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金堂師範學校!

2019-05-25     金堂零距離

時間漫步過宿命的轉輪

覆蓋住紛繁的凡世

美好的學習歲月在莘莘學子的記憶中流逝

卻留下深刻的印記,成為心頭的硃砂痣

金 堂 師 范

從上世紀90年代末停招中師專業,送走2000年最後一批中師生,一個以獨立形式存在的金堂師範學校沒了。

金堂師範雖然落下了帷幕,但曾經的每一個歡笑,每一滴淚水,每一段故事,每一聲感動,都使師範學子難以忘懷,刻記心間。

學校紀念章

1、幾度遷徙,幾易校名

幾多坎坷、幾多曲折、幾多紅火。金堂師範學校雖然幾經停辦,校名和地址也幾經更易,但為咱們金堂教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體能訓練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金堂縣在縣治考棚開辦師範學堂1所(又稱傳習所講習科),後又停辦。這是建立金堂師範學校之始。

文革後期,學齡兒童人數飛速增長,師資匱乏成為嚴重問題。1972年,金堂縣決定興辦一所師範學校來培養小學師資,同年5月,金堂縣五七學校宣告成立,校址在趙鎮大觀亭,即原城關區小內。

學校體能訓練

學校跳高比賽

1973年,五七學校由趙鎮遷往城廂原來金堂縣師範學校舊址,1977年9月更名為成都市金堂師範學校。

1978年,金堂師範學校遷到趙鎮新址(現趙鎮金龍路213號)一直到2000年師範校停辦。

取消了全國的中等師範院校後,金堂師範學校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教育要求,學校的老師一部分到金堂中學,一部分留在金堂縣沱江實驗學校

2009年,由於政策的原因,金堂縣沱江實驗學校回歸公辦並與金堂實驗中學合併。同年在金堂縣沱江實驗學校原址,一所全新的民辦學校——金堂中學外國語實驗學校成立了。

2、心目中的「黃埔軍校」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成都地區共有七所中等師範學校,它們是成師、成幼師、雙師、金師、邛師、新津師範和新都師範。眾所周知,上層建築的發展壯大,總是要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

時任四川省副省長康振黃到校視察

時任四川省副省長康振黃到校視察

時任四川省副省長康振黃到校視察

七所中等師範學校,無論是校舍或是辦學經費,金堂師範都是最差的。正如原四川省副省長康振黃同志在省市教育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到各所師範視察之後所說,「金師校辦學條件差,但風氣正,成績突出,發展勢頭好」……

學校運動會

二十多年的辦學歷程中,金堂師範雖然校舍簡陋,實驗設備差,學校占地小。然而教育教學的質量卻在成都地區一直處於上乘狀。

每當七所師範在學生中舉行文化知識考試,進行教材分析、語言表述、課堂板書、作文比賽等中師技能的測試,金堂師範學校往往是名列前茅。

興趣開展、書畫比賽獲獎者與教師合影

興趣開展、書畫比賽獲獎者與教師合影

興趣開展、書畫比賽獲獎者與教師合影

興趣開展、書畫比賽獲獎者與教師合影

在金堂師範學校的學習生活也是十分豐富的,不僅有樂器、美術等興趣愛好培養,老師還會帶著學生去探索金堂的天星洞,或是外出遊玩。

據老一輩的金堂人回憶,當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都選擇讀金堂師範學校,並引以為傲。

探索天星洞、雲頂山遊玩

事實證明,金堂師範學校在辦學歷程中,確實為金堂,為青白江區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當地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輸送了大量的、合格的甚至高質量的人才

籃球賽合影

多數畢業生在他們教學生涯中,憑藉自己所學,經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已經分別在不同的領域裡小有成就。多數成為育人無數的教師或是擔任機關領導,少數經商辦企業、創辦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等,成為了行業翹楚。

難怪有不少的金堂人及金堂師範學校的畢業生,會在茶餘飯後之時感慨萬千,「金師校,我們金堂人的「黃埔軍校」。

學校運動會

3、再見了,金堂師範

現如今,金堂師範校僅存的教師宿舍與水塔即將與大家說再見!保留至今的老校址2幢樓也拆除在即。

懷念青春,銘記輝煌。金堂師範學校的學子們已經不再年輕,最早的一代老師也已近半百了。


即使那段崢嶸歲月已經過去,親愛的母校也將拆建,但大家時刻銘記學校教會的技能和成長,是一生的珍寶

這些重情重義的學子們,前不久還在民間組織了告別金堂師範學校聚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參會教職工人數達80人。

再見了,金堂師範學校!

你是我們引以為傲的「黃埔軍校」

雖然校舍簡單,占地不大

但有多少人的夢想是在這裡起航


致敬那一段奮鬥的青春

致敬那一段光輝的歷程

(部分文字信息來源於林志老師永恆的紀念一告別金堂師範王竹明老師記憶中的四川省金堂師範學校,圖片來源於古代永老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vGdGmwBmyVoG_1ZkfO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