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來吃個餃子嘛,為什麼總有搞不好就穿越到宋朝的趕腳。估計是最近看水滸傳的原因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梁山好漢們就是在這種土坯泥牆的店裡開門迎客而且占山為王的。
走進店裡,店內裝修的很出色,毛草的天花,犯舊的木樑,復古的吊燈,灰磚砌成的老式爐灶...太多亮點,可以感受到店家的全心投入。
店鋪很小,裡面也就七八張桌子。餐桌木櫃絕對全都是店老闆收的老物件,桌面的刮痕磨痕滿滿顯示出歲月留下的無限記憶。全木的龍骨房梁都是整棵的巨大樹木和枝幹,店內所有的家具都是傳統的古榫卯結構,確實有一種古今交錯的夢幻之色。
店裡真的太多吸引我的小地方,小到桌椅餐具,大到爐灶鐵鍋,全全都吸引著我。店老闆極忙,有點焦急和無奈,小編只得在座位上坐下。大四方桌,素雅的青釉大茶壺,完美復刻的竹製桶筷。
喝著店裡屏神靜氣的苦蕎,仿佛淡淡景象浮現眼前,沙場點兵,想往日八十萬禁軍教頭,操場精鍊,何等威風... ...正胡亂做著白日美夢,老闆過來了,先上了一份大肉,一碗滷豆腐和洋蔥拌木耳,以及一份香醋汁,看著就口水直流了。
大碗肉
燉肉很軟爛,鹹淡適中,搭配著醋汁爽美可口。
滷豆腐搭洋蔥木耳
滷豆腐和洋蔥木耳都很入味,木耳的品質比較好,不會一咬就碎也不會太脆而沒有韌勁,很開胃爽口。
餃子伴侶臘八蒜
店裡的臘八蒜是可以隨便吃的,小編沒敢吃主要還有很多工作,不過臘八蒜通體碧如翡翠,醋和蒜互相滲透真心激發口水。
干瓜條肉
絕對的最暢銷,干瓜條選用的是東北的吊瓜,把新鮮吊瓜切條曬乾,再把干瓜切成丁和熟肉丁拌到一起,煮的過程中肉餡滲出的濃汁會讓干瓜條吃起來更香更有勁頭,再加上咯吱咯吱的口感讓人吃過一次就不會忘記。小編回家沒過兩天很會做餃子的媽媽就做了一次瓜餡餃子,可是再吃媽媽做的總感覺口味上差了那麼一點點了。
馬齒菜肉
馬齒莧,北方的一些朋友應該不陌生,回老家每年都能吃到,馬齒莧喜油好肥,夾肉越多越香,只是因為是乾菜,包起來很不容易,但口味絕對棒。這家店就做的很不錯,馬齒筧的淡淡清香和肉的濃濃肥香搭配的剛剛好,很美味。
西葫雞蛋
一個鮮字足以詮釋一切,食材本身足夠新鮮就不需要做太多調味,只要做好餡料之間的均衡搭配,餃子不用嘗就已經成功了,可是越簡單也是越困難,這麼鮮的西葫蘆雞蛋大國際莊已是少有了,看著翡翠般的西葫蘆餃子,早就忍不住吃個不停了。
韭菜雞蛋
小編是非常愛吃韭菜雞蛋餃子的,韭菜雞蛋的餃子是比較容易散的,但是他家的餃子把韭菜和雞蛋很好的中和了,而且餃子裡面餡料很足,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