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一年級家長,6大注意事項,一定要告知孩子

2019-08-27   樂陪娃

炎熱的夏季漸行漸遠,涼爽的秋季悄然而至。又將有一批小朋友要步入小學,成為一年級小豆包。

這是他們邁向知識殿堂的第一步,也是人生旅途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我家孩子去年剛上小學,開學前我一直跟她強調上學後的注意事項,比如注意安全、上課專心聽講、回家先寫作業等。這些話說多了,孩子也聽煩了。

於是我在找一些契機,想讓孩子明白這些道理,希望在這個滿懷憧憬的新學期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開端,愉快地開始小學生活。

1 安全第一

我們一起在公園玩,碰到一個漂亮阿姨拿著氣球。

漂亮阿姨問:「小朋友,喜歡氣球嗎?阿姨送你一個。」

「不用了,謝謝阿姨!」女兒禮貌而客氣地拒絕了。

本來我猜想她會接受,因為平常她最喜歡氣球了,沒想到這次很乾脆地拒絕了。

隨後我問她為什麼沒有要,她說:「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要,因為她有可能是騙子。」

我欣慰,孩子的安全意識大大地提高了。還記得上幼兒園時,曾有一次園裡組織防拐騙演習,家長代表扮演的陌生人給孩子們送發卡和糖果,她沒有經受住誘惑,拿了「陌生人」給的發卡,為此我一直很擔心。

後來我時不時給她安全方面的教育,看安全方面的書,講安全意識的故事,現在安全意識終於有所提高。我誇張地表揚了她,再一次強調陌生人給的東西一定不能要,不管有多喜歡。

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有一期,是說小孩子的安全問題,節目組安排的陌生人去接近每個孩子,看看孩子的反應,結果大部分孩子都淪陷了。

蔡少芬的兩個女兒,在面對陌生人敲門時,表現冷靜,陌生人說是媽媽的好朋友,還拿著玩具和糖果來引誘孩子們開門,蔡少芬的兩個女兒不為所動,堅決不開門。

蔡少芬對兩個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能跟陌生人走,自己在家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並且還設有開門暗號,「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不得不說,這樣設置暗號的方式很值得學習,畢竟現在騙子的套路也越來越升級了。

通過這件事,我又給她講了幾點:

  • 上學放學路上注意安全,除了家裡人,不能和其它人走,除非爸爸媽媽提交說;
  • 樓道不能跑,不能和同學們追趕;
  • 不能用鉛筆對著自己和別人;
  • 記住家裡人的手機號和家裡地址;
  • 警惕汽車,不在車頭和車尾的位置玩耍;
  • 背心和內褲覆蓋的地方不能被人摸。

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是上了小學,生活方面老師不會像幼兒園那樣有過多的關注,讓孩子自己有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02 我有責任

我在打掃房間,客廳里的書櫃有點亂。

我跟女兒說:「媽媽要去做飯,你自己整理一下書櫃吧。」

一開始女兒不願意。

「你幫一下媽媽吧?你看媽媽累的腰疼了。」我故意示弱。

「好吧。」女兒沉思一會,同意了。

孩子開始整理書櫃,收拾完又掃地,拿著抹布擦桌子,擦自己的小黑板,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一般在家裡我們看著孩子做事吃力,會忍不住去幫忙,但上了學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處理。

穿脫衣服、繫鞋帶、用筷子、分發整理餐具、擰水杯、擦桌子、擦黑板、掃地等這些簡單的自理能力,孩子都需要掌握。

趁此機會,我跟女兒講以後自己的書包自己收拾,自己準備第二天上學需要的東西,讓她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同時也是家裡的一分子,家務也有你應該承擔的責任。上學後需要做值日生,因為你是班級的一分子。

通過這件事,我希望以後女兒懂得「責任」二字。

有句話說的好:一個人能承擔多大的責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有了責任心,才把自己的生命與別的生命聯繫起來,才會產生自我價值感。

03 主動學習

暑假時,學校有暑假作業,我希望她能每天完成一些,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有一次,女兒不想寫,有些煩躁:「媽媽,寫字好累啊,我不想寫了。」

我沒有說話,找出她從一年級開始寫字到現在一年級結束時的作業本,讓她自己對比。

她看著自己的本子,看到最初的本子又看著最近的本子說:「原來我開始寫的那麼糟糕,現在我寫的好多了。」

說完她自己默默地又開始寫,堅定地說:「媽媽,我每天都要寫字,我想寫的更好。」

通過這件事,我告訴她你在一件事上想要收穫必須得先付出。同時告訴她上課好好聽講,認真寫作業。善待時間的人,時間方能善待她。

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走出校門之後,把在學校里學的知識全部忘記,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對於父母來說,教給孩子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讓孩子學會主動學習,這才是受用終身的。

04 先做該做的,再做想做的

剛上一年級時有一些簡單的作業,沒有養成先寫作業的好習慣。有時需要媽媽提醒才會去做,有時一直拖到睡覺前才會完成。

我想讓她明白,上了小學成為真正的小學生,每天的作業必須先完成才能做其他的事情。也就是先做該做的,再做想做的。

有一次,一個周末沒有寫作業,到周日晚上快睡覺了才想起來沒寫作業。

「媽媽,我可以不寫嗎?」

「可以,但是後果需要你自己承擔。」也許是怕挨老師的批評,女兒乖乖去寫作業。

那一晚,孩子雖然很累,卻依然奮筆疾書,在睡覺前寫完了作業。

我希望她記得臨時抱佛腳的經歷和那種緊張焦躁的糟糕感覺,扛過一次「手忙腳亂」,就該多一份「井井有條」。

《聰明人是怎樣管理時間》中說:聰明的人,知道如何分清輕重緩急,如何提高自己辦事的效率。要想掌控你的工作,你要分清輕重緩急,這樣工作才能舉重若輕。

讓孩子學會先做該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學會分清主次先後。

05 獨立的含義

和女兒一起去買東西,她想要一個冰激凌,我說只要自己拿著錢去買就答應她。我給了她20塊錢,一開始自己不願意去,後來在我的鼓勵下自己去和店員阿姨說要什麼,自己計算應該找多少錢,最後買到了自己喜歡的冰激凌。

通過這件事我趁熱打鐵,告訴女兒,要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自己能完成的事情自己想辦法完成。希望以後她懂得「獨立」的含義。

記得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他兒子的畢業典禮上說了一番「狠話」,在社交媒體刷屏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的深思。

你總會老去,孩子總有一天會面對這世上的風雨,到時候沒了你的保護,他自己又沒有獨立的能力,他的人生必將舉步維艱。

逼孩子一把,放手讓孩子去做他該做的事,人生沒有白吃的苦,也沒有白走的路。

06 控制情緒

有一次,孩子和好朋友們一起玩,她和好朋友因為一些事發生了矛盾,兩個人最後都哭了。

看著兩個孩子鬧不愉快,我和她好朋友的媽媽達成一致,讓她們自己去處理。

女兒跑過來求助我,說不是她的錯,我鼓勵女兒自己去找她的朋友說清楚。

女兒猶豫了一會,雖然很不情願,還是走過去,跟好朋友道歉,並安慰她不要哭了,是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

回到家,我和女兒一起討論,這件事哪裡做錯了,如果以後遇到了應該怎麼處理。

透過這件事,我和女兒談了學校交友方面。希望她學會控制情緒,能夠和同學友好相處。

身教大於言傳,給孩子講十遍的道理,都不如去做一件事。教育一直都在潛移默化中,在日常的點滴中。不是嗎?

有人說,父母遺傳給孩子的三觀,比五官更重要。

家庭教育,應該是家長的言傳身教,用正確的三觀,去影響孩子。

樂陪娃,家有小學生,分享育兒心得,家庭教育經驗。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抱團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