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本跟瘟疫有關的小說,一定要拿來讀一讀

2020-01-31   油炸綠番茄

今年春節是最冷清的一個春節,幾乎所有的娛樂活動都被關停,每天憋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我坐月子的時候都沒待的這麼老實過。


從床上到客廳就算是旅遊,上趟廁所和看海景的體驗差不多。

有網友痛心疾首的表示,化妝品行業要倒閉,因為他老婆5天沒有化妝了。


是的,因為不怎麼出門,年前買的新衣服一件都沒穿上,即便是出門,也要戴口罩,所以這些天連妝都懶得化。

換個思路想想,其實對於很多一到過年就得疲於奔波的人來說,今年倒也是難得清靜,不用串親戚,不用再聽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也不用參加以各種名義攢起來的吹牛聚餐。


這正是讀書最好的時間。沒有喧囂紛擾,安安靜靜,泡壺茶捧本書看上一整天,好像給身心做了場瑜伽。



如魯迅先生(並沒有)說的:與其痛苦忍耐,不如安心享受。


為了應景,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本和瘟疫有關的小說,有的版本微信讀書上就有。

一、《鼠疫》 加繆

加繆是我最愛的作家之一,而【鼠疫】是我最愛的一本,前幾天的文章「都讓開,我剛從武漢回來」 里也有提到。


每當有大的傳染病來襲,就是這本《鼠疫》重煥輝煌之時,因為它對瘟疫面前的人類情感刻畫的太深刻,加繆也因為這本書成為當時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鼠疫》的背景設在了小城奧蘭,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鼠疫,城市被封鎖了。被恐慌挾持的小百姓陷入焦慮和無助中不能自拔,能突破重圍帶來違禁品的小人物成了風雲人物,災難面前,原有的秩序被恐懼徹底摧毀。危難時刻,里厄醫生和他的夥伴們站了出來,救助病人,與瘟疫鬥爭。

鼠疫最終悄無聲息的退去了,可是生活在奧蘭的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場夢魘。

加繆說,「能夠戰勝瘟疫的,只有人類的正直。」

可惜的是,我們到現在都沒學會什麼是正直。

二,《白雪烏鴉》 遲子建

加繆的《鼠疫》是純屬虛構,遲子建的《白雪烏鴉》則是挖掘於真實的歷史事件。

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里傳入哈爾濱,隨後一場大瘟疫席捲整個東北。這場大瘟疫持續了6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造成了6萬多人死亡。

馬來人伍連德受清政府急電召赴哈爾濱調查處理疫情,他實施了中國醫生的第一次人體解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肺鼠疫」的概念,主持了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對瘟疫死者屍體焚燒。他也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口罩,是中國第一次用口罩預防傳染病的推廣者。

災禍始發於傅家甸,《白雪烏鴉》的故事也是在這裡鋪開的。

當災禍來臨,整個城市瀰漫著死亡的氣息,繁榮熱鬧的傅家甸陷入冰點,進入了殘忍的冬季。生命的脆弱,人性的複雜,都一一在死亡面前拉開大幕,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用盡全力去對抗瘟疫,融化冰雪,用底層人民特有的堅忍熬過了漫長寒冬。。

「當傅家甸這場災難性的鼠疫過去,爛漫的春光便將人間的囚籠給綻裂了,傅家甸又是煥然一新,生機重現。」

三,《十日談》薄伽丘

巧合的是,因為肺炎,春節恰恰放了十天假,足夠我們寫下一本新十日談。

14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的鼠疫大流行,病死的人達10萬以上,昔日美麗繁華的佛羅倫斯城,變得墳場遍地,屍骨滿野,慘不忍睹。薄伽丘為了記下人類這場災難,他以這場瘟疫為背景,歷時5年,寫下了《十日談》。

這本書講述了1348年的義大利佛羅倫斯,因為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里避難。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共住了10天講了百個故事。

裡面的故事多以嘲諷教會提倡回歸本性為大基調,跟三言二拍很像,可以對照來讀。


薄伽丘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像一個專門藏在別人床下偷聽奇聞八卦然後用小本子悄悄記下的怪老頭。


如果忽略時代濾鏡,這本書的文學性其實並不強,跟現在的故事會差不多,還有些人專門當「小黃文」來讀,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段子。


四,《霍亂時期的愛情》 馬爾克斯

這是前幾年的網紅書,買的人多,看完的人少,喜歡的人覺得字字珠璣,不喜歡的人根本讀不下去,一看那麼多的人名就慌亂了,有人為此還專門畫了一張人物關係的思維導圖。


馬爾克斯想講得不是霍亂,而是愛情,各種各樣的愛情: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

只不過這些愛情最終都消失在堅貞不渝的承諾之中。

五,《失明症漫記》 薩拉馬戈

如果你小學的時候讀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長大了就應該看看這部《失明症漫記》。


前者是一碗濃厚的雞湯,更適合小孩子去吸收營養,後者是一杯清澈的淡茶,更適合成年人去看清世界。

小說講的是一場像瘟疫一般的失明症卷整個城市,看似牢不可摧的文明瞬間崩塌,醫生的妻子帶領著一群普通人,目睹了城市裡的各種混亂,人類面對自己的同類,在瘟疫面前做出了各種殘忍的舉動。

這是不是和當下一些人的齷齪行徑如出一轍?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里沒有人名,只靠職業和特徵區分,所以不用擔心馬爾克斯式的噩夢再次上演。

「答案在最需要的時候總是不肯出現,而很多時候唯一可能的答案卻是,你必須耐心等待。」

但願這次瘟疫,讓我們等待的時間不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