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丹霞寺難得的佛門清修之地

2019-06-10   中原趟將

興陽觀出來後多少有點失望,頂著全國最大土地廟的光環,幾乎都是新建的,跟古建築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對南召的第二個去處就變得慎重起來,乾脆把車停下來查資料,發現留山鎮的丹霞寺與目標比較契合,名頭也比較響,與淅川香嚴寺、鎮平菩提寺並稱為豫西南地區三大千年古剎。當然這裡的豫西南主要就是南陽。開車走了好久,一路都在大修,當看到一片塔林的時候,感覺丹霞寺就要到了,放慢車速,山門就已經到了眼前。

山門是新修的,正面有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的「丹霞寺」,背面正中書:「石頭路滑」,這是我在風穴寺後第二次見到這四個字,講的是唐朝的一個公案。

丹霞寺不收門票,所以進入的方式也很直接,跨過天王殿的大門就正式進入寺院了。

天王殿的牆上寫著「法輪常轉 佛日增輝」。從門口焚香爐中的煙灰可以看出,丹霞寺香火旺盛,信客眾多。

當然我還是對天王殿門口的兩頭獅子比較感興趣,一雌一雄,一個帶娃一個滾繡球,昂首挺胸,身上斑駁的痕跡證明它們已經鎮守丹霞寺多年。

大雄寶殿作為主殿,沒有像其它寺院那樣雕樑畫棟,而是紅牆灰瓦,返璞歸真。

去的時候沒有什麼遊客,但是很難得的是,殿中的僧人不為外界所動,集體在誦經念佛,在商業化發展的今天,守住初心,留住信仰就是最大的虔誠。

這裡的院子非常清靜,就像詩中所說:「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走在其中,內心的浮躁都會被凈化。

看不破,放不下,是因為心中有所求,看空之時也就是開悟之道。

後山的牆上寫著在丹霞寺得道的歷代高僧,傳承可能是最好的說教。

當然丹霞寺流傳最廣泛的就是天然禪師的傳說。來自唐朝的鄧州和尚,在這裡廣傳佛法,成就了自己,成就了丹霞寺。

信仰對相信的人才有用,所以有人算卦有人看卦,有人做夢有人解夢。

丹霞寺中見到最多的就是紅色,紅牆紅磚紅絲帶,跟地貌有關,也跟國人的信仰有關,這紅色代表著吉利,也代表著祈禱祝願。

丹霞寺從唐朝開始飽經戰亂,留下來的多為清朝建築,雖樸實無華,但信仰如初,是難得的佛門清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