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雲江湖」歷史上那些註定不平凡的鼠年,人類文明進程的轉折點

2020-03-15     半杯餿茶

庚子鼠年已經到來,這個開局現在看來,中國完美的交出了抵禦未知全民危險能力的答卷,現在更是全球在接受考驗。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再是一句空話,人類的呼吸息息相關。而回首以往,發現在過去歷史上有記載鼠年裡,也發生了許多重要且有趣的事情,對世界、對中國的影響可謂深遠,甚至改變了文明的進程和世界的走向,鼠年,註定不平常。

中國歷史上的鼠年最重要的幾件大事:

中國歷史上的首次最殘酷的變法:春秋時期,秦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落後於關東各大國,而此時正值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大變革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奴隸主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秦國急需擁有一套自己的政令,一場變革由此興起。

公元前356年,商鞅得到秦孝公支持,開始變法。商鞅變法打破了奴隸主世襲貴族的特權,確定了封建等級制度,發展和壯大了地主階級政治勢力;以法律形式廢除了奴隸制的土地制度,開阡陌,肯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而中央集權的實行,又鞏固了地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統治;封建經濟的發展,不僅方便了稅收和交換,還壯大了地主階級經濟力量。

但這一系列政策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師公孫賈還教唆太子駟公開出來反對。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只能通過加強思想統治,強制推行新法。後來商鞅雖被害死,秦惠王和他的子孫都繼續實行商鞅的新法,所以秦的國勢繼續發展,為後來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浪花淘不盡,千古「赤壁」一戰: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天下大亂。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欲吞併江南,統一天下。

公元208年九月,曹操在當陽長坂坡追擊劉備軍,劉備退至夏口(今武漢境內),曹操繼續南下,占領江陵,並乘勝向江東進軍。

面對當時嚴峻的局勢,劉備決定聯吳抗曹,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共謀抗曹大計。諸葛亮舌戰群儒,在魯肅與周瑜等分析優劣之下,孫權終於堅定了抗曹的決心。周瑜鑒於敵眾己寡,意欲謀攻,以求速戰,遂採納黃蓋的火攻計謀。針對曹軍連環戰船,黃蓋派人給曹操送偽降書,並與曹操事先約定投降時間。

十月的一天,黃蓋率蒙沖、鬥艦10艘,滿載易燃的枯草乾柴,灌以油脂,外用布幕圍住,上插與曹操約定的旗號。時值東南風急,黃蓋領戰船揚帆直駛曹軍水寨。曹軍毫無戒備之下,被黃蓋引火燒盡戰船,延及岸上各營。

在南岸的孫劉聯軍主力船隊乘機擂鼓前進,橫渡長江,大敗曹軍,曹操見敗局已無法挽救,當即自焚余船,引軍退走。聯軍迅疾追擊。曹操經華容道(今湖北潛江南)逃脫,逃回北方。赤壁之戰,孫劉聯軍面對強敵而不懼,揚水戰之長,巧施火攻,以弱勝強,創造了輝煌戰績,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也奠定了此後三分天下的局面。

先揚後抑,鼠年登寶,晚年淒涼的李隆基:唐玄宗,史稱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與太平公主合謀發動政變,殺韋後,擁其父睿宗即位,被立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禪即位。

唐玄宗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後,徹底鞏固了皇權。然而當時的形勢不容樂觀:兵變大大地傷了朝廷元氣,吏治的混亂、腐敗亟待治理。唐玄宗量才任官,提拔賢能人做宰相,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張九齡等;此外,他還對吏治進行了整治,提高了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

開元年間,唐玄宗推行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新的發展,超過了他的先祖唐太宗,唐朝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繼而進入了鼎盛時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強盛繁榮、流芳百世的"開元盛世"。

然而,唐玄宗後期卻貪圖享樂,寵信並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終於導致安史之亂發生,唐朝開始衰落。(也留下李隆基與楊玉環的《長恨歌》悽美的愛情故事)誕生於鼠年的「中華民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滿清王朝政治已經腐敗不堪,國力衰弱,中國境內動亂不斷。而西方列強也就以它們強大的經濟力量和銳利的武器,趁機侵略中國。滿清政府的無知和無能,使中國幾乎淪落到被瓜分的亡國命運。一部分仁人志士清醒地認識到:要救中國,就一定要推翻清政府。

此時,城鄉群眾自發的反抗鬥爭如波濤相逐,一浪高過一浪。北方各省民變迭起。長江中下游各省連年發生災荒,饑民成群流入城市,搶米騷動時有發生。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武昌成功發動起義,並在隨後的兩個多月帶動中國各地的革命響應。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業已獨立的17個省,派出代表,推選剛剛返國的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農曆春節即將到來之時,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中華民國的創立不同於此前中國的君主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鬥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也代表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

那個鼠年的「破冰之旅」與中日戰爭以後的再度建交:1972年,新中國外交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一行抵達北京,開始了對中國為期七天的歷史性訪問。訪問期間,尼克森總統會見了毛澤東主席,並與周恩來總理進行了會談。雙方就國際形勢和中美關係交換了意見,著重討論了印支問題和台灣問題。2月28日,中美雙方經過反覆磋商,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標誌著中美兩國關係解凍,也為今後中美關係的進一步改善和發展打下了基礎。

同年7月,日本田中內閣組成。周總理在7月9日歡迎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的宴會上特意提到了中日關係。他說:"在日本,長期以來敵視中國的佐藤政府終於被迫提前下台。田中內閣7日成立,在外交方面,聲明要加緊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值得歡迎的。"周總理的這番話,在日本政界引起了巨大反響。7月18日,日本內閣召開會議並通過文件說:"為了謀求邦交正常化,日中政府間開始進行會談是當務之急。"

1972年9月25日,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訪華,經過中日雙方會談,於9月29日發表了聯合聲明,宣布自該聲明公布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日本方面痛思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失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中日兩國正式建交。

《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在鼠年簽署:從1982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訪華起,中英兩國就歷史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進行了為期兩年的正式會談,其間爭論頗多。


本著大局為重和友好合作的精神,經過慎重和耐心的談判,從英國政府提出的歸屬問題到中國政府提出的三個問題,即香港歸還中國、未來香港實行的制度、香港過渡時期的安排都達成了一致意見。

1984年12月19日,中英正式在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上簽字。中英聯合聲明實現了長期以來中國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願望,也促進了澳門問題的解決,並且對解決台灣問題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台灣問題與香港問題性質不同,但是"一國兩制"的構想和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同樣適用的。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有利於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為國際上和平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成功的新鮮經驗。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曾指出:"中英兩國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應該大力提倡,這恰恰是我們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非常需要的。"

洛杉磯奧運會,中國人「零」的突破後,在歷屆奧運會(皆為鼠年)上佳績迭出:自奧運會開辦以來,每次的鼠年便都有了一場奧運盛典。

1984年的美國洛杉磯夏季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在射擊、舉重、體操、女排等強項中獲得了15枚金牌、8枚銀牌和9枚銅牌的好成績;1996年,又一個屬鼠的奧運會,以年輕選手和新選手為主組成的代表團共獲得了50枚獎牌,有2人4次創4項世界紀錄,3人6次創6項奧運會紀錄。當時的舉重小將占旭剛以自己的神力連破3項世界紀錄,顯示了中國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精神面貌;5000米賽跑名將王軍霞,在外國選手的圍追堵截中奮力衝殺,以甩下亞軍二十多米的成績奪得金牌,跑出了中國人的骨氣、志氣和勇氣。

2008北京奧運,中國人首次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首都舉辦了奧運會,獎牌數量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發生在鼠年的世界大事若干:

鼠年建立的"幕府政治":10世紀以後,隨著日本的土地、公民制解體,皇權力量微弱,社會動亂不堪,因而武士階層在此時崛起,其中由以關東源氏和關西平氏勢力最大。關東源氏在1985年的權力爭奪中獲得了勝利,控制了中央政權。

1192年,源賴朝從朝廷取得了"征夷大將軍"的稱號,在鎌倉設置幕府,武士貴族專權自此開始,天皇形同虛設。

幕府統治時期,日本崇揚武術,以武士道精神為榮。日本先後經歷了鎌倉幕府(源氏幕府)、室町幕府(足利幕府)和江戶幕府(德川幕府)三代幕府統治,直到19世紀,德川幕府被天皇政府軍打敗,幕府才退出了日本的政治舞台,然而日本的崇武之風則一直延續了下來。

鼠年發現的"新大陸":1492年,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得到了西班牙王后的賞識,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浩浩蕩蕩地向正西航去,想要前往東方的神秘國度印度和中國。經過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哥倫布一行終於在1492年10月12日凌晨發現了陸地,他們以為到達的就是印度,卻不知他們無心插柳,發現了亞美利加大陸。

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闢,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始終於鼠年的"MO.1國際":社會主義先覺者很早就主張各國工人運動應該建立國際的聯絡和國際的組織,把這個必要說得最明白,最不含糊的,是今天世界熟知的德國思想家馬、恩二位。遠在1847年,馬和恩在他們起草的《The Communist Manifesto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中就斷言"無產階級無祖國",就喊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自此以後,他們的思想和鬥爭都浸透著這種國際主義精神。

1864年,這種國際主義精神第一次表現為組織形式。這年,英法德意四國工人代表在倫敦開會,決議創立一個"工人的國際聯合會",即NO.1國際。不久,會務大大開展,小國工人也來參加這個組織,遂成為世界上一種勢力,為諸國政府所畏懼。

1871年,巴黎工人暴動,NO.1國際的法國支部不僅參加,而且占據領導地位。可是這次有名的"巴黎公社"運動失敗了,NO.1國際受到了極大打擊,各國資產階級政府都要取締它,而且組織內部也是小資產階級思想泛濫,遂使組織力量一天比一天衰弱。

1876年,NO.1國際正式宣布解散。

已經是百年的驚魂傳說「冰海沉船」鐵達尼號: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碼頭,萬頭涌動,擠滿了乘客、來送行的家屬、行李搬運工和海關的檢查人員。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郵船、"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啟程開往美國。可是誰也沒料到,這第一次航行竟然成了唯一的一次。

4月14日,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鐵達尼號以22節的速度在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這一年的冰山比往年向南漂得更遠,接到附近很多船隻發來的冰情通報,史密斯船長命令瞭望員仔細觀察。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儘管為頭等艙定製了鍍金的樓梯把手和印度的手工編織地毯,白星公司卻沒有給歷史上不平常的鼠年瞭望員配備望遠鏡!

11點40分,瞭望員弗雷德里克·弗利特發現遠處有"兩張桌子大小"的一塊黑影,正以很快的速度變大。他敲了3下駕駛台的警鐘,抓起電話:"正前方有冰山!"。可惜當時的大副做出了減速,左滿舵,停船倒車的愚蠢決定。就在那個寒冷的夜晚,鐵達尼號和冰山發生了死亡之吻。

鐵達尼號沉沒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其影響和諸多傳說在今天仍廣為流傳。當時人們的震驚程度,不亞於現在人們看到美國"9·11"事件時的恐懼。人們也將牢記這因為對自然力量的掉以輕心而付出的慘重代價。

鐵達尼號是人類的美好夢想達到頂峰時的產物,反映了人類掌握世界的強大自信心。她的沉沒,驚醒了人類妄圖控制整個大自然的美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xtE33ABgx9BqZZIAn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