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諜」扭轉了國民黨東北軍事態勢,由進攻向失敗的真「假軍令」

2019-05-24     半杯餿茶

​​​1947年3月初,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部位於瀋陽商業街太原街西頭的一座五層樓的建築。

中共潛伏人員、時任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部機密室主管,少校參謀趙煒等到了上級派來的聯絡員袁澤。袁澤是中共著名的情報網「王石堅系統」的負責人王石堅直接派出人員,從北平赴瀋陽與趙煒單線聯繫的。趙煒在二樓辦公,他的宿舍就在三樓。出於安全考慮,防止國民黨瀋陽公安局晚上查戶口,趙煒直接將袁澤安排在東北保安司令部的宿舍里過夜。

國民黨軍進入瀋陽歷史檔案照片

當時,趙煒除了主管機密室,還負責根據戰場動態,實時更新,在國民黨軍東北保安司令部參謀長辦公室里的東北作戰態勢圖做出標識。每天要在地圖上標明中共軍隊和國民黨軍的占領區域:用大頭針和藍色、紅色的閃光紙做成小旗子(藍色的小旗子代表國民黨軍團以上的部隊,紅色的代表中共軍隊團以上的部隊),把這些小旗子插到東北地圖上,整個的東北軍事態勢便一目了然。此外,他還負責編訂國民黨軍團以上兵力的駐地表,每月一本,上面有國民黨軍團以上主官的姓名、代號、番號、駐地等。趙煒打電話要某個部隊的時候,不准說部隊番號,只說代號,代號使用數字表示,根據需要隨時更換。這是國民黨軍保密的需要。該兵力駐地表由趙煒每月印發給長官部各處室及國民黨空軍、兵站總監部及其所屬師以上部隊,屬於絕密。

國民黨新一軍抗戰後開入瀋陽一景

趙煒見到袁澤的頭一天就提供了一條重要的情報:國民黨軍第四次進攻遼東的詳細作戰計劃。「杜聿明擬糾集60軍、93軍、52軍和即將從熱河調至新賓的13軍共12個師12萬餘人,在梅河口、三源浦、七道溝(即今渾江市)、通化、集安、長白山一帶,與我決戰,占領我遼東軍區臨江、靖宇、撫松、長白根據地,以實現其『北守南攻、先南後北』的戰略;其主力進攻部隊是13軍的89師與54師;集結地在新賓的三源浦;進攻日期,定在4月初。」趙煒將計劃詳細交代給袁澤後,又冒著危險用小紙片畫 了一張示意圖,交給袁澤帶走。在趙煒以後的回憶中,也檢討了作為情報人員的經驗不足。這是他成為「902」後,第一次送出情報,由於沒有經驗,沒有採用密寫手段。「石堅」在北平發展他的時候也沒有和他談到「密寫」技 術,所以他覺得第一次送情報只能 算是成功了一半,因為讓袁澤帶著這樣明顯的情報走,一旦被國民黨特務發覺,他和袁澤都會暴露。

國民黨新一軍抗戰後進入瀋陽接受檢閱一景

原本他還想把最新編訂的國民黨軍的兵力配備表交袁澤帶走的,可是厚厚的一大冊實在不易攜帶。趙煒和袁澤經過商討,決定啟動原潛伏計劃中設置密台的計劃,並通過上級請求儘快在瀋陽設立便於趙煒對外發送情報的秘密電台。袁澤回去一個月後,「石堅」就派出「西情處」「瀋陽小組」沈秉權為組長的潛伏小組。小組成員主要有:李年(國民黨少將銜)、何英芬(李年夫人)、王書鼐(國民黨上校銜)、邢國彥(國民黨上校銜)以及沈秉權的愛人呂淑蘭等。

李年,何英芬一家解放後

​小組在離趙煒辦公地點不遠的地方(李年家)設立電台。以後,他每個月偷偷帶一冊兵力配備表出來,交給他們,讓他們直接發給中共中樞部門。

當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向參加這次戰役的國民黨軍各軍師,下達了集結地及進攻地點、時間的命令時。趙煒已經先於作戰部隊的動作,將國民黨軍的作戰計劃全部詳細寫出,交給沈秉權發往陝北。

潛伏在東北保安司令部的這個階段,正是國民黨軍和東北民主聯軍(四野前身,轄東滿、南滿、西滿、北滿四個軍區)相持階段的最後一個時期,處在國共東北戰局的轉折點。這期間,雖然國民黨軍方面在東北部署了大量王牌部隊,其中不乏抗日戰場上聲名赫赫、戰功卓著的部隊,然而,政治的腐敗,國民黨軍政官員在東北的巧取豪奪,東北地區民怨沸騰,國民黨的兵力也無法占據面積廣大的農村地區。與此同時,共產黨在東北的土改、剿匪和基層政權的建設,讓中共和東北民主聯軍獲得了民心,得到了相當多的兵員補充。但是,東北民主聯軍要想打贏即將到來的南滿戰役,挺過國民黨軍重點進攻的嚴冬,依然困難重重。

當時國民黨東北軍隊中唯一的女上校,第13軍阿里亞尼.李。負責與蘇軍聯絡

國民黨軍第13軍接到杜聿明的命令後,立即迅速從赤峰將其89師和54師調至瀋陽。趙煒為了摸清這兩個師到達瀋陽及出發的時間,便以看望同學為名,在瀋陽南站上了13軍司令部的列車。在那裡,他找到了在該軍司令部任參謀的同學,暢敘闊別之情。 倆人相談正歡的時候,被13軍石覺(時兼熱河保安司令。國民黨陸軍中將,後升至上將)發現。

石覺

石覺責問趙煒:「你是什麼人?誰讓你到車上來的?」

趙煒立即立正向他行禮,報告說 :「報告軍長,我是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的參謀,到車上看望久別的同學。」

石覺立時嚴令:「現在是什麼時候,快給我下去 !」

石覺的粗暴,使趙煒和他的同學都十分尷尬,面對國民黨軍中將軍長,他們只是少校參謀,只能默不作聲。回到辦公室,趙煒開始琢磨利用他的權限趁此收拾一下這個不可一世的石覺和第13軍。

趙煒隨即起草了一道命令:「急電,石軍長:你軍車運至清原後火速急行軍至新賓三源浦,迅速進入陣地,進行強攻,占領蘭山制高點,不得有誤!」

而熟知當時東北軍事態勢的趙煒,在編造這道命令時,卻並非隨性而為,作為主管作戰參謀,國民黨軍的戰場情報反饋讓趙煒早就了解到,在蘭山腳下,我民主聯軍已布置好袋形陣地,正等待 著來此送死的敵軍。蘭山地勢險要, 三面均為高山,呈凹字形,只要敵人進山仰攻,必被全部殲滅。

趙家驤

而趙煒起草的命令,又經得起當時的作戰圖和戰場態勢的推敲,於是,經作戰科長、參謀處長簽字,參謀長趙家驤「畫行」(即批准)、簽 名,迅速發電13 軍。成為了一道正式命令。

第13軍接到命令後,抵達清原後, 即以急行軍速度向新賓、三源浦進發,進入我蘭山陣地,正好鑽進民主聯軍預設好的「口袋」之中。民主聯軍封住袋口,進行強攻猛打。

戰役結果,國民黨軍第89師被全殲,師長萬宅仁化裝潛逃。54師162團等悉數被殲滅。第13軍 遭到重創後,其殘部、北路南路部隊紛紛迅速回縮防線。東北民主聯軍各部隊乘勝一舉收復了大片東北土地,南滿地區徹底成為解放區。 趙煒和中共中央,中共東北局當時都沒想到,因為一則報復性的命令直接導致了國民黨軍一次戰役的徹底失敗。而這次戰役又稱為在全東北戰場上一個極為重要的轉折點。

找到一張在1945年,國民黨軍第89師開進廣州時照片

這標誌著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後北」戰略計劃的破產,在東北戰場上,國民黨軍不得不從全面進攻轉入全面防守,東北民主聯軍從此則取得了戰略主動,為以後全面奪取東北,並成為中共解放全中國打下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實事求是的說,趙煒立下如此殊勛,起意並非得到上級的授意或命令,屬於臨機處置。老人在以後的回憶中,字裡行間也並沒有避諱,初因是為自尊被踐踏而產生的報復行為。但就整個過程而言,如同那句話一半「必然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作為中共代號「902」潛伏人員的責任感,石覺的野蠻,戰場情報的充分掌握,對於作戰業務的專業和熟稔,讓這道「假命令」成為了「真命令」。並且,毫無阻礙的讓第13軍執行,成為了東北民主聯軍碗里的「肉」,形成了整個以後戰略戰局的轉折。而在實施過程中,又是完全按照國民黨軍內程序執行的過程,又讓趙煒安然無恙。即便在世界軍事情報史上,都是一次傑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31RWwB8g2yegND5l-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