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開學一周了,小升初的同學們應該也感受到全新的初中學習生活了,肯定與小學有不小的差異和不適應。而針對初中階段孩子們的學習狀況,初中學習的普遍經驗是: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能夠在初一做好學習規劃,贏得一個漂亮的開頭彩呢?希望這份初一學習寶典能為學生及家長提供幫助。
初一學生處於青春斷乳期和性格形成期交織的這樣一個階段,可塑性強,在很多方面都有提升的空間。從小學升入初中,無論是課程設置、學習內容、學習方法,還是人際關係、身心發育都會面臨許多新的課題。不少初一新生及家長由於對新學段缺乏認識或認識不足,未能根據初中學習生活的新特點進行調整,結果上初中後手足無措,生出種種不適應,嚴重影響了學習質量。
1.學習環境變化——功課從單一到繁複
小學就那麼寥寥的幾門課,而中學一下子十幾門功課全端了出來,老師一人授一門課。這節課剛上完,下一節又換了老師,換了內容,門門有作業,應接不暇。
2.老師從「抱著走」到「領著走」
小學班主任一天到晚和學生在一起,老師不僅管課內,也管課外,不僅管學習,也管生活,學生一步步都是在老師的保護下前進。而中學,班主任許多事都是布置給班委會,讓班委會同學率領大家完成,任課老師深居辦公室,你不去找他,他是不會來的。
3.同學從小夥伴到陌生人
小學更多的是就近入學,同學大都是街坊鄰居,早不見晚見,原來就是小夥伴;中學範圍可就大了,小夥伴被擇校或是重新劃片「發配」到不同的初中,幾個區的學生聚在一個教室里,面孔陌生。同一年級的夥伴來自更大的範圍,必須重新選擇朋友了。因此,人際關係、朋友的重新組合、關係的重新確立,對初一學生而言,是一個新課題。
對於小升初的同學,建議要提早做好學科的學習規劃,這樣在新學期的學習中才能做到遊刃有餘。
做好學習規劃的關鍵點是基礎
如果某位同學的英語成績比較不錯,那麼他在規劃英語學習的時候重點是繼續提高英語成績;如果同學的英語基礎不好,那麼他在學習規劃時重點應當是詞彙、語法等方面。
關注學習方法差異
學生和家長都會疑問,都說不一樣,到底是哪裡不一樣呢?
首先是學習內容的差異,初中的學習在基礎上更延伸到許多發散性的內容;其次是學習方法上,小學的時候同學們可能認真記憶成績就會不錯,但這種學習方法對於初中學習來說會比較難學。建議新初一同學們在進入初中學習之後心態要歸零,要明白初中學習的目標是中考,雖然這樣說可能會太直白,但是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下,我們不得不承認,中考是初中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
既然中考是初中學習的目標,那麼就要考慮到備考方案。可能有的同學會覺得現在談備考方案太早了,其實不然,如果現在不打好基礎,在初三的總複習時就會被拖腿。
建議同學們在新初一的學習規劃中可以語文、數學、英語三門課為主,因為初二的時候物理來了,初三的時候化學來了,然後是總複習了,課程越來越多,精力越來越分散,所以同學們要把基礎課紮實,這樣的話到初二、初三時候,應對就會輕鬆一些。
學科一多難免吃力,同學們可以買本教輔書輔助學習,推薦《教材劃重點》,裡面的重點特別詳細,基本都能看得懂,也很適合做課前預習和課堂同步學習,能更好的理清書上的知識點。
買劃重點還會贈一本秒重點題記小冊子,裡面歸納的全是重要的知識點,很適合隨手帶著背記知識點和查閱。連書的勒口都是知識點,滿滿的乾貨!這樣的教輔書一用,跟上老師的學習腳步輕輕鬆鬆,還能更好的掌握重點。初一初二打好了基礎,初三的衝刺不也遊刃有餘嘛。
1.了解學校的各項制度,尤其是直升高中部的方式。
及早的了解學校的相關制度,為孩子的初中學習儘可能的創造條件。尤其是有些初中具有非常好的高中部,很多家長就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進入高中部,才進入該校的初中部的。
這些家長更要及早的了解學校有關直升高中部的規定,到底要求哪些條件?是要進行三年的成績排名?還是要進行統一的選拔考試?數學或英語在考試中有無特殊要求等等。
2.及早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做好溝通。
這一點是很多家長能夠做到的,但小學家長一般只會與班主任老師打交道,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到了初中,除了班主任外,與各個主要的任課老師交流更重要,他們更容易了解孩子在該科目上是否良好,還存在哪些問題。
中考是一個綜合性選拔考試,能夠及時與老師溝通,避免孩子過度偏科是很重要的。另外,與老師交流的內容除了學習成績外,還應該注重孩子心態的變化。
初中是一個敏感時期,孩子們有很強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好的東西會影響他,壞的東西也會影響他。洞察孩子的心態變化,及時與老師溝通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在初中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學習心態。
3. 與孩子認真的談一下初中的問題(對學習的重視、如何面對壓力等)。
剛剛步入初中的孩子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一種是經過暑假的休息,心思還不能集中的放到學習上。這種心態不利於及早適應初中新的學習環境。另外一種是對初中學習的過度擔心,這些同學背負了很大的壓力,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多關注孩子心理狀況,當遇到問題也可以及早解決。
4.父母雙方要想好如何應對孩子在青春期的教育方式,尤其是面對孩子的自立傾向,如何更好的與孩子溝通。
孩子進入初中,學習方法要變。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改變。一味的呵護或訓斥都不是好的方式。孩子在初中以後,不像小時候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父母教育子女需要講出道理,舉出事例。而且語言的作用永遠沒有行為更有說服力。也就是說,小學時父母會採用直接的棍棒或糖衣教育,但到了初中孩子對間接教育更容易接受。
5.及早的了解近年來的中考形勢,幫助孩子設立自己的目標(想考入的高中)。
形勢每年都有相應的變化,每個高中當年的高考成績也不同。孩子在初一不可能關心到這樣的事。但家長卻要了解這些。家長若能夠幫助孩子了解這些,及早的確立目標,會為孩子指引一個努力的方向,增加孩子學習的動力。
【語文篇】
首先是抓好起始階段。古語說:「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年級 是中學的起始階段,與小學相比,無論學科的數量,還是學科的深度,都有所增加。你們思想上會高度重視,堅信「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功夫不開花」的古訓,上課認真聽講,不開小差;課後認真作業,不抄襲。善於思考,勤學好問,不能輸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樣,你們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踏實邁步向前,為初中三年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為考上理想高中積蓄力量。
其次是豐富充實自己。在認真學習的同時,你們要努力發現其中樂趣,發現各學科的奧妙所在;特別是要積極參加學校 和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這樣既調節了學習狀態,充實了學習生活,也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在小學時,我們曾參加過很多興趣小組,像唱歌、繪畫、書法、樂 器、舞蹈、田徑、朗誦、演講、閱讀、寫作等。現在我們可以從這些興趣出發,組織參加積極健康的課餘活動,陶冶情操,培養能力,提高水平,爭做一個素質全面 的中學生。
第三是養成良好習慣。你們都是獨生子女,是爸媽的「掌中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嬌慣與溺愛,使你們養成 了很多不良習慣。現在你們已經是中學生了,應該從每一天每一時刻每一行動入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不遲到,不早退,養成守時的習慣;不罵人,不吵鬧,養 成文明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養成衛生的習慣;不拖拉、不抄襲作業,養成刻苦勤奮的習慣;不挑食,不亂倒飯菜,養成節儉的習慣,不攀比,不亂花 錢,養成樸素的習慣。
第四是提高效率、把握重點。學習的效率是最重要的。課堂上專心聽講四十分鐘,比課下再自己「鑽研」兩小時效果好得 多;晚上高效學習一小時,比磨磨蹭蹭、心不在焉地學習一整晚強得多。即使在大考複習期間,不要「挑燈夜戰」的,而是抓緊零碎時間,利用中午、晚上的空閒專心致志地記憶和理解所學知識。但凡老師講過兩三遍、甚至四五遍的內容,往往是重點,需要你們牢牢記住;一帶而過的內容就可以先理解,等課下有空時再來記憶;只是為了提起你們興趣而講的趣事能起到幫助聯想的作用就可以了。
【數學篇】
學好初一數學要注意五點:
1.多動手。
學數學必須要動手,天天抱著書看是學不好數學的,因為很多的亮點、技巧都藏在過程中,你不動手做一遍,你就發現不了亮點,也發現不了你和這個題的差距。另外你在動手的過程中,手和大腦是相互關聯的,一動手,他的思維就被啟發出來了。所以這種人的效率就是專注。所以通過動手,啟發大腦,讓思維處在一個活躍狀態,效率就高了。
2.要做好作業。
注意啊,這節課不是只是為了這些作業講的,你做好了這一節的作業,這一節內容便好了,學起來就輕鬆了。所以數學成績是一節一節鞏固起來的,你某一節課學不好,整個影響後面一大部分。所以要做好每一件事,從做作業開始,做好每天的作業。
3.要聽好課。
跟大家講,數學幾乎上是不能自學的學科,你有些學科能夠自學,但數學是不能夠自學的,那就可見數學課堂的重要性。迷迷糊糊過了40分鐘,課後要想再掌握這些知識可能需要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就達不到這40分鐘認真聽講的結果。所以認真聽課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4.要高度的重視錯題。
同學們做作業也好,考試也好,每天都會遇到大量的錯題,這些錯題誰都會遇到,同學們想,你把這些錯題改了,你學的不就更完美了嗎?所以當你稀里糊塗的把錯題放棄,便隱藏起來一些問題,當這些問題越深,就造成一個徒步登山,積重難返。所以要想學好數學,必須從每天的高度重視錯題開始。
5.要高度重視難題。
遇到難題是一個機會,每一個學生都會遇到難題,而且學習越好的遇到的難題越多,但為什麼他們學習好呢,就是因為他們體會難題。遇到難題是一個機會,是上帝對你的一個幫助。你應該高度重視,懷著興奮的心情去對待。
但難題還不會做怎麼辦?看上十幾分鐘還看不懂,就放棄了?看答案,如果答案看不懂堅決放棄,如果能看懂沒機會就來了,不要放棄啊,你一放棄,你那十幾分鐘就浪費了,因為下次你還不會,你應該把答案合上,從頭再來一遍。時間多長都不要放棄,但必須弄回,這一次付出啊就全搞定了。
以上說的這些就像是平常的家務,每天都該做的。如果你把這些家務做好,相信你的數學就會漸入佳境了。
【英語篇】
英語是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它決定了你對待英語的態度,以及學習方法。英語區別於其它學科的一個特點是它是一門語言,並不是一門科學。語言是傳承文化的,同時語言無處不在,是你每天交流所使用的工具,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初中的英語學習與小學的英語學習有一定的不同,重視這樣的不同對我們儘快適應中學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1.書寫。
大家在小學學習英語的時候,也許老師更多關注語音,對於書寫並不是那麼重視。而中學英語學習要求同學們不僅要說的好,更能夠寫出來,寫對。有很多同學因為書寫習慣不好,在英語學習上吃了很多虧。
現在無論中考還是高考都是電腦閱卷,同學們的卷子需要被掃描進電腦,如果你的書寫習慣不好,閱卷老師將無法找你的原卷子查證。更重要的是,書寫反映了一個人的態度,如果書寫隨意的話,你在做事的時候也一定馬虎。學英文,要從把每一個英文字母寫好做起。相信每一個老師都喜歡態度認真的同學。
2.筆記。
不知道大家在小學的時候有沒有記筆記的習慣,如果沒有,請你為英語課準備一個筆記本。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初中英語學習的內容量和難度都會增大,僅憑腦力是不能夠全部記住的。初中的老師會把知識點寫在板書里,希望同學們能夠擇其要點,寫好筆記。這樣對複習考試都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你是程度比較好的同學,你可能覺得初中的,尤其是初一的知識對你而言比較簡單,我請你也要記筆記。小學學到的內容未必準確,只有專心聽講,認真筆記,才能對自己的知識查漏補缺。
3.閱讀。
我剛剛說過,語言是文化。如果你不能到那個文化的所在地的話,學習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閱讀在拓寬視野的同時,還訓練了語言,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一定有同學會問,那我們都讀什麼呢?只要是英語的材料都可以閱讀,比如市面上銷售的閱讀理解練習題、小說都是很好的閱讀材料。
事實證明,得閱讀者得天下。閱讀是在各種大考中所占分數比例最高的一個題型,因為它最能檢測一個人的英語水平。如果我們從初一年級就重視發展閱讀能力,到初三的時候,就不會覺得英語學科難度很大了。
4.堅持。
這是學習英語的秘訣。因為英語學習的特點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同學們都應該堅持,讀一點點,背一點點,聽一點點,寫一點點。但是同學們也應該知道,英語學習的第二個特點是「停一天,退三天」。如果你一天沒有努力,前幾天的努力就可能前功盡棄。所以請同學們堅持到底,英語學習的效果自然就會體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