;得知每天奔波在防疫一線的文化街居委會工作人員急缺口罩,在贈送口罩的同時隨貨送去了一批手套、額溫槍、體溫計……
「『做人有感恩心、做事有責任心』是他的座右銘和口頭禪。」洛桑的一名同事說。疫情期間,我們贈送出去的口罩等防護物資大概有30多萬元,這些費用一半是醫院出的,另一半是院長洛桑自掏腰包。這些費用還不包括3所學校開學前的全面消毒、隔離室內各類設備,這部分費用洛桑個人承擔下來了,具體多少沒算過,但是額度較大是肯定的。
仁心愛心似一對孿生兄弟,洛桑在治病救人時還注重做公益——個人出資3萬元幫下營藏族鄉茶龍村籌建起黨員活動中心,免費為村衛生室送去2萬元的藥品;籌措2萬元資金,數次為瞿曇鎮龍占村送醫送藥;為碾伯鎮橋北路小學上百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贈送價值2萬多元的學習用品……
耳濡目染,洛桑從四五歲開始學習祖傳醫術,經十幾年刻苦努力,如今他已成為藏醫博士、知名藏醫,獨資創辦了海東藏醫院,擁有36年的藏醫臨床工作經驗,擅長通過藏醫藥診治心血管、肝膽、風濕病等,多篇論文在國內國際雜誌上發表。曾作為藏醫藥治療代表,先後到美國哈佛、英國、加拿大、愛爾蘭等國做學術交流,在「一帶一路」針灸和藏醫藥浴與健康論壇和博鰲亞洲論壇上做學術交流發言。
一位受過資助的群眾這樣評價洛桑:「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用行動詮釋著擔當,用辛勞書寫著奉獻。」
「我感到很榮光,精神上很充實很富有,在人民群眾急需我的時候,我有能力站出來衝上去,個人的價值得到了體現……」洛桑告訴記者,全民戰「疫」,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作為一名醫生,無法把自己當成一名看客和路人,疫情面前除了生命和健康,錢財等身外之物一切皆是空談。
作為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和區人大代表的洛桑,以疫情為命令、以防控為己任,充分利用身在基層、聯繫群眾的優勢,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始終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以實際行動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生動踐行了一名政協委員的擔當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