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越來越咄咄逼人,我們是否有破解之道?

2020-07-23     這才是戰爭

原標題:美國越來越咄咄逼人,我們是否有破解之道?

今天講幾個大家可能不關注的事。

一、我們先來看一條不久前的新聞。

這條新聞我敢打賭你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沒看過,因為自媒體們是不會去寫這方面內容的。他們只會跟你們說「厲害了我的國」,「美國嚇尿了」,「日本害怕了」,就算好一點的,不那麼誇張的,也還是喋喋不休告訴你們「美國最邪惡」,「中國有辦法」。

什麼叫「藍點網絡」?這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針對「一帶一路」提出來的,也是一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眾所周知,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國家能和中國比,我們的優勢是巨大的。美國人想在這方面遏制中國似乎不自量力。但是美國人是非常壞的,他們不是要和我們比價格、比技術、比速度,而是要比質量。可是眾所周知,就算質量也不能和我們比啊。「質量」只是個幌子,美國人要的是制定標準的話語權,它來搶這個東西。誰制定標準,誰就是老大,美國人是很毒辣的。

「藍點網絡」中的藍點就來源這張1990年美國航海家1號在距離地球64億公里拍攝的地球照片

2019年11月,「藍點網絡」剛剛提出來的時候,沒人把它當回事。就算現在,其實也只有一個雛形。可是效果卻出現了。烏茲別克和我們是什麼關係?我們和其他國家的關係有這麼幾種:單純建交、睦鄰友好、夥伴、傳統友好合作。夥伴關係又分為:合作夥伴、建設性合作夥伴、全面合作夥伴、戰略夥伴、戰略合作夥伴、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烏茲別克和我們的關係就是「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現在「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及「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支撐點的烏茲別克打算加入美國主導的「藍點網絡」,我想大家能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除了「藍點網絡」之外,對抗「一帶一路」的還有日本的「互聯互通」,歐盟的「歐亞互聯互通」等等。但是近階段的標誌性事件就是我剛才指出的烏茲別克這個。

二、我們再談第二件事,也是沒多少人關注的,那就是美墨加協定(USMCA)。

2020年4月,美國貿易辦公室宣布,美墨加協定(USMCA)將於7月1日生效,取代已有26年歷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圖為特朗普出席美墨加協定簽署儀式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得說到特朗普。在中國網友眼裡,特朗普是一個到處敲詐勒索盟友,到處無端退群,推特治國,大嘴巴,撒謊成性,疫情應對不利的搞笑總統,所以被戲稱為「川建國」。看起來特朗普和盟國的關係一團糟,實際上都是假的。只不過特朗普所採用的手段非常規,讓人意想不到而已。美墨加協定(USMCA)就是一個例子,這個例子的意思是美國憑藉其第一大國的體量,強迫其他國家在雙邊貿易中對美國讓步,使美國獲得更大利益。威脅、謾罵、退群都是手段。事實表明,特朗普成功了。美墨加協定(USMCA)對於美國的盟國和其他國家都會有一個樣板效應,在美國的威逼下,這些國家只能屈服。

我們可以這麼說,特朗普所謂的「美國優先」戰略的核心就是重新構建世界貿易秩序和規則。美國要重新制定全球貿易標準和規則的話語權。玩「標準」和「規則」,這是美國的強項,這是搶占戰略制高點。

方法就是與各國展開雙邊貿易談判,來取代現在的多邊貿易格局。

為什麼特朗普要這樣做?簡單的說,在現有的多邊貿易格局中,美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大國,但是它的權利和利益都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我們都知道,在WTO框架內,美國經常動不動就用美國國內法來處理國際貿易爭端,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301條款,201條款,232條款。在WTO的框架內只有美國有這樣的「特權」。我們需要注意到,美國雖然經常凌駕於WTO框架之上,但這樣做在道義上是嚴重失分的,嚴重違反了現有的規定。

特朗普的想法就是,美國是世界第一,它享受的待遇和權益也必須是世界第一。為了到達這一點,美國需要重新構築全球貿易的標準和規則。也就是和針對「一帶一路」的「藍點網絡」一樣。美國說我也要玩,但遊戲規則必須我定。不聽我的,那就威脅你,那就制裁你。

圖為特朗普和安倍晉三簽署日美貿易協定

在美國的威脅下,韓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已經紛紛和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接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美國威脅下完成雙邊貿易談判,一個新的全球貿易框架將搭建出來。

而在這個新的全球貿易框架會和WTO完全不同,美國將處於絕對中心的位置。從早些時候的消息來看,英國即將妥協。現在歐盟還在死撐,我們則是堅決反對。但如果歐盟撐不住,對我們來說將會非常麻煩。

為什麼我只拿美墨加協定(USMCA)來說,而不是日美、韓美協定?因為美墨加協定(USMCA)是個典型的模板,是美國會用在其他各國的模板。

美墨加協定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排他性」,所謂「排他性」針對的就是中國。該協定規定:如果美加墨三方正在與非市場經濟國家談判自貿協議事宜,則締約方不僅應在啟動談判前提前三個月通知其他締約方,還應該儘早將締約目標應儘可能告知其他締約方;還需要在簽署前至少30天將擬簽署文本提交給各締約方審閱,以評估該文本對美墨加貿易協定的影響;在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自貿協議後的六個月內,允許其他締約方終止美墨加貿易協議,並以締約方的雙邊協議取代。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所謂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就是中國,如果加拿大和墨西哥要與中國簽署自貿協議、那麼想要實現的目標及談判文本、擬簽署文本都需要送美國政府審閱。如果美國認為加、墨與中國的雙邊協議對其有任何不利影響,美方均可以美墨加協議為籌碼要挾加墨兩國放棄對美方不利的條款。當和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越多,那麼我們以後跟這些國家簽署貿易協定,都得看美國的臉色。

美墨加協定還有另一個顯著特點:它規定墨西哥與美國之間取消投資爭端解決機制(ISDS),而加拿大與美國依然保留這一機制。

這是什麼意思呢?實力較弱的國家將會受到美國更深的制約。對中國來說,就是如果中國在墨西哥控制的企業去美國投資,美國可以隨心所欲制裁它,而該企業不能對美方提起訴訟。

如果接下來世界其他較弱的國家都以此為藍本與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那我們以後怎麼去國外投資發展?

三、綜述

兩句話概括,美國正在構築去中國化的貿易圈,進行產業鏈重組,而且速度在加快。美國正在構築以美國為中心的雙邊貿易體系之上的多邊貿易體制,在這個體系內,所有國家都會受制於美國。

所以我非常關注東協和美國會怎麼談。美國其實並不怕「中國製造」,低端產業鏈往南亞、東南亞轉移早就在進行了。

現在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特朗普到處威脅、恐嚇別的國家?因為特朗普意識到中國需要時間繼續發展,時間在中國這一邊,但是美國不想再給中國時間。如果按照正常談判一個一個國家去談,這種損害別的國家利益的雙邊貿易協定會遭到所有國家反對,是很難談的。所以特朗普採取極端的辦法,他要的就是效率,搶的就是時間。

圖為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

那麼我們說,特朗普對盟友及世界各國的這種大棒政策是否會產生反效果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會。舉個例子。7月12日,菲律賓外長跳了出來,要求我們遵守4年前海牙法院就南海歷史權利等作出的裁決。4年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態度軟掉以後,我們國內的媒體、自媒體把他誇成了一朵花,特別是自媒體。實際上人家只是忍著,在觀望美國的態度,一旦美國的態度對他們有利,立馬跳了出來。再舉個例子。疫情期間,中日關係迅速回暖,兩國之間還經常互夸。可6月9日,日本又一次在釣魚島上做文章,有議員提出要在釣魚島的行政區划上加入「尖閣」二字。6月30日,日本又成為唯一一個反對《國安法》的亞洲國家。7月14日,日本又發布了新版的《防衛白皮書》,被我們斥之為黑材料。其他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英國在5G上的翻臉,義大利跟著在疫情上索賠同時也在5G上翻臉,包括近日印度方向的衝突,更不要說美國的小跟班澳大利亞等等。還有最新消息,法國在5G上也翻臉了,越南對我出口的雙軸取向聚丙烯薄膜加收費用。

其實這些都在表明,美國的盟友和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國家在觀望美國的態度。他們琢磨不透特朗普在打什麼牌,一旦特朗普明確態度了,這些國家立馬就站隊表態。特朗普對他們的欺壓起到反作用了嗎?沒有。圍剿中國和與美國的貿易爭端完全是兩碼事,不要寄希望這些國家會因為和美國的貿易爭端和我們站同一戰壕。順便說一句,特朗普用的手段,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用過了。在哪?秦滅六國。這個在白起的相關文章中談。

從昨天起,很多人都在談論戰爭。軍事上的戰爭是不會有的。這是一場美國企圖重新構築世界貿易秩序和中國試圖維護原有秩序的戰爭。所以經常有一句話,社會主義的中國在維護貿易自由,而資本主義的美國在破壞貿易自由。實質是美國想把「美國標準」凌駕於國際法之上,以及我們的反對。

我可以跟你們打賭,網民們都希望特朗普連任。我賭北京絕對不希望特朗普連任。

我們是不是有破解之道呢?那當然還是有的。我們最大的法寶就是沒人敢對我們動武,沒人敢對一個擁有核報復能力的中國動武。這就保證了我們還有和平發展的空間。但是時間還要爭取,指望美國再像之前那樣犯下錯誤給我們大把的時間已經不現實了。所以還是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這一準備的信號就是:國家告訴大家,要擴大內需。

破解的戰略方向在東邊的日本和韓國。我們想要的是和平崛起,和平崛起必須保證周圍鄰居們的關係穩定。而我們周圍的鄰國其實只有兩個國家歷史上深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這都不用說,一個是日本,一個是朝鮮。我們對其他的鄰國都沒有達到過對日本、朝鮮的影響力。「中日友好」並不是一句泛泛而談的空話,這是老一輩領導人的高瞻遠矚。雖然很有難度,但這一難度不會高於美國與歐盟達成雙邊貿易協定,歐盟沒那麼輕易投降。歐盟抵抗的時間,就是我們分化美日同盟的時間。我們必須讓日本相信,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三大經濟體的攜手,對整個世界有多大的影響。其實日本國內早就有這方面的討論,但日本國內的情況我們也都知道。

前途危機四伏,任重而道遠。

還有很多內容要寫,但是今天人疲勞了,以後有機會再說。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3mxe3MBiuFnsJQV9e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