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金山區山陽鎮上,上海灣區智慧數據平台負責人吳傑成了大忙人,每天忙著為平台上的眾多中小企業辦理稅收減免、優惠貸款等業務。據悉,去年4月,上海灣區科創中心開園,這家平台型企業同步入駐,短短一年已「招引」100多家會員企業,讓一大批手機遊戲和軟體開發領域內的研發中心、總部結算、後台維護企業匯聚了過來。
與之相對應,隨著金山區高起點推動「上海灣區」建設,山陽鎮上一座「爛尾樓」也搖身變成了「億元樓」。據介紹,上海灣區辦公所在的大樓,原來叫金瑞大廈,斷斷續續蓋了十餘年,結構封頂後,由於各種原因,便一直處於毛坯狀態,被當地居民戲稱為「樓慢慢」。但從去年4月到年底,這棟樓吸引了500多家企業落戶,快速實現了稅收超過1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落戶企業已達600多家企業,稅收超過1.55億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上海灣區科創中心開園後,全力搭建一系列重量級的合作平台和機構,迄今已相繼建立清華創+·上海灣區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圍繞產業規劃,成功搭建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灣區科創產業園、上海公衛醫學科創園、上海灣區智慧數據平台、上海灣區文創匯、上海灣區致盛金石灣科創園等。這些公共平台的集聚,再加上無微不至的營商環境,讓「上海灣區」很快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
比如,在去年4月18日上海灣區科創中心開園當日,作為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在上海成立的首個子公司,上海觀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一口氣拿下了這棟大樓的7-10層,共計6726平方米。到今年3月底,該公司先後引進了圖聚智能、新財富上海分公司等近百個優質項目。其中,上海上下左右智能泊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改善城市停車方式和停車習慣」的平台型公司,目前年營業額達4億元,預計3年後平台交易量將達到50億元以上。
通過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平台的合作,上海灣區與清華大學深入對接,成立上海首個清華創+·上海灣區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並由清華大學總會計師牽頭成立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與此同時,這裡還聘請清華大學、「長三院」、公衛中心、社會機構等相關專家成立上海灣區發展研究專家委員會,進一步探索校地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灣區還積極打造一座上海公衛醫學科創園。當前,該園區正在著手建設新型疫苗的研發平台,打造上海灣區疫苗谷,並已建設了一支擁有兩院院士、國家級百千萬人才、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長江學者、基金委傑青、上海市領軍人才等高水平臨床和科研隊伍。
與上海灣區致盛金石灣簽約的北京健康有益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健康醫療服務企業,專注於為企業用戶提供人工智慧+健康醫療產品服務及完整解決方案,已與中國移動、騰訊、華為、百度、京東等300餘家知名企業達成合作,覆蓋用戶超過5億。
目前,上海灣區規劃已明確,園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首期啟動區包含460畝核心區和150畝生活商業配套區,將聚焦數字經濟、5G技術、區塊鏈、生命健康等產業,形成創新要素的集聚地、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智慧城市的新引擎;二期發展區將提升產業硬實力,加大產業總部導入,構建產業發展生態圈;後期延展區將完善城市功能,加速實現產城融合,打造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區。
「我們將立足創新型國家建設戰略,主動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產業導入為主線,以產城融合為重點,聚合產業要素,努力建設融『產、學、研、創、孵、投』於一體的綜合性科創產業社區。」金山區山陽鎮黨委書記、上海灣區科創中心管委會主任孫引良表示,未來,上海灣區將逐步被打造成為具有「長三角智腦」、「上海研發新核心」特徵的魅力園區。
今年4月18日,是上海灣區開園一周年。屆時,以「新灣區,共享未來」為主題的上海灣區開園一周年慶暨2020上海灣區科技創新項目路演活動將在杭州灣畔舉行,會上將推出政策發布、項目簽約、企業路演等環節,進一步吸引大批優質企業入駐上海灣區,著力將上海灣區打造成為金山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成為上海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地、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科創集聚地。
記者丨公維同
編輯丨陳薇婷
責編丨翁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uO4c3EBiuFnsJQVeT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