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職稱事件」庭審已結束,結果如何?雙方出現了一個爭執

2021-03-31   王老師教育說

原標題:河南焦作「職稱事件」庭審已結束,結果如何?雙方出現了一個爭執

對於河南焦作姚老師舉報所任職的中學當中職稱評審存在黑幕一事,已經杳無音信很長時間了。對於姚老師狀告山陽區教育局的下文,我們也等了很長時間了,如今終於迎來了大家期待已久的開庭,庭審結果到底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遺憾的是庭審並沒有直播

在庭審之前,我們就已經得到了相關消息,山陽區人民法院稱要進行公開開庭,並且進行直播。

但是後來在開庭的時候由於一些原因沒能直播開庭。不過還是於今天上午9點左右進行了開庭審理,11點左右庭審結束。而至於審判結果將擇期宣判。

然而庭審的進程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之間,雙方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分歧。我們一起來簡單的梳理一下這個分歧。

雙方出現了一個分歧

針對於河南焦作第十七中學的姚老師狀告山陽區教育局行政不作為這件事,山陽區教育局認為這不屬於行政訴訟範圍,而是屬於信訪範圍。

其實對於姚老師對山陽區教育局做出的決定的結果存有異議並且進行了書面的申訴,山陽區教育局對此並不否認。

但是另一方面,山陽區教育局把此事認定為這屬於信訪範圍,而且之前姚老師對此事已經有過信訪,對於同一事件的重複信訪,則不與接待。

當然,其實我們縱觀整個事件的全過程,對於姚老師向山陽區教育局做出的決定做出申訴,山陽區教育局並未否認,姚老師也在她的視頻當中提到過山陽區教育局就她所提出的申訴也進行了回復,但都不是書面形式。

或許問題就出在這裡,在民間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說法,叫做人憑字據官憑印,如果沒有書面的文件,任何事情都是空口無憑的。

而且法律也更傾向於相信證據,因為人可能作偽證,但是證據不會。

話不說不知,木不鑽不透

其實縱觀整個事件的全過程,或許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誤會。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七中學的校代會等等我們也不做評議,至於職稱評審當中,其實爭議點就在於一個關鍵的環節,那就是這個民主測評。

其實我們可以針對於民主測評展開討論,如果大家都認為這種民主測評不合適,那麼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姚老師就可能是被冤枉的,但這並不代表著學校存在問題,畢竟是教代會上通過的決議,大家一致認可。

而如果教育界的同仁都認為這種民主評議沒有問題,那麼姚老師也就沒有必要再進行申訴了。

其實把話說透了就好了,誤會解除了,事情自然也就平息。

其實姚老師無論是舉報學校職稱評審有黑幕也好,還是起訴當地教育局也罷,都為我們揭露的同一個問題,就是教師的職稱評審確實是教師心中的一塊傷疤。

這裡或許我們更應該討論教師職稱評審的走向問題。難道真如一位教育專家熊丙奇所說,教師職稱評審的歸宿是取消職稱?

職稱評審的歸宿,難道真的是取消職稱?

就是在教師隊伍當中的人都知道,對於每個學校而言,職稱評審確實會牽涉老師很大的精力。一方面是職稱的名額特別少,而等待評職稱的老師數量也特別多,所以競爭異常激烈。

但畢竟對於所有老師而言,付出的都是同樣的勞動,職稱高一級就能多得一部分工資,如果不評,或許會心意難平。

其實教師職稱評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長期穩定從教。也許我們換一種方式也未嘗不可。比如說在部分農村地區所實行的,按照教齡去評職稱,或許也是可行的。15年評一個中級,25年評一個高級,30年評一個正高級,再在退休金上予以更多的補助,相信也能促進教師長期穩定從教。

寫在最後:

雖然姚老師反映的職稱評審問題以及狀告教育局的問題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但或許在這個事情當中,無論是姚老師還是學校還是教育局,或許都不存在問題,只是在溝通上存在著某些誤會,誤會解除了,或許事情就會煙消雲散。期待這個事情有一個好的結果。

今日話題:對於河南焦作姚老師這件事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