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具爭議的嘉靖皇帝:是中興明君還是殘暴帝王?

2020-01-27     國家人文歷史

文|周渝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之堂弟。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暴卒,又因死後無嗣,其生母張太后(孝宗弘治皇帝皇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朱厚熜在位45年,其執政期間出現過如戚繼光平倭寇、海瑞斗嚴嵩、庚戌之變等著名歷史事件,其人歷史評價也頗具爭議,贊者謂之其開了嘉靖中興之局面,為之後的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嘉隆萬大改革奠定了基礎。批評者則曆數其迷信道教、任用奸佞、廷杖群臣、虐待宮女等罪過。是明朝歷史上相當複雜的一位帝王。

與之前的皇帝不同,嘉靖帝並非出生於紫禁城,他是興獻王之子,其封地位於今湖北省鍾祥市,明朝時是三大府之一的承天府,當時該地區道教氛圍濃厚,對於年少的朱厚熜產生了根深蒂固之影響。武宗駕崩,以藩王身份入京的朱厚熜繼承大位之初,他所居之處不在乾清宮,而在文華殿。因為正德九年(1514),乾清宮曾毀於大火,為此正德皇帝還下了罪己詔,後來聚集工匠重建,但進度緩慢,一直到朱厚熜即位時仍「役尚未竣」。即位伊始,暫居文華殿的嘉靖帝就督促工匠抓緊重修乾清宮,修建過程中應該還建了不少道教設施,為此楊廷和曾上書反對說「一應修齋設蘸為攘禱之事,須豫絕其端。不可輕信」,勸嘉靖帝不要迷信「修齋設蘸」。但嘉靖帝骨子裡尊崇道教,楊廷和的反對自然無效。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月,乾清宮修繕竣工,嘉靖皇帝也是乾清宮重修後住進去的第一位皇帝。

乾清宮中的「雲龍圓背椅」,為皇帝的御座

嘉靖朝的後宮可謂多事之秋,皇后就換了三位。嘉靖帝對父母非常孝順,到對於自己的皇后、妃嬪卻寡情薄義,以至在後宮埋下無數幽怨。第一位皇后陳氏因被嘉靖帝怒斥受驚流產而早逝,第二位皇后張氏則捲入了嘉靖帝與張太后的鬥爭,最終成為犧牲品,被廢後幽系別宮,於嘉靖十五年(1536)閏十二月初二悲慘死去。方氏是第三位皇后。方皇后原為江寧人,於嘉靖九年(1530)被選入宮。嘉靖十年(1531)三月,皇帝又冊封新選秀女中的九人為九嬪,而方氏居於九人之首,封德嬪,不久後晉為德妃。嘉靖十三年(1534),朱厚熜以「乃多不順不敬不遜」為由忽然廢掉皇后張氏,深受皇帝信任的方氏被順理成章地被冊立為新皇后。

方氏能成為皇后,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後宮諸多複雜之事被她處理得井井有條,嘉靖帝對這位新皇后也相當放心信任。不過很快,嘉靖帝對皇后的熱情便轉移到別人身上了,這個女子便是端妃曹氏。曹端妃是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千金,性格溫柔又美貌過人,嘉靖十五年(1536)八月,她為嘉靖帝生下皇長女常安公主,三年後又生一女寧安公主,很快便俘獲了嘉靖皇帝的心。這一切方皇后心知肚明,對曹妃免不了嫉恨,但她又不敢急於動手,畢竟嘉靖是個喜怒無常,會忽然廢后的皇帝,慘死在冷宮中的前皇后陳氏正是前車之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o7c7m8B3uTiws8KfU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