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一名妻子,和五個孩子的母親。」
不安媽媽
很多女性總會感嘆:自從當了媽媽以後,生活終於對我下手了,從小公主到全能選手,光照顧家和孩子已是精疲力盡,愛好和理想,就是天方夜譚。
然而,有位養育五個孩子的寶媽,卻活得像個不安少女。
染髮、紋身、玩顏料,衝浪、自拍如網紅,明明是個全職媽媽,卻活出了青春少女的姿態。
她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藝術家Ann Upton。
她筆下翻滾的海浪,捲起層層白色泡沫,柔軟的沙灘,簡直比照片還要真實。
從蔚藍到碧綠,美麗又壯觀。
深邃湛藍的一幕幕,清新得令人心曠神怡。
精緻且高級的質感,叫人如何相信,
這些都是出自一個毫無繪畫經驗的媽媽之手。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拿起畫筆的8個月前,這個從小學畢業就沒有畫過畫的人,還躺在ICU里。
第一次拿起畫筆,竟是因為想要掙扎著活下去。
27歲時,因為最小雙胞胎才3歲,懷著孕的Ann不得不在家做全職媽媽,唯一的收入只有丈夫。
一份收入養著四個孩子,對這個家庭並不輕鬆。
可生活這東西似乎就是這樣,你要不過好,它會給你一巴掌的同時再踹你一腳。
在Ann為照顧孩子忙得焦頭爛額時,竟又被診斷出萊姆病,並伴有十來年一直未曾根治的慢性病。
因萊姆病的敗血症,她在手術台上躺了整整31個小時,就算手術結束也只能被送進ICU,住院數周,併發症不斷。
出院時,Ann虛弱得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想抱抱自己的孩子更是天方夜譚,看著本該被她照顧的孩子為她忙前忙後,她絕望到崩潰。
可是作為五個孩子的母親,她更不敢輕易放棄,所以每天努力從生活中,找到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快樂,哪怕只有一點,也是她想要明天再醒來的慾望。
直到偶然間在網上看到一件兔子洞的藝術品,讓人沉靜的藍,引人探索的神秘。
想要活下去的信念告訴她,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對小學畢業就沒拿起過畫筆的Ann,繪畫並非什麼炫技,只是她治癒自己的方式。
儘管身體難以離開床,她仍掙扎著起來畫畫。
畫畫是她唯一的生機,要讓生活前進,就必須給自己一點希望。
她更把自己的作品發布到社交平台上,竟受到幾百個陌生網友的點贊,甚至有人想要購買。
生命的意義大概就是如此,突如其來的不全都是災難,更有驚喜,而這驚喜,足以寬慰所有的苦難。
越來越多支持給了她繼續前進的理由。
慢慢的,Ann手中的海洋姿態變得豐富。
風平浪靜時,柔情萬千的模樣。
驚濤駭浪時,激昂澎湃的模樣。
或靜謐廣闊,或熱情洋溢,但無論怎樣變化,都傳遞著她的愛與希望。
Ann在繪畫中找到了新生,她更想把這份力量傳遞下去:
每個人都可以為有所為,只要你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做到。
「病態如我即使在一年前,也不敢想像自己會成為一名藝術家,可這世間就是有無數種可能,
最重要的是不要限制自己,有不斷打破自己的勇氣。」
Ann從未想過,本是自己活下去的希望,竟成了如今銷往40個國家和近18萬名粉絲追隨的對象。
面對無數的誇讚與艷羨,她依舊說,
「我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一名妻子,和五個孩子的母親。」
「藝術是什麼,是和孩子們在家裡畫手指畫,甚至和家人一起烤餅乾烤麵包,這是一種擁抱孩子的感覺,藝術對我來說是如此多樣,它也可以是你想要的任何東西。」
和女兒一起創作的暖紅,是孩子眼中大海的姿態;
兩歲大兒子眼中的海,如星空一般深邃。
美麗的色彩,不僅僅只在畫布上,即使搬到生活里依舊動人。
但打動人的從來不是畫表面的美麗,而是它恰到好處的溫柔和真摯的心。
Ann寄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有丈夫傾注的用心,打磨、染色、懸掛、包裝、運輸,他總能做到事無巨細。
這一切並不只因為是妻子的作品,更因為,被這些畫面感動的第一個對象,就是丈夫Ron。
沒有人知道,因為一場車禍,那時還未退伍的Ron脊柱嚴重受傷,勉強救回來性命卻被告知他這輩子只能躺在輪椅上。
彼時年輕的Ron不甘心向命運低頭,在療養院的幾個月,他像個孩子一樣學習如何走路、穿衣、吃飯,他不知道自己何時能好,但他知道,只要不放棄,這個世界就無法擺布你的命運。
即便如今能勉強走路的Ron也無法感知到自己雙腿的溫度,他的一生都將痛苦不已。
可無論生活有多難,他都一如既往地呵護她,照顧孩子、養家。
不論是好運或者不幸,他都是她堅強的後盾,縱然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也並不完美,他展現給一家人的從來只有愛與謙卑。
這一次,幾乎被丈夫照顧了8年的Ann,終於能夠自豪說出:
現在,該輪到我照顧你了。
生活諸多不易,總有人嚷著: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可現實中磨難永遠比暴富多;人生也總是禍福相依,喜淚交織,從來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人,再難,也總有能讓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因為他們相信,
有些事情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本文由藝非凡編輯整理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商務與廣告合作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