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當前全國冠狀病毒疫情形勢非常嚴峻,全國人民都積極的配合政府和臨床展開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控制病情的發展。在目前的防控形勢下,淋巴瘤患者由於疾病特徵(腫瘤消耗或者進食較少,常導致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化療等治療手段使機體免疫系統進一步遭受破壞)更需要關注;因此,淋巴瘤患者更應加強防護,減少直接接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同時注意定期隨訪和複查。在此期間,患者如果因為疫情控制等特殊原因,無法按時返院治療、複查;或在治療期間發生給藥遺漏/延遲等問題,則可能對患者治療造成影響。因此,如何才能使患者得到持續規範化的治療成為亟待明確的問題。
對此,醫脈通特別連線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就備受關注的新冠疫情之下淋巴瘤患者的就診注意事項等問題進行分享。
馬軍教授
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監事會監事長
亞洲臨床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
CSCO抗白血病聯盟主席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前任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血液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分會副會長
CSCO抗淋巴瘤聯盟前任主席
醫脈通:這次新冠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而淋巴瘤患者作為高風險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馬軍教授
目前,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呈擴散態勢,防控形勢複雜嚴峻。尤其是接受化療的淋巴瘤患者,抵抗力極差。因此,在疫情流行期間淋巴瘤患者需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注意消毒。
醫脈通:對於不得不去醫院就診的淋巴瘤患者,您又有何建議?
馬軍教授
對於正在治療期間的淋巴瘤患者,需到入院治療,並在治療期間觀察是否有淋巴結腫大、低熱、消瘦、盜汗等進展、復發症狀;一旦發現淋巴瘤有進展或復發傾向,必須到醫院就診(同時戴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提前與自己的管床醫生聯繫以確定何時去醫院、如何避開醫院的院內交叉感染等。在醫院就診治療後,即回家觀察,並定期測量體溫。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疫情期間,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需更加警惕,尤其是60歲以上的淋巴瘤患者,死亡率非常高。目前,我們中心嚴格採取上述措施,500多人次淋巴瘤患者,尚未發現感染病例。
醫脈通:含利妥昔單抗的治療方案是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標準治療之一,但目前受新冠疫情影響,很多接受含利妥昔單抗治療方案的淋巴瘤患者無法按時去醫院接受持續的、規範的治療,對於這部分患者,應該如何處理?
馬軍教授
首先對於B細胞淋巴瘤患者,我們通常採用6-8個療程R-CHOP的規範治療方案。它是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最經典的標準治療方案之一,治癒率可達68%;而且接受R-CHOP 6-8個療程後,即可回家觀察。因此,對於不在重點疫區的患者,一般情況下儘量到醫院就診,避免延遲;接受完治療後在家觀察,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與醫生聯繫,進行後續指導。但對於重點疫區患者,為避免感染新冠病毒,建議與醫生聯繫,並在醫生指導下,在家可使用其他口服類藥物,如:來那度胺,西達本胺等。
對於一些疾病緩解和惰性淋巴瘤患者可以適當延遲治療。若患者已經緩解,處於觀察期間(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已完成6-8個療程的R-CHOP),為避免交叉感染,可以間隔3個月或半年到醫院複查,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再推遲一個月。對於惰性淋巴瘤(如濾泡性淋巴瘤),在進行維持治療期間可以延期維持,比如使用利妥昔單抗或口服來那度胺方案的患者可以延期一個月,新冠流行期後開始維持治療。而其他淋巴瘤患者則需注意不要耽誤治療,因為一旦耽誤治療,可導致復發率增高以及治癒率降低。
因此,只要預防妥當,患者與醫生互相配合,相信一定可以渡過難關。
醫脈通:在全國疫情進展如此迅猛的時刻,作為淋巴瘤治療領域的專家,您最想對淋巴瘤患者說些什麼?
馬軍教授
規範的R-CHOP治療可以帶給B細胞淋巴瘤患者更高的治癒率;在目前特定的時期,惰性淋巴瘤如濾泡淋巴瘤的維持治療可以適當延期1-2個月,但是侵襲性淋巴瘤(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常規的免疫化療治療要積極和主診醫生聯繫按時完成治療,不可耽誤,以防疾病進展或復發。此外,淋巴瘤患者還應注意不要聽信任何偏方,目前尚未發現可以預防新冠肺炎的藥物,也沒有特異性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所以我們要靠自己提高抵抗力,做好防護。
相信隨著患者的防護意識提高、醫生經驗積累、先進技術的應用、以及不斷研發的新藥物可以幫助廣大患者渡過難關,光明就在眼前!
向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致敬!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KW1EXAB3uTiws8KLi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