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和雷克薩斯LS500h緊密地接觸了近一周的時間。相比兩年前短暫的接觸,現在的我對於LS500h的感受少了些偏見、多了份理解。
匠心、執念,我知道只要一說雷克薩斯,這兩詞你們一定都聽煩了,所以我向你保證,這兩個詞在本篇文章中不會出現超過兩次,我們今天換個思路聊點別的。
有人開玩笑說,雷克薩斯將這一代LS的研發費用一多半用在了超過5000個立面的中網設計、凌光切子、鶴羽折布、古箏設計元素的中控台,這些工藝複雜又能講出很多故事的細節上。
這種說法雖然誇張,但也算正確,準確地說只正確了一半。
雷克薩斯的確在全新一代LS的內外設計中下足了功夫,但LS並非只是為了單純秀它們超凡脫俗的設計。它們更多是為了提供不一樣的感官享受以及區別現如今雷同的豪華車設計潮流。
相比於大費口舌向旁人解釋凌光切子、鶴羽折布背後究竟有啥樣的故事,你真的應該在晚上帶他們上車,感受下在內飾氛圍燈的照耀下,凌光切子與鶴羽折布所展現的立體美感……
匠心的意義在於體驗者的體會,而非圍觀者的口水,如果你能懂這句話,那麼你就會對雷克薩斯LS不再那麼偏見。
在我看來,這是D級豪華車市場為數不多,有品、有型、又不雷同的選擇,至少它能讓你時刻感受D級車應該有的豪華與舒適,也絕對不會讓你顯得過於俗氣,過於像專職司機。
在我的理解里,雷克薩斯LS一直是具備「不瘋魔,不成活」氣質的代表,從第一代雷克薩斯LS以「PK ABB、傲視車壇」為研發目標開始,雷克薩斯工程師們對每一代LS研發認真程度絲毫不亞於之後的情懷神車——LFA。
畢竟,LS是雷克薩斯開山之作,也是一種中國人理解的臉面存在,所以你不難理解雷克薩斯為何總會拿風格沉穩的LS一次又一次做新鮮的嘗試。
曾經的「VIP」神車LS430已經成為二手車市場以及炫耀D級車行駛公里數的神物,之後的LS600hL更是讓眾多豪華品牌意識到,原來D級車的後排還能玩得這麼有儀式感。
至於我這幾天駕駛的LS500h行政版,它依舊飽含LS誕生時「瘋魔」的心。曾經,豐田斥資10億美元用於研發初代雷克薩斯LS,據稱當時這部分資金大多都花費在打造前所未有的車輛平順性上。那麼今天,你覺得雷克薩斯LS的研發費用花在了哪裡呢?
我找出了幾個讓我記憶猶新的細節,你們感受下:1.連10萬人民幣級別的汽車都開始標配真皮方向盤的時代,這輛行駛約2.5萬公里的雷克薩斯LS500h展示了真皮材質最頂級的包漿質感。手感真的太好了!
2.小小的眼鏡盒雖然不起眼,但開啟的速度和阻尼都是絕對上乘的,偷工減料,不存在的。
3.分布儀錶盤左右的「牛角」控制鍵,總能讓人想起80、90年代經典的日本性能車。
4.在副駕不坐人的情況下,LS500h的後排乘坐空間足夠奢侈
5.做了快8年汽車編輯,我從沒在任何一輛汽車上看到有在安全帶插座處設計光源的(為了讓你在夜晚,更方便、快捷的插入安全帶)。雖然這項配置的成本微乎其微,但如此細心的小細節,只有雷克薩斯想到了。
掃描下方或者搜索「r」添加
這裡每天不僅有福利
還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
一起侃車、聊車、玩兒車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lVwLXEBnkjnB-0zJi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