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村官不當幹部!村民的幸福與他們有很大關係

2019-08-22   鄉村漫步中

在封建社會民與官一直都是兩個對立的階級,作為統治階級,古代的官員是那麼的高高在上。在歷史上老百姓與官員直接打交道的機會並不多,而「當官的」又掌握著很大的權利。因此在古代老百姓的心目中,官員既神秘又可怕,簡直就是瘟神般的存在。

進入到現代,由於農村地區還殘留著封建思想,許多農民朋友對「當官的」仍然心存畏懼。但是有一類「官員」卻是個例外,大部分老百姓對他們往往感覺不到恐懼,他們就是大家常說的村官。村官一般都是由村民們選舉產生的,而且大家都還是街坊鄰居,生活中經常在一起。因此在老百姓的心裡,「村官」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官員」。

因為村民們與村幹部彼此之間十分熟悉,所以大家有時候並不認為他們是「當官的」。雖然村官的職位較低,但是他們的作用卻很大,他們掌握著與農民息息相關的資源與權力。這些村官的所作所為直接決定了村裡的發展狀況,村幹部的品行與作風,直接影響著村民的幸福感。

村幹部是連接上級與群眾之間的紐帶,是上級政策的執行者。現在國家的惠農政策有很多,在農村執行得如何,農民能夠得到多少實惠?村幹部是關鍵。現在有些不稱職的村官,瞞報村內情況,騙取國家的補貼,富了自己卻坑了老百姓。還有的村幹部,有了好處就會給自己的親友,而真正需要的人卻得不到。

俗話說「不患寡,患不均」,其實農民朋友在村裡面過得是否幸福,主要看能否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以前農村的低保戶、貧困戶有不少都是關係戶,開著車、住著別墅的貧困戶讓不少村民義憤填膺。如果有這樣的村幹部,大家會幸福嗎?

村官是農村事務的直接管理者,村幹部的人品與作風,也是影響農民幸福感的一大因素。現在有些村官存在著官僚主義作風,農民找他辦事,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更有甚者,有些村幹部還存在著吃拿卡要的腐敗現象。在以前有些通過賄選上台的村幹部,以及一些村霸幹部,他們當村官就是為了撈錢。他們在處理村內事務時,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作為考量,甚至有時候還會對村民大打出手,讓人敢怒而不敢言。如果村裡是這樣的村幹部,農民朋友怎麼會幸福呢?

村幹部是農村發展的引領者,是農民致富的帶頭人。一個有能力、有格局的村幹部可以帶領大家致富,可以讓農民朋友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在河南有一位村官叫李連成,他一直堅信吃虧是福,在李連成的帶領下,村裡興建了工廠,統一規劃並為每戶村民建造了別墅。農民在家就可以上班,村裡的醫院、學校、超市、文化廣場都很齊全,村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市民的待遇。

李連成


總之,隨著國家對農村越來越重視,對村幹部的監督、管理越來越嚴格,現在村幹部的工作作風也得到了改進。別拿村官不當幹部!村官雖小,但與村民的幸福卻有很大的關係!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