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結婚為目的的相親,都是耍流氓嗎?

2019-10-16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不以結婚為目的的相親,都是耍流氓嗎?

這樣一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一看他的命題,以不結婚為目的的相親就是耍流氓。怎麼定義不結婚,如果僅僅是為了性關係,說白了就是,你和女性談戀愛,討好女性僅僅是為了她的身體,想和她發生性關係,玩夠了不玩了,這當然可以說是耍流氓。但是不結婚,除了發生性關係還有其他的,這就不好說了。

我認為他的意思是:不抱著以結婚為目的的心態去相親是耍流氓。講的是對相親和談戀愛的嚴肅認真的心態,對感情的認真投入。與最終能否結婚和所謂的「耍流氓」的理解不同。我的理解是「不道德的欺騙」。那麼就出現兩個命題:一是相親目的;二是相親現實。就「相親目的」而言,按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相親的目的確是為了結婚,這也是大多數人對「通過相親進入婚姻生活這個目標」的美好嚮往和現實追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相親就有可能是「別有居心」。從目前的相親「現實」來看:形式上我們已從傳統的媒妁之約,發展到了極其多元化的相親方式,婚介相親、網絡相親、電視媒體相親、萬人相親等等,其中商業的、公益的、娛樂的、隨意的、正兒八經的、以及作秀性的五花八門。相親,從隱密的私人空間走上了公開透明,甚至登上了電視媒體的「大雅之堂」。

從相親的動因上看,剩男、剩女們出於家庭、社會等多方壓力下求偶心切,應運而生的是抓到籃里就是菜的「快餐式相親」;「相親族」逐漸低齡化,一部分人將相親演變成了「追趕時尚」和「生活遊戲」;更有人把相親當成贏利、娛樂甚至是欺詐的平台。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當然同意這樣的說法:「不以結婚為目的的相親就是耍流氓」。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不管是相親戀愛,還是結婚相處,不僅需要兩個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磨合和包容,還需要有較為一致的人生觀、價值觀,接納對方的家庭成員、生活方式等。從整個過程而言,相親只是一種結識方式,是進入兩人世界的開端。

願望美好,現實骨感。對於相親,相處過程重於相識方式,相親藝術重於相親目的。自由戀愛也好,相親結識也好,雙方如何從認識這一個開始,發展兩人的關係。如果興趣不投、志向不一,就算結婚目的再明確也無法成功牽手。下次相親,別急著問對方,你是不是以結婚為目的,是否可換一句問,你理想中的結婚對象,應該是怎樣的?

我們說:婚姻是個經濟社會的一種制度安排,戀愛則是純粹的感情問題。兩者有必然聯繫,又並不必然發生。不是所以相親戀愛都能走到最後的,看事情發展吧,大家一開始也是抱著結婚想法的呀!戀愛是自由的。是一個認識對方的過程。不是非要結婚呀。如果覺得真的不適合,難道還要堅持嗎?談戀愛,享受過程是很重要,但是有時候結果也是很重要的。持續花了很多時間,精力,金錢的愛情,投入了那麼多,最終如果因為種種原因沒能修成正果,也是人生很大的遺憾,如果看不開甚至會衍生出怨恨和孤獨。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相親和談戀愛往往是戀愛關係中弱勢的一方,強勢的一方是不會說這樣的話的.這句話有點道德綁架的意思,各位怎麼看呢?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pms020BMH2_cNUgm9I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