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餘歡水》:對於中年人來說,風平浪靜就是最好的生活

2020-04-08     影視凌凌漆

在看郭京飛、高露主演的電視劇《我是餘歡水》的時候,慢慢發現這部劇的奇特之處,它把主人公所有矛盾的爆發點,恰恰建立在一個看似不可能,或者說完全沒必要的心理臨界點上。

換句話說就是,餘歡水在最不該任性的年紀,卻選擇了任性。

這句話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解釋,一方面解釋他之前的種種行為,面對鄰居的盛氣凌人,忍氣吞聲,面對老闆的霸道,同事的挑釁,默默忍受,太任性,不靠譜。

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釋他之後的行為,性格突變,暴躁,衝動,太任性,很瘋狂。

但是,這兩種任性又恰恰都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這就是該劇的魅力所在了。

在餘歡水的性格中,同時包含著軟弱,妥協與剛強,瘋狂。

在他之前的生活中,面對生活的挫折,人生的無奈,命運的嘲弄,他更多選擇採用一種鴕鳥戰術,用假裝不知道,假裝聽不見,假裝沒看見,來逃避現實,迴避問題。

比如妻子問他,怎麼沒有給孩子買牛奶?他說,我去買了啊,可惜超市賣完了。

其實,他根本沒有去,因為他把這件事給忘記了。直到第二天早上,孩子要喝牛奶了,他才想起來。

比如老闆問他,怎麼遲到了啊?他說,我是因為忍著劇痛,幫助老爺爺撿掉在地上的東西,所以遲到了。

其實,這兩件事情背後,分析餘歡水的心理,他就是通過編造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不管妻子,老闆信不信,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真的信了。

表面上看,這是他的好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實,這是一種任性,一種無比任性的心理。

換句話說,那就是只要我說什麼,都是對的,你們可以不相信我,不理解我,不拆穿我,但是,在我心裡,我覺得它是對的,無可挑剔的。

這才是他之前的生活中,真正影響他的心理狀態。或者說這是一種心理暗示,這個心智模式,一直支撐著他笑對生活的坎坷,忘掉艱難,樂呵呵地生活。

直到那個突發事件的出現,打破了他的這種任性的性格,轉而變成了另一種任性。

比如他面對樓上裝修製造噪音的鄰居,揮舞起自己的拳頭,潑油漆,砸地板,這是一種任性的發泄,也是一種瘋狂的行為。

比如他面對小區里不文明養狗的鄰居,也敢於發出自己的怒吼,是宣洩,也是表達。

比如他面對一再撒謊不還錢的朋友,也敢於撕下臉皮,據理力爭,不再顧及任何顏面。

分析餘歡水的這種心理,這種任性心理的背後,是他對於生活現狀的不滿,對於自己壓抑已久的憤怒的一次集中爆發,更是他對於自己未來的一種悲觀絕望,從而產生了不顧一切的想法。

其實,這個任性的心理的根源,一直存在於他的心中,只不過換了一種表現形式罷了。

綜合來說,他之前不作為的任性,和他之後大爆發的任性,都是一種比較極端的心理,仿佛始終處在天平的兩端,要不極端地向左,要不極端地向右,搖擺的幅度非常大,都是距離中間越來越遠。

仔細分析,他之前的說狠話,和之後的說狠話,都有著一種異曲同工之妙。

本質上,都是一種極端心理。

比如,之前他和妻子的對話,妻子讓他去和樓上裝修的溝通下,他在妻子面前是一幅逞強的狀態,到了鄰居那裡,卻變了另一番模樣,甚至溝通無果後,不敢面對妻子,偷偷躲在樓道里,無可奈何。

他之後去找樓上鄰居溝通,上去就是又摔又打,完全變成了一種情緒的發泄,從之前的那個極端,又走到了現在的這個極端,這背後都是極端心理的體現。

那麼,通過這個突發事件,帶給餘歡水的改變,又會是什麼呢?

其實,電視劇想表達的,恰恰是讓他學會平靜,能夠放下任性,不要再帶著情緒去生活。尤其是這種極端的情緒,更不應該出現在中年人的生活中。

作為中年人,最好的狀態,就是既能夠保持冷靜,坦然面對如今的生活,不要怨天尤人,憤世嫉俗,又能保持一種恰到好處的憤怒,積極上進,自信樂觀,自強不息。

俗話說得好,歲月讓人從批判走向建設。

餘歡水已經是人到中年,這個時候上有老,下有小,最需要的是一種穩定,平靜,就像一句話說的那樣,風平浪靜就是最好的生活。

等到餘歡水可以放下心裡的那種偏執,不再走極端,不再帶著憤怒去生活,不再被情緒所左右,而是積極地溝通,努力去爭取,心有陽光,不懼遠方,那麼,他就是真正成熟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Jk_X3EBrZ4kL1ViVi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