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煩解憂 | 你是從哪一刻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庸?

2020-03-25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你願意接受自己的平庸嗎?

對於「平庸」的含義,即一半指向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另一半指向自我標籤。所以有許多人在越是感到自己平庸時而越在努力。也有許多人堅持要從自我做起,即希望自己的未來不在「平庸」,而都在持續堅守自己的初心,不斷努力完善自我,讓自己保持自身的本真。

一般人們對「平庸」這個詞的理解,大都是指向缺乏目標、缺乏規劃、缺乏勇氣、缺乏追求、缺乏個性、缺乏銳氣、缺乏創新等等的負性的理解。雖然其中也有一些人是有些知識的,但是卻相應的缺少遠見;也有一些人是有一些才能的,但是卻相應的缺少應有的才華;也有一些人雖有文憑,但是尚缺其必要的水平。

所以一般人們都是很難接受自己「平庸」的,這是因為「平庸」有著其特別豐富的含義,所以讓我們只要看它所對應的反義詞就會感覺到,例如:奮鬥、獨特、理想、才華等等。而更重要的是「平庸」的背後總會有不「平庸」的人,則讓有些人會沉浸在落於人後的心理羞恥和妒忌的怒火中。

大多數人則會認為接受「平庸」,不只意味著停止了個人的奮鬥與拼搏;有時也意味著接受自己的限度,而自願放棄前進的步伐以及自我向上的追求。有的人不願意承認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生活的配角,甚至憤憤的感覺自己很多地方就是技不如人。這種痛苦如蟻噬骨,一般要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出來,在心理上有時也是挺艱難的。有的人可能也是需要心理諮詢的幫助。

因為大部分人心裡都存在不甘「平庸」的心理,所以自認為被冠以「平庸」的人,而感到被受折磨。而許多人也都存在現實與理想、奮鬥與壓力,興奮與疲憊、想放棄而又不甘心的心理而糾結,即在有矛盾又糾結的心理中來回掙扎。又有在實際生活中的不甘心、不情願,在認知思維和行動中,不得不去選擇「平庸」的自己,卻不甘心做一個平凡的人的,而一直在苦苦尋找自己的「不同尋常」。

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很努力,但也有的人心理上比較焦慮。在這種努力中的確有想超越自己「平庸」的想法,但有時並不一定會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而是在用努力的行為和希望,對抗漫無邊際的虛無的空虛,這也表明這樣的選擇,並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生活方式。即可能是被生活壓力所迫,也很容易產生逃避或將就的生活方式。

有許多人提到「平庸」時,是否有自己的標準和答案呢?一般人無非是與同齡人相比的,比的是否有別人更有成就。而另一種解釋與評判是,他們自己平常都會很努力,但也有的人存在過度的焦慮。畢竟自己太過於「平庸」了,這也是絕大多數人放棄努力的一種藉口。在接受「平庸」的那一刻起,自己雖然在心理上並沒有特別的絕望,但是卻有放棄努力的想法和目標,從而回歸了自己黯淡的生活。

無論我們如何選擇,是接受「平庸」,還是拒絕「平庸」。我們都需要認識到,有時也是無奈接受「平庸」自己,雖然這個詞背後有著關於世界的假設。這些假設包括:即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種是獨特、有趣、宏大、成功的;另一種也就是平淡的、平凡的。也有一些人的人生雖然選擇平凡的人生,但是人生還是有所追求的。有人說:人生的最終成就,並不是需要通過與他人的比較成績來衡量的,而是在內心平靜的前提下,對社會和生活是否付出自己的真正的人生價值。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可能情願自己的「平庸」,只是心中有股執念和僥倖的心理作祟。總想著或期盼著自己也許可以和別人不一樣,可以走一條別出心裁的路,獲得成就衣錦還鄉或被傳為佳話。而如果接受自己「平庸」也可能存在著恐懼,那一刻便會把自己的執念和僥倖徹底澆滅,不再妄想,不再希冀,從而認了命,這也成為一種宿命論的說詞。

所以說:許多人要接受自己「平庸」其實也真的是很難的,可以說是非常難,這如同一种放棄,從根本上的自我否定的心理現象,有的帶著絕望的悲鳴,恰如撕裂著自己引以為豪的一點小聰明。試問,又有哪個願意呢?放棄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呢?說到底,這也是不甘「平庸」的心理惹的禍。

人們在生活中不斷的努力確實有想超越「平庸」的認知部分,但並不是可能通過努力得到一個好結果,恰如,不奮鬥不會有好的結果,但是努力與奮鬥了,也可能沒有得到自己理想的結果。

雖然有人在生活中接受「平庸」,但並不意味著放棄生活的努力,也不是從另一個層面說是意味著放棄理想。而是真正開始面對生活,讓自己與真實的生活建立聯繫。不但接受自己的平凡,也擺正了心態。從做一個平凡的自己開始,他們覺得平凡並不是孤獨,並不是無人問津,而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自己的、生活的態度。

我們也可以看到有的「平庸」的人,生活雖然平凡,但也是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沒有拋棄對家庭的責任。而自願選擇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其實他們才是生活中聰明的普通人,他們做自己所能做的、所能想到的,這也是一種生活的選擇。儘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平凡的事情,他們也值得尊敬的。

我們看到的不「平庸」可能屬於理想化,而生活需要面對的是現實。有的生活有時比理想更難,也更真實。有時無法用「平庸」或者不「平庸」來界定它,因為我們都知道,其實人人都有平庸的部分,也都有天才和卓越。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各自有自己擅長的事情和領域的,每個人需要做的是找到那個領域,找到真正的自己。因為它來自真實的生活。

雖然我們從一開始就不容易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個不平凡的人,成為一個平凡而快樂的人。所以即使默默無聞,也要學會接受自己,並承認自己的平庸,為的是不再走彎路。人的一生經歷了一些事,領悟到一些道理。這就是成長,也就是悅納自己。能接受自己就會活得越來越坦然,不是擁有得多少,而是不再害怕面對困境和危機了。認清自己真正的本源,認清自己真實的能力,去接受現實的生活,才能尋求自己更好的人生價值。

我是張樹波,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GGPEnEBrZ4kL1Vilz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