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暑期檔最大黑馬,上映第五天,它以10億的票房在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總榜里排第6,堪稱今年最強的「國漫之光」。
蟬主當然也看了,說實話,確實夠燃夠好看。
但看著網絡上的一片盛譽,蟬主冷靜了下來,哪吒真的是好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完全沒有缺陷嗎?今天,蟬主可能要不合時宜地談幾句批評的話了。
如果真想為國漫好,那哪吒還得聽得進這幾句批評。
舊瓶裝新酒的哪吒,夠燃,該看!
夸還是要夸的。近幾年,國漫的發展態勢越來越好。
尤其是古典ip的重新改編,不論是《大聖歸來》《白蛇緣起》還是如今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特效製作越來越成熟,且舊瓶裝的新酒質量尚佳,融合關於現代價值觀的思考,很值得鼓勵。
新版的哪吒,一開始網友看到煙燻妝、鯊魚牙的小混混內心是拒絕的,但上映後紛紛打臉了。
《哪吒》好看嗎?當然,首先在特效和畫面表現上就可圈可點,完全可以媲美好萊塢製作水平。一句話說:夠「燃」!
細緻到被蘋果打中後Q彈的肚皮:
宏大到天雷閃電、冰火大戰:
尤其是火蓮花融化冰面拯救陳塘關的高潮鏡頭,效果非常震撼,熱血沸騰。
特效一直是國漫的短板,這次《哪吒》用死磕的精神,將畫面做得如此細緻壯觀,實屬不易。
據說,《哪吒》的製作一共歷時5年,1600多位動畫製作人員傾盡全力展現了1800多個鏡頭,其中包含1400個特效鏡頭,達到中國動畫片之最。
單「火蓮花融化冰面」這一個6秒鏡頭,製作團隊就用了6個月才完成。
此外,電影的一些顛覆性創意也可以看得出製作團隊真的花了心思,山河社稷圖、煉獄龍宮……完全脫離原版範疇,耳目一新。尤其是山河社稷圖和指點江山筆,中國文化的創意輸出,也算是電影的一處「神來之筆」。
除此之外,《哪吒》的故事也不算太差,舊瓶子裝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融合的現代價值觀能引發很多思考。
首先,《哪吒》打破了原有的故事框架,人設上就來了一招出其不意。
哪吒變「魔童」,面對村民的刻板偏見,他成了一個整天闖禍的混世小魔王。而龍王太子敖丙就更加複雜了,「靈珠」轉世,形象溫柔善良,卻是人人喊打的「妖族」。
顛覆傳統,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正反派,以「刻板偏見」作為對立面,這個改編可以說很大膽了。
最後傳遞的價值觀也非常正向,備受排擠的哪吒,生而為魔童的哪吒,喊出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說了算」,非常硬核。
《哪吒》上映以後,「藕餅cp」登上熱搜,哪吒和敖丙這對新出爐的紅藍cp,很符合當下的觀影需要,一個是叛逆的小混混,一個是溫柔的龍太子,一牽手就能鎖住很多cp粉。
看來,為了吸引年齡更廣泛的觀眾群,《哪吒》團隊在「新」上的花的心思不少。
光是哪吒和敖丙兩個人的親情線,就非常有玩味的空間。
李靖和殷十娘是一對充滿愛的父母,頗具西方教育色彩,一邊要上戰場的娘一邊還要陪兒子踢毽子,家庭事業都要兼顧,父親則是嚴慈兼具,既要管教又要進行「愛的教育」。為了讓哪吒開心,夫妻兩個不知道給村民們賠了多少罪。
而另一邊的敖丙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出身在一個「望龍成仙」的家庭,龍王將振興龍族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兒子身上,堪稱「不能承受之重」。
顛覆的人設、新時代觀影需要、全程無尿點的打鬥場面……不管從節奏的把控還是劇本創意來說,哪吒都具備了高票房動畫電影的一切特質。
影片最後的彩蛋,為下一部「姜子牙」作了預告,讓人暗自搓手期待,持續開發的「封神宇宙」,或許可以成為匹敵「漫威」的存在。
很燃很感動的哪吒,真的沒有瑕疵嗎?
《哪吒》是一部很燃很成功的商業動畫沒錯,但如今觀眾完全聽不得一句批評,不然就得扣上各種大帽子。
接下來蟬主要說的話大家可能覺得不中聽了,但不中聽也得說。
《哪吒》作為國漫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一部完全沒有瑕疵的高水準電影。以「成人」視角的電影水準來看,《哪吒》瑕疵不少,進步空間也很大。
坦白講,看《哪吒》的前半部分真是會讓人生理不適,尤其是前10分鐘,感覺自己被侮辱了智商。
首先是喜劇效果的設置。屎尿屁笑點比比皆是,低俗到影響觀感。
--------我是劇透分割線--------
太乙真人說四川話是直白的口音梗,壯漢娘娘腔是偏見梗,放屁、燒褲襠是常見的屎尿屁,比心、指紋解鎖、裸奔等玩的就是現代科技穿越梗,硬撓出來的笑點和電影本身顯得很不和諧,風格上的割裂感十足。
如果說這部片子旨在「打破偏見」,卻用一些胖子、結巴、娘娘腔的偏見作為笑點,這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
太乙真人成為搞笑擔當,作為至關重要的人物卻一直在捅婁子被戲弄,讓人懷疑元始天尊的用人能力啊,尤其影片開始靈珠丟失那一段卻顯得如此兒戲,像極了低齡的兒童向動畫。
其實片中也不乏有比較優質的喜劇設置,比如夜叉的唾沫能讓人石化,而鼻涕能作解藥,石化的敖丙被哪吒作為武器旋轉攻擊,這個喜劇效果設置完全融入在劇情里,人物的個性也突出了,非常巧妙。主創想用心搞笑還是能做出好效果的嘛。
如果說屎尿屁笑點見仁見智,這是主創考慮受眾做的迎合,那電影里飄忽的人物形象和主題的前後矛盾就顯得暴露短板了。
哪吒作為一個反叛的形象存在,但他的反叛卻站不住腳,你說他要反抗「天命」不肯甘心做魔丸嗎?他其實一直都在期望得到別人的認可,雖然嘴裡喊著「我說了算」救了陳塘關,最後卻在天劫來臨時選擇束手就擒,他真的反抗了「命運」嗎,還是在體制內的妥協?
這個矛盾,導致最燃的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像是喊口號,反倒是敖丙違背了整個龍族的期望,悲壯地祭出龍鱗甲為朋友抵抗天命。
至於元始天尊當初為什麼不直接毀掉魔丸,而是非得弄個天劫咒搞得民不聊生,作為掌管天下的仙族,這個動機也實在說不清,只能說是劇情需要。
再有就是人物形象的矛盾。
先說李靖,作為一個正直的總管,他能夠教孩子打破偏見,說出「你是什麼人你自己說了算」的道理,卻在敖丙救下自己以及所有百姓的時候揭開了他的面具反戈相向。
這是雙標?還是為了反轉而反轉呢?
除了李靖,還有負責搞笑的太乙真人,陳塘關的百姓也顯得非常功能化,他們被哪吒扣上了「愚民」的帽子,卻實實在在被這個熊孩子鬧得雞犬不寧。
--------我是劇透結束分割線--------
情節和人物的粗糙,為了搞笑而搞笑,為了說道理而說道理……
可以說,《哪吒》有一個具有顛覆性的好故事,卻沒能把這個故事講好,它想要最大程度地討好更多觀眾,卻難以掩飾「刻意迎合」的生硬感。
哪吒很好,但定義為巔峰,還是太早了。
每年崛起一次的國漫
是時候對它嚴格一點了
自從2015年的《大聖歸來》之後,國漫幾乎每年都要喊一次崛起。《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等,在票房和關注度上都有了不錯的成績。
但這些作品毫無疑問,製作一部比一部好,故事上卻都面臨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大聖歸來》特效好故事單薄但因為是第一部所以大家可以包容,《大魚海棠》眾籌來之不易且有審美高度也值得肯定。
可到了2019年的《哪吒》,特效很好,劇情和人物短板還該繼續被忽視嗎?
《哪吒》在國內獲得一大片盛讚,但IMDB上,評分只有7.9,其中一位閱片量較大的歐美觀眾打了不及格:
「This film does have such an exceptional fine animation but the storylines are just kinda poor」(這部電影有出色的動畫效果,但故事情節卻有些薄弱)
「that's not enough if they want to go much further」(如果他們想走得更遠,這還遠遠不夠)
在國內賣出高票房的《哪吒》,卻因為故事情節被別國觀眾質疑了。
《哪吒》作為最高票房的國產動畫電影,算國漫崛起嗎?蟬主認為不算。
電影的主人公是「哪吒」,哪吒是誰?一個反抗父權、反抗封建倫理的悲劇英雄,不是一個網絡魔幻小說的主人公。
他跟孫悟空一樣,代表了中國文化里有思想承載作用的經典人物形象,所以我們對《哪吒》的要求也會格外的高。
早在四五十年前,《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就已經證明了國漫極高的藝術水平,是一代難以超越的經典。
近年《虹貓藍兔七俠傳》《秦時明月》等也證實國產動畫並不缺乏講故事的能力。
但能兼具商業看點和藝術水準,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國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真正好的電影,不應該只滿足於票房一時的成功,它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可以成為幾十年後再看依舊能有新啟發的好作品。
《哪吒》確實在票房上成功了,但是如果賦予文化傳承以及與漫威抗衡的使命,他的確少了說服力。
如果《哪吒》代表了中國文化,也代表了當下國漫最高的水平,那不妨對它嚴苛一點。
聽得起批評,才有進步,滿足現狀一味自滿,又怎麼能抗衡「漫威宇宙」呢?
為了死磕的國漫越來越好,點個「在看」
蟬創意是一個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我們專注於人類腦洞開發的事業,對藝術作品、潮流文化、網絡熱點進行野雞式播報,在毀滅你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向世界傳遞我們的虛情假意。
微博:@蟬創意 | 微信:chanchuangyi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投稿、媒體、商務合作
加入組織,後台回復「招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OmKRGwB8g2yegND5i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