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種說法:「上懷吐,下懷尿」,意思就是孕婦懷得上會比較容易嘔吐,而懷得下會比較容易尿頻。是不是覺得特別不可思議呢?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種說法是不是有科學依據?
婆婆一直追著小陳要二胎,說大寶已經在上幼兒園了,可以再要一個,這樣也有伴,而且現在婆婆他們也還能帶的動,可以幫忙再帶一個。
小陳和老公商量之後,決定再要一個,準備沒有多久就懷上了,因為是二胎有經驗,所以很淡定從容。
因為當初懷第一胎的時候,小陳每天都在嘔吐中度過,這次為了寶寶的營養,早早的就準備好「開胃零食」,但是一直到6-7月份。小陳都沒有怎麼嘔吐過,只是比上一次懷胎上廁所的頻繁增加了很多。這就讓她很好奇和疑惑,為什麼兩次懷孕的狀況完全不一樣,這次是尿,上次是吐?
婆婆告訴她:「這是因為上懷吐,下懷尿。你上次是因為上懷,所以吐的比較厲害,給我生了一個孫女完全對上了,這次下懷,所以尿頻,這次肯定是一個孫子, 你的孕肚明顯是朝下面的,寶寶肯定也在下面,而且你屁股也顯得很大,肯定是生男孩。」
小陳半信半疑,覺得婆婆還是有點迷信,但等小陳生下來的時候還真是一個男孩,民間這種說法這麼准,難道是有科學依據?還是就是這麼湊巧?
相信很多新手准媽媽還不是很清楚什麼是「上懷」,什麼是「下懷」,其實「上懷下懷」主要是指胎兒在准媽媽子宮裡的位置。
「上懷」指的是孕婦肚臍眼上面看上去更大。簡單來說,孕媽媽的上腹部隆起較為突出。
「下懷」指的是肚臍眼下面看上去更大。簡單來說,孕媽媽肚子隆起的部分比較靠下。
這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是因為寶寶在孕媽媽肚子裡的位置是不一樣,比如「上懷肚」因為寶寶更加靠近孕媽媽的胃部,隨著胎寶寶發育越來越大,肯定會對胃部有壓迫,這就造成了孕媽媽孕吐的現象會更加明顯,嚴重的甚至沒吃什麼都要吐。
如果孕媽媽是下懷,就會特別容易擠壓到膀胱,造成孕媽媽就經常的想上廁所,所以下懷的孕媽要比上懷的孕媽媽上廁所次數多一些。
其實無論是下懷還是上懷,孕媽媽都不要太在意,孕媽媽的上懷和下懷都是一種正常的表現,並不是說這個好,這個不好,只要胎寶寶健健康康的出生就ok了。
老一輩的「上懷」生女,下懷生男,是沒有道理和依據的。
胎寶寶的性別,其實在懷孕的那一刻就已經確定了,至於懷孕後什麼「上懷肚」還是「下懷肚」,完全沒有一點影響。
我記得有人專門做過研究,第一次統計選擇的樣本中,「上懷肚」的女孩比男孩要多,但是做第二次統計的時候,我們換了樣本之後,又變成了男孩比女孩多。
所以說,「上懷男,下懷女」這句話,是沒有任何依據。
現實中老一輩覺得下懷是生男孩,其實很多就是巧合,因為不是女孩就是男孩,總有50%的機率。
孕媽媽「上懷」和「下懷」的確存在一定的區別,但對胎寶寶的影響基本沒有。最後祝願每位孕媽都能交到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