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好·賽道 || 新能源儲能板塊,下一個牛股集中營?

2020-12-28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新三好·賽道 || 新能源儲能板塊,下一個牛股集中營?

來源 | 價值線研究院

清潔能源板塊是A股年度漲幅最大板塊之一。近期以陽光能源為代表的一批公司更是表現火爆,本周漲幅大於20%。

近日,南方多省限電的消息,國家產業規劃的重大機遇,和實施中的痛點癢點將清潔新能源的儲能板塊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萬億儲能市場,可能成為下一個牛股集中營,誰將大勝而出?

價值線研究院近期將持續關注新三好公司(好行業賽道、好龍頭公司、好價格)。本期價值線「新三好·賽道」欄目聚焦:新能源儲能板塊,下一個牛股集中營?

A

被「碳中和」引爆的新能源

近日,南方多省限電的消息將清潔新能源的儲能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據報道,浙江、湖南、江西、陝西等多地都發出了「有序用電」的通知,有些地方還明確會「拉閘限電」,並對企業生產作出要求。

有專家指出,「缺電」最大的原因或是壓在各地政府頭上的節能減排考核,今年12月份是「十三五」最後一個月,因面臨考核壓力,很多地方都通過突擊降低煤炭等能耗,來達到考核的目標。

表面上是缺電、限電,實質上是倒逼清潔能源的加快使用,折射出中國正在向清潔能源道路奮力轉型。習近平主席近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成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

12月21日,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明確表示,「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方式,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2030年要達到25%左右,意味著接下來能源增量70%以上以非化石能源為主,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是2019年的三倍。

面對清潔能源巨大的市場前景,資本早已聞風而動。12月20日,高瓴資本宣布158億殺入隆基股份。而本月初,高瓴資本旗下的中國價值基金還認購了約5億元通威股份。

資本的推波助瀾外加政策的煽風點火,多重利好之下,本周清潔能源再度爆發,A股和港股持續大漲。A股方面:光伏組件企業東方日升單周上漲了25.03%;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單周上漲21.7%,市值突破千億;矽片龍頭隆基股份和矽料龍頭通威股份周漲幅也超過了20%。

B

新能源的難言之隱

一場缺電限電,暴露了清潔能源的痛點和癢點。

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指出,今後新能源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主要由市場決定。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就是把新能源電力消納好。

什麼是消納?顧名思義,消納就是消化和吸收的意思。而新能源電力來源的不穩定、不持續,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以湖南省為例,湖南是清潔能源大省,每10度電中有5.1度電來自清潔能源。然而無論水電、光伏還是風電,均存在來源不穩定的問題。

先說水電,當冬季用電量大增的時候,恰逢冬季枯水期,占湖南全省電力總裝機三成以上的水電難堪大任。

再看風電,風電在冬季最大的問題是風電場線路覆冰。指望風電雪中送炭並不現實。

那麼光伏呢?光伏依靠的是太陽能,然而長沙連續17天沒有晴天,光伏想發電也無能為力。

如此一來,關鍵時候我們依然需要依賴煤炭和火電。

是否有辦法突破限制?

答案是儲能。將平時多餘的清潔能源電量儲備起來,供需求時使用。

在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構建的能源帝國中,儲能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2019年,特斯拉宣布推出一款名為Megapack的新型巨型電池。每個Megapack一次可以儲存3MWh的能量,並且可以將足夠多的Megapack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超過1GWh的超級儲能設備,這將足以為舊金山的每個家庭提供6小時的電力。在特斯拉看來,這個超級儲能設備,將完美解決新能源供電的不穩定性。

特斯拉Megapack

2020年,推出不到一年的Megapack開始在全球落地。在美國本土,特斯拉準備在夏威夷的一個島上部署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系統,該電池系統包括244個Megapack巨型電池;在英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商Harmony Energy 宣布推出了他們在英國的第一個電池儲存系統,使用6組特斯拉Megapack電池,總容量為150MWH;在澳大利亞,電力提供商TransGrid確認將使用特斯拉超大儲能產品Megapack建造澳大利亞第一個大型儲能設施,並關閉其老化的煤炭園區。

特斯拉在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中指出,該季度的儲能設備安裝數量顯著上升,達到759MWh。環比增長81%,同比增長59%。

馬斯克曾表示,自己對儲能板塊業務的期望是未來可以發展到與汽車業務不分伯仲,甚至超越汽車業務,儲能設備能否令特斯拉股價再次翻倍,我們不得而知。

C

萬億儲能市場的黎明前夜

儲能的市場到底有多大?國信證券測算了國內未來的儲能市場空間:在第一階段,到2025年我國大部分地區用電側儲能可實現平價,儲能市場空間或達6500億;在第二階段,到2030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光儲結合可實現平價,儲能市場空間可高達1.2萬億以上!

萬億市場!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數字。在新興行業中,能達到萬億級別市場的也是屈指可數。但是冷靜下來看,儲能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阻礙其發展的最大問題在於成本太高。目前電化學儲能目前的度電成本大致在0.6~0.9元/(kWh),距離規模應用的目標成本0.3~0.4元/(kWh)還有差距,如何讓一度電的儲能成本下降3毛,是當下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隨著近年來鋰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儲能成本有望出現非常大的下降空間。

根據BNEF 預計,2018 年儲能系統成本為364美元/KWh,到2025年,儲能系統成本有望降至203美元/KWh;到2030年,儲能系統成本有望降至 165 美元/KWh,相較於2018年降幅達54.7%。

從度電成本來看,陽光電源光儲解決方案中心副總經理張躍火在第三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高峰論壇上曾表示,預計「十四五」期間,儲能的度電成本將會降至0.2元以內。

D

三大模式催跑儲能行業

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劃分,儲能目前有三大商業模式:電價套利、5G+儲能、風電光伏+儲能。

這三大模式解決的根本問題有兩類:供電不穩定和儲能經濟性。

電價套利:什麼是電價套利?我們知道,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很多地方在電力價格方面採用的是分時電價機制。在分時電價機制下,一天24小時被分為峰時段、平時段和谷時段,電價依次降低,從而形成峰谷電價差。而電價套利,就是通過對儲能系統的利用,白天充電,晚上放電,利用白天夜晚的電價差,進行套利。

風光+儲能:風電出力高峰出現在凌晨前後,午後到最低點。光伏則正好相反,正午達到當日波峰,正午前後均呈均勻回落態勢,夜間出力為0。不僅如此,天氣陰晴對光伏發電系統實際有功功率的影響非常明顯。

當二者裝機占比或發電占比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對電網的穩定性帶來挑戰。

通過利用化學或者物理的方法將已經產生的能量儲存起來,並在需要時釋放。配合儲能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消納和平滑波動,維持電網穩定。

5G+儲能:5G的高頻段屬性使得未來5G基站數量將達到4G基站的2-3倍,同時5G基站單站功耗是4G單站的2.5~3.5倍,這就決定了5G基站的用電量將大增。

通信基站與儲能設備結合,不僅能作為備用電源,而且可在電網高峰或低峰時反向選擇放電或充電。

一邊是缺電,一邊是電力資源的浪費,這一的供需不平衡,正是儲能技術的用武之地。

E

儲能行業頭部好公司

目前已商業化應用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主要為鉛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根據 CNESA 數據,近五年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中,鋰電儲能系統占比均超過80%,成為主流電化學儲能技術路線。

一個鋰電儲能系統主要由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BMS)、 儲能變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統(EMS)及其他電氣設備構成。

從當前成本構成的角度來看,目前電池成本約占60%,PCS占比20%,BMS占比5%,EMS占比 5%-10%,其它配件5%。電池和變流器PCS合計占總成本的比重高達80%。

從細分行業競爭格局來看:

儲能電池是現階段的產業鏈利潤分配最大份額所在,每GWh儲能系統中,電池可貢獻利潤約2.65億元。

變流器(PCS)現階段仍有較高的利潤水平,每GWh儲能系統貢獻利潤約0.39億元。其核心技術——交直流轉換技術與光伏逆變器同源,現階段已較為成熟。

電池管理系統(BMS)為產業鏈中的細分行業,但其技術壁壘較高,BMS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電芯的充放電效果及壽命,現階段仍需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本,因而BMS雖然毛利率較高,但研發成本吞噬了大量利潤,現階段凈利率水平並不高,後續行業龍頭有望實現高額回報率。

儲能電池和變流器(PCS)是當前較好的兩個賽道。

變流器公司首推陽光電源,儲能電池公司看好派能科技、寧德時代、國軒高科。

變流器:陽光電源(300274)

陽光電源是近期的大牛股,近兩個月股價上漲了一倍以上,市值剛剛突破1000億。相當於寧德時代的1/7。

陽光電源擁有全球領先的新能源電源變換技術,基於二十多年的光伏逆變器平台技術,陽光電源儲能PCS性能和可靠性指標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並且通過規模優勢可以將儲能PCS成本做到低於國內同行。根據CNESA 數據,2019年公司在國內儲能逆變器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一。

除了PCS,陽光電源在鋰電池、能量管理系統等儲能核心設備亦有布局。陽光電源還推出了輔助新能源併網、電力調頻調峰、需求側響應、微電網、工商業以及戶用等一系列先進的系統解決方案。

藉助於多年海外市場的積累,陽光電源已經建立了成熟規範的國際化渠道,基本涵蓋了當前主要的儲能應用場景和市場。目前,陽光電源儲能系統已廣泛應用於德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在北美,陽光電源工商業儲能市場份額超過了15%;在澳洲,通過與分銷商的深度合作,陽光電源戶用光儲系統市占率超10%。公司至今已累計參與全球儲能項目超900個。

儲能電池:派能科技(688063)

即將於下周三(12月30日)上市的科創板新股派能科技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電芯、模組等儲能核心部件自主研發和製造能力的企業,在電力儲能領域,2018 年和 2019 年公司鋰電池出貨量占我國電力系統儲能鋰電池出貨總量的8.3%和15.0%,分別位居國內第二、第三名;在家用儲能領域,2019 年公司自主品牌以及貼牌方式銷售的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共計約占全球出貨總量的12.2%;在通信備電領域,公司向中興通訊提供通信基站後備鋰電池。

派能科技募集資金將用於鋰離子電池及系統生產基地、鋰電池高效儲能生產項目。公司致力於發展成為「全球頂尖的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及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

儲能電池:寧德時代(300750)

寧德時代今年漲幅超過了2倍,市值已經突破了7000億,為創業板第一大市值公司,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領域,均屬龍頭公司。

與新能源汽車上的動力電池相比,儲能電池的要求更高。1500至2000個循環就足以滿足乘用車對動力電池的要求,但儲能電池的要求是至少8000個循環。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位居前二的寧德時代依靠其深厚的技術積累,也已經在儲能領域布局。寧德時代的儲能系統主要採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產品以方形電池為主,主要用於發電、輸配電和用電領域,涵蓋大型太陽能或風能發電儲能配套、工業企業儲能、商業樓宇及數據中心儲能、儲能充電站、通信基站後備電池等。

2019年,寧德時代儲能系統實現營收6.1億元,同比大增 222%。根據CNESA數據,2019年儲能電池供應商出貨量排名中,寧德時代出貨386MWh,位居第一且優勢巨大。

在2020年2月發布的200億定增公告中,寧德時代將募集資金中的20億用於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55億用於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與生產,技術領先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

儲能電池:國軒高科 (002074)

國軒高科一直從事研發磷酸鐵鋰電池,2016年國軒高科成立儲能公司,希望通過儲能應用,消化退役下來的動力電池,讓動力電池的價值實現最大化。按照國軒高科的發展規劃,未來將大力推進儲能業務發展,成為占據公司超30%營業收入的支柱性產業。

目前,國軒高科已交付40MWh儲能系統。2020年9月,由南瑞繼保以 EPC方式交付的華能蒙城風電 40MW/40MWh儲能項目通過驗收,該項目搭配的貨櫃式儲能電池系統就是由國軒高科提供。公司還與國家電網、華為、中國鐵塔、中電投等企業在儲能領域達成了合作,儲能業務占比快速提升。與此同時,公司也積極拓展國外市場。2019 年為美國西弗吉利亞72MW/72MWh儲能調頻項目供應儲能電池。該項目主要用於新能源調峰、PJM 調頻市場應用等,目前已經實現併網運行。

附件:一

清潔能源儲能板塊其他相關上市公司

附件:二

清潔能源光伏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x3Hp3YBX2TYn2u-iG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