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渣男邱澤吊打,現在又靠李榮浩翻紅啦?」

2019-09-28     蟬創意

要說近期最紅的藝人都有誰?

提名里必須有李榮浩和楊丞琳。

9月19日,李榮浩和楊丞琳同時發微博公開結婚證件照,官宣結婚。

難得的喜訊讓兩人一下子霸屏了熱搜,網友玩笑般吐槽李榮浩的小眼睛,但也不忘送上祝福。

結婚熱度還未減,楊丞琳在社交平台上喊話媒體的動態又讓她再次登上熱搜。

楊丞琳表示,可愛教主的稱號已經是過去式,希望媒體不要再為她冠上這個頭銜了。

看到楊丞琳的發聲,網友紛紛改口喊她「李太太」,也有網友回憶起「台灣四大教主」。

流行教主蔡依林,電眼教主張韶涵,甜心教主王心凌,可愛教主楊丞琳。

這些在現在看來有點「中二」的稱號,曾經也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十六歲出道的全能型藝人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

不知不覺,「可愛教主」楊丞琳都出道19年了。

2000年,年僅16歲的楊丞琳加入「4 In Love」組合出道。

這個特別打造的女子組合以清純甜美為特色,其奠定了楊丞琳早期的音樂道路。

楊丞琳是有野心的,在唱歌稍有名氣的時候,她也開啟了演藝道路。

第一部戲就接演了紅遍兩岸三地的《流星花園》,她在劇中飾演小優一角。

《流星花園》劇照

小優在劇里只是配角,但因為是杉菜的好朋友,出鏡率還算可以。

從這部戲開始,楊丞琳的可愛形象深入人心。

唱歌演戲雙向發展,這對楊丞琳來說是挺好的事,但順心的日子也沒有過多久。

在她的演藝事業剛剛起步的時候,回過頭她所在的組合宣布解散。

組合解散後,楊丞琳轉換了經紀公司,開始專注參加主持和戲劇表演。

她是幸運的,18歲就加入老牌綜藝《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當主持,成為吳宗憲的搭檔。

主持工作讓楊丞琳被更多人認識,她也開始大量接拍偶像劇。

從《愛情白皮書》到《原味的夏天》,楊丞琳在多部劇中擔任第一女主角。

可是時機好像不大對,明明擁有了曝光度,楊丞琳卻還是不溫不火。

不過楊丞琳也沒有著急,她按部就班做主持,認真去拍戲。在一系列的工作中慢慢積累自己的人氣,向全能型藝人的方向進發。

《愛情白皮書》劇照

說好的全能型藝人,楊丞琳在當主持和演戲之餘也沒有停下她的音樂腳步。

2004年,唱片公司重新尋找了楊丞琳的音樂方向,給她安排了全新的單曲《曖昧》。

第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楊丞琳總是錄不好,她在錄音室錄到哭了許多次。

新專輯也因錄製原因一拖再拖,整整花了九個月的時間才完成。

幸運的是,這份精益求精的態度在後來都收到了回報。

楊丞琳錄製《曖昧》專輯期間,恰好碰上她主演的偶像劇《惡魔在身邊》熱播。

演了好幾年的偶像劇,她終於遇見一部比較紅的劇。

《惡魔在身邊》出人意料的大火了,《曖昧》被收錄為該劇的片尾曲也未發先紅。

有了偶像劇提前打下的基礎,《曖昧》專輯上線後同樣大火。

憑藉該專輯,楊丞琳成為2005年的歌壇黑馬,在音樂上拿下了好的成績。

另一邊,因為《惡魔在身邊》的熱度,楊丞琳的可愛扮相成為許多少女的模仿對象。

人們開始叫她「可愛教主」,稱她為「偶像劇女王」。

楊丞琳就這樣迅速爆紅,她接連出專輯、拍偶像劇,大紅大紫。

《惡魔在身邊》劇照

16歲出道,21歲爆紅,楊丞琳的走紅在別人看來是幸運無比,可她的人生也沒有一帆風順。

在楊丞琳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生意失敗了,母親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稍稍長大的楊丞琳知曉了家裡的情況,她懂事的扛起家計幫母親還債。

因為從小有歌星夢,她開始參加各種選秀節目和比賽,為進入演藝圈做努力。

楊丞琳的努力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她拿過最好的成績是在「超級新人王」里得了月度冠軍。

好不容易熬到出道了,剛出道前幾年她也總是不被看好,收到了很多批評。

有人嫌棄她臉上的痣不好看,有人說一輩子都不會找她出唱片。

可愛教主變成輕熟女

轉型之路艱難且堅定

早年的台灣藝人基本都有自己的「稱號」,這些稱號是大眾對她們的記憶點。

像楊丞琳被稱為「可愛教主」,一喊就喊了十幾年。

觀眾記得楊丞琳的可愛也喜歡她的可愛,但她沒有沉溺在這份喜歡里。

在年歲漸長之後,楊丞琳也開始思考轉型。

2011年,出道十年之際,楊丞琳為戲劇《醉後決定愛上你》剪了多年的長髮。

她第一次拋下甜心標籤,以短髮造型宣告她的轉型。

「被渣男邱澤吊打,現在又靠李榮浩翻紅啦?」

楊丞琳曾採訪中談到自己選擇轉型的想法。

她說一個人有很鮮明的形象是好事,人們會因此記住你。

不過鮮明的形象也有壞處,當固有的形象太深刻,人們可能會對人物本身產生「誤解」。

楊丞琳害怕媒體冠以她「可愛教主」的名號,會讓觀眾覺得她老是同個樣子,除了可愛什麼都沒有。

她希望自己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希望自己的努力不會因為標籤被抹掉。

為此,她迫切開啟自己的轉型,想撕掉「可愛教主」的標籤,讓觀眾看見她的不同面貌。

從剪短髮開始,楊丞琳的轉型之路走得艱難且堅定。

曾經她差不多每年都會拍戲,在選擇轉型之後她開始挑選自己的劇本。

她拋棄有些「裝瘋賣傻」的表演風格,有意將自己的人生閱歷融入到角色塑造里。

2016年,楊丞琳主演的《荼蘼》開播,這部劇是她轉型路上不得不提的作品。

在這部劇中,楊丞琳演繹了鄭如薇在不同時空里的不同人生。

她是在職場上風生水起的女強人,她也是在家庭里平凡勞碌的全職母親。

《荼蘼》劇照

《荼蘼》是楊丞琳時隔五年重回台灣戲劇圈的作品。

在過往五年的空檔期里,總有粉絲怪她不接戲,楊丞琳都沒有多做解釋。

直到《荼蘼》開播,她才說出自己不接戲的原因。

楊丞琳長久不接戲是為了等合適自己的劇本,她怕自己演了不夠好的劇本,壞了台灣戲劇圈。

比起早年隨心所欲的自己,成長後的楊丞琳思考了很多問題。

她不希望自己隨便去接差不多的東西,她想演一部讓觀眾引以為傲的作品。

五年的等待是值得的,憑藉《荼蘼》的精彩表現,楊丞琳第3次入圍了金鐘獎的提名。

《荼蘼》劇照

影視作品有了轉型的代表作,音樂作品的轉型也緊跟其後。

2016年,楊丞琳發行第十張個人專輯《年輪說》。

她大改形象染了一頭紫發,用歌聲唱出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和成長。

在這張專輯裡,楊丞琳也為新歌《單》獻出MV導演處女秀。

從2011年的《仰望》專輯開始,楊丞琳在音樂作品上一直追求改變。

她不再單純唱情歌,轉而更關注自己作品的內涵和深層次。

她在《現代之形象》里唱「語言暴力」,她將《單》送給「單身女孩」。

她用歌聲告訴女孩們,接受自己才能享受生活。

抹不去的「黑點」

依然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

憑藉歌曲、影視作品的表現,再加上可愛乖巧的外形,楊丞琳在娛樂圈應該有很好的發展。

但隨著她的紅火,她的爭議和黑點也隨之而來。

楊丞琳早年在節目上回答錯抗戰時間的視頻被挖了出來,大眾對她的好感度降到最低。

失言事件成為她演藝生涯永遠的黑點,直到現在都經常引起討論。

這些年裡,楊丞琳為自己的失言道歉過多次。

她解釋那是自己口誤和歷史知識欠缺,但總有人覺得她是在辯解,不予原諒。

輿論聲音總是伴隨著她,她的許多付出也難以被人看見。

爭議聲音太大,那只能用更多的努力去得到別人的認可。

楊丞琳本就是一個好強的人,年少成名讓她害怕自己被小看。她總是帶著很強的企圖心,迫切希望自己被看見,用實力證明自己。

以前拍戲的時候,她喜歡把DVD翻出來反覆重播重看,邊看邊檢討哪裡演得不好。

楊丞琳的壓力源自她自己也源自外界。

因為外界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她總想更努力點得到肯定。不光是自己被肯定,她還希望喜歡她的人不必被嘲笑。

過於關注外界的聲音時常會忽略自己,楊丞琳也難逃這樣的規律。

楊丞琳曾在採訪中說到,以前的自己控制欲太強,什麼東西都想要提前規劃好。

經歷十多年她才逐漸學會放慢腳步,稍稍收斂自己追求完美的個性。

偶爾她也試著拋棄預設的立場,去迎接生命中未知的驚喜,她開始認同自己,做自己。

從可愛教主的到從容自信的楊丞琳,她被喜歡,也被嘲諷,於爭議之外,她也在努力蛻變。

在最紅的時候,楊丞琳剪掉長發考慮轉型,忙著摘下讓自己走紅的「可愛」的標籤。

她說:你自己表現出什麼樣子,比別人框住你,要你成為什麼樣子重要得多。

轉型的路上楊丞琳也逐步放滿腳步思考自己,她可以耐心的為好劇本等上好幾年。

曾有人說楊丞琳像是突然改變了,但楊丞琳說自己是在偷偷蛻變。

她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堅定自己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一切。

而今她重獲喜歡,還是有人對她表示不滿,但她認真蛻變的一面也被看見。

時間總會證明一切,真正努力的人都會發光。

蟬創意是一個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我們專注於人類腦洞開發的事業,對藝術作品、潮流文化、網絡熱點進行野雞式播報,在毀滅你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向世界傳遞我們的虛情假意。

微博:@蟬創意 | 微信:chanchuangyi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投稿、媒體、商務合作

至郵箱:pr@chanchuangyi.com

加入組織,後台回復「招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C7qe20BJleJMoPMjX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