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盤古大模型最全細節來了……關於AI,一個新分支或將爆發擴散!

2023-04-10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華為盤古大模型最全細節來了……關於AI,一個新分支或將爆發擴散!

價值線導讀

周末,華為在介紹盤古大模型中提到了核心詞彙AI for Industry,即AI為工業賦能。

這或將讓AI的強大熱度擴散至機器視覺這一細分賽道。

今年的A股,TMT表現火熱而其餘板塊較為慘澹,這讓不少投資人士開始去類比2013年。

華興資本李宗光稱,今年的A股,不管是在經濟周期、還是宏觀政策、亦或是賽道的籌碼結構等多方面都像極了2013年。

但剛剛中信證券發表了不同看法,其認為經濟復甦的領域會逐漸增多,全局性修復只是時間問題,今年不是2013~2015年經濟持續降速的特徵,「弱經濟強主題」不是常態,市場不會持續無視業績而執著於遠景主題的炒作。

華為盤古大模型要來了

4月8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的「人工智慧大模型技術高峰論壇」主論壇在杭州蕭山啟幕。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出席並演講,介紹了華為盤古大模型的最新進展。

華為認為未來AI for Industries將是人工智慧新的爆發點,基於在華為雲上的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實現邊端雲協同,為企業客戶、消費者和開發者提供大模型的能力。

主要有以下幾大要點:

1、華為雲過去幾年人工智慧項目已經應用超過1000個項目,其中30%用在客戶的核心生產系統中,平均推動客戶盈利能力提升18%,大模型是解決AI應用碎片化的新開發範式,預計大模型浪潮會推動未來幾年AI加速滲透。

2、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一個是從小模型到大模型,一個是人工智慧與科學計算加速融合。大模型趨勢上,不到10年間大模型的算力需求提高了40萬倍,算力、資金、技術壁壘迅速上升,將改變AI行業規則和格局,使市場向大型科研機構及企業集中。人工智慧與科技計算融合上,AI技術可以提高在氣象、海洋、農業、地球、機械、航天、航空、土木、地質等行業海量科學計算的效率,二者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3、華為雲盤古大模型的核心定位是為各行各業進行賦能,分為三個層級,L0是類似於GPT3這樣的基礎通用大模型,L1是基礎模型與行業數據結合進行混合訓練後的行業大模型,已經發布了礦山、氣象、藥物、分子、電力、海浪、金融等行業的大模型,L2是把L1再具體下游業務場景進行部署後生成的部署模型,如金融OCR模型、電力巡檢模型等。2021年華為發布了盤古NLP大模型、CV大模型和科學計算大模型,後續不斷在拓展行業應用,如2022年發布了盤古礦山大模型、盤古氣象大模型、盤古金融OCR大模型等。

4、盤古視覺大模型發布時是業界最大的視覺模型,部分場景下成績位居世界第一。在礦山場景下,可以在採掘場景上通過5G+AI的全景拼圖技術使井下場景傳輸至地面,在地面進行採掘機器控制;可以在主運輸皮帶式進行異物檢測,識別精準度達到98%;可以對井下作業規範進行監測,違規動作進行預警。在鐵路巡檢上,可以幫助檢測員進行圖像質量的自動評估、小樣本的故障定位與識別等,在鄭州鐵路段測試中,對缺陷和故障監測準確度達到99%以上。

5、盤古氣象大模型是全球首個精度超過傳統預報方式的AI模型,可以在秒級時間內完成全球未來1個小時到7天的天氣預報,精度超過傳統數字分析方法的同時預測速度提升1萬倍。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可以提高小分子合成物篩選速度,使過去數年的傳統藥物研發周期縮短至一個月以內,大幅提高研發效率。

6、盤古大模型針對傳統的AI開發難題,比如樣本標註大、模型維護困難、泛化能力不足、行業人手短缺等,希望實現低門檻的開發、更強的泛化能力、更高更強的精度,來解決AI應用碎片化的問題。華為認為未來AI for Industries將是人工智慧新的爆發點,基於在華為雲上的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實現邊端雲協同,為企業客戶、消費者和開發者提供大模型的能力。

今年A股,真像2013年嗎?

2023年初至今,與經濟正常化高度相關的線下消費、基建地產、航運旅遊等板塊並未出現大的行情,而沉寂數年的TMT(計算機、傳媒、通信和電子)卻異軍突起,大幅領漲。

行業內不少人士開始把今年去和2013年類比。

2013年,上證綜指全年下跌6.7%,板塊之間也是呈現冰火兩重天的狀態:一方面,TMT漲幅居前,其中傳媒和計算機的漲幅分別達到103%和77%;另一方面,和經濟基本面相關的煤炭、有色金屬、鋼鐵、房地產等強周期行業大幅下跌,食品飲料等消費白馬龍頭則錄得負收益。

華興資本李宗光認為由於今年大環境接近於2013年,這推動著資金湧向TMT等科技板塊:

1、經濟周期方面,下行慣性和通縮心態仍較嚴重:大疫三年對經濟造成了巨大的下行衝擊,2023年也是下行周期的第四年。開年以來,經濟確實存在一定報復性反彈,但巨大慣性下,市場和社會對經濟前景,仍持有較嚴重的」謹慎「和」通縮「預期。幾乎沒有人相信,2023年的反彈會是新增長周期的開始。

2、宏觀政策:整體仍偏穩健和克制。開局之年,市場對穩健大原則下的政策尺度還是有一定期待。但從財政赤字率、地方專項債,以及近期的房地產政策角度看,政策立場比預期的更顯」定力「和」強硬「。任何的寬鬆預期和政策「施壓」,都被證明是市場」自作多情「。

穩健克制的政策基調下,市場對於經濟基本面相關的板塊興趣不大,未來資金仍可能從這些板塊流出,尋找確定性和正向預期差。

3、自下而上看,」主流板塊「短期風口不再。以白酒為代表的核心資產板塊,仍處於2017-2020年大周期(2021年2月見頂)之後的估值消化階段。再加上周期下行壓力,未來1-2年內,核心資產短期難有風口。

4、以傳媒、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TMT過去數年調整充分,籌碼清洗乾淨。從博弈角度看,要想讓大資金追捧,一個先決條件是,前期籌碼必須清理乾淨,這樣突破才不會遭遇阻力。過去數年,核心資產、醫藥和新能源輪番唱主角,而傳媒、電子等板塊持續資金流出,板塊表現常年倒數。這意味著市場預期較低,容易形成正向預期差,再疊加ChatGPT超級利好,自然成為阻力最小的方向。

但是中信證券最新觀點大相逕庭:

中信證券認為,當前市場處於全年第二個關鍵的做多窗口,經濟從局部復甦到全面修復只是時間問題,宏觀環境不支持持續主題交易,主題炒作熱度短期已到極致,機構調倉帶來的增量資金效應已相當有限,預計全球流動性拐點主線和財報季業績主線將階段性接力AI主題。

首先,全球流動性拐點在不斷確認,地緣環境改善明顯,預計國內經濟恢復預期將在本月中旬經濟數據集中公布後繼續上修,這是此輪行情的基礎。

其次,年初至今工業環節局部偏冷是滯後性反應,經濟復甦的領域會逐漸增多,全局性修復只是時間問題,今年不是2013~2015年經濟持續降速的特徵,「弱經濟強主題」不是常態,市場不會持續無視業績而執著於遠景主題的炒作。

最後,AI相關板塊純主題炒作熱度或降溫,機構進一步調倉帶來的增量對於AI主題的邊際影響非常有限。配置上,建議從兩個維度高切低,一是從高熱度的數字經濟板塊輪動到低熱度板塊,建議圍繞全球流動性拐點和財報季業績兩條主線布局;二是數字經濟板塊內部高估值切低估值,關注傳統主業估值低且有新單業務催化抬估值的硬體領域

關於AI,一個新分支將爆發擴散

上周末,也就是四月初,價值線堅定發聲,AIGC行情將是四月份上半月的最美風景所在。

四月的第一周,關於人工智慧的主線行情在我們的預期之中爆發、輪動、加速。

早在二月、三月開始我們就確立了從大模型、行業中模型、算力(晶片、光模塊)每個細分賽道的投資邏輯及相應賽道具有核心看點公司,並持續不厭其煩的予以跟蹤並不斷挖掘擴散分支,這裡不再贅訴。

從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本次的演講中,不難發現機器視覺這個細分賽或將站上風口。

人工智慧是未來工業製造業企業提效、創新的關鍵當下已經成為多方共識。但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這個提效和創新未來更多要依賴的是機器視覺。

「為機器植入眼睛和大腦」—這就是機器視覺細分領域的定位。

如果沒有機器視覺,AI將會變成「瞎子」,很多智能設備根本無法運行。機器視覺由「成像」和「視覺分析」兩大板塊構成,兩者又可分別包含了光源、光源控制器、鏡頭、相機,以及視覺算法、深度學習、圖形化編程等具體技術。

目前,機器視覺的主要應用場景有電子設備及半導體、汽車、製藥、食品包裝等。其中電子及半導體設備占約46.60%,主要應用在高精度的製造和檢測,如晶圓切割、3C表面檢測、AOI光學檢測、PCB印刷電路等。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基恩士、康耐視等外國巨頭相繼誕生,並一直占據著國際領先位置。我國機器視覺產業則於1990年前後,以代銷海外產品起步,進入21世紀,各公司才陸續走上自主研發之路。

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二十年奮力追趕,國內外差距已經快速縮小。海康威視依託旗下杭州海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占據著全球約三成的視頻監控設備市場;奧普特營收規模稍稍落後,但卻有著最完整的產品線,毛利率亦高於同行。除此之外,像凌雲光、奧比中光等公司已經登錄科創板,開始加速成長。

凌雲光(688400)

憑藉在機器視覺領域的資源積累和技術沉澱,凌雲光已進入蘋果、華為等公司產業鏈,成為蘋果認證的機器視覺領域優選供應商;公司與鴻海精密、京東方、福萊特、寧德時代等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成為富士康的「最佳戰略供應商」。根據CINNO Research,2020年公司在中國中小屏新型顯示檢測智能視覺裝備、印刷包裝智能視覺裝備、消費電子可配置視覺系統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5.9%、22.1%、22.4%,市場排名分別為第一、第一、第三(國產第一)。

奧比中光(688322)

奧比中光主攻3D視覺感知技術研發,3D傳感器作為物聯網感知層基礎核心元器件,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中迎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除了機器人外,3D傳感器還被廣泛運用於自動駕駛、3D掃描、工業視覺等眾多新興領域。奧比中光已研發出MX系列深度引擎晶片、iToF感光晶片、dToF感光晶片等產品。

附件1:一周資本市場重要數據

1、一周全球市場概覽

2、本周A股漲幅TOP5

3、本周A股跌幅TOP5

4、本周市值高於500億公司漲幅TOP5

5、本周市值100-500億公司漲幅TOP5

6、本周市值低於100億公司漲幅TOP5

附件2

契機已至,六連陽,輕舟將過萬重山

來源:東方趨勢

本周契機已至,至此輕舟已過萬重山。

上綜指已實現六連陽,主升態勢進一步強化。看盤的關鍵並非錨定是否突破某個前期高點,而是需錨定能量是否能持續上萬億級別,量能的變動才是行情向縱深發展條件。同時需要錨定大小盤風格,價值,成長,行業熱點的有序輪動。輪動是行情健康,穩定的重要因子。行情若出現齊漲的特徵往往意味著短期高點的來臨,目前的市場特徵雖說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卻是良性與持久趨勢性的。

資金面上,本周北上資金雖小幅凈流出,但是個人投資者亦在小幅凈流出,顯然,內資機構在六連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來的行情將由內資機構主導。未來關注點上,人工智慧仍是市場最強主線,中特估本周進入調整但仍是市場長期主線。

近一段時間利空雲集,市場該跌不跌逆勢走強,市場一直處於超強勢狀態。市場蘊育著火山般的地下溶岩翻滾即將突破而出的強大內在動能。"

本周來看,輕舟已過萬重山即將兌現,3000已成歷史當下可能還有爭議,有爭議是好事,爭議中決出的方向就是市場方向,可靠性更高,力度更大。

過去一個多月,市場經歷了史上最密集的利空衝擊洗禮,貌似不強不弱的A股市場本質上是處於史上超強勢的時段。

基本面從一季度公布的數據上看仍不樂觀,經濟不好仍在持續。世界貿易組織3月初發布了一個數字,國際貿易晴雨表的指數比上次公布的指數下降了4個百分點,只有92.2%,基數是100。所以,這個國際貿易的指數也反映了國際需求不暢通。有問卷調查顯示,訂單下降、需求不足是遇到的主要困難,這和前期的預期是一致的,今年的外貿形勢仍然嚴峻與複雜。

據央媒報道: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表示,住房消費呈現回暖跡象,房地產業1-2月份銷售收入由負轉正,同比增長2.3%,較去年全年加快19.5個百分點;3月份增速進一步提升,同比增長達17.9%。

但從房地產行業的數據中,也能夠感受到數據之間的割裂。一二月份,在傳統的淡季中,在房地產企業去庫存的一系列激勵措施的影響下,房地產銷售數據的確如上表現出了積極復甦的信號。但從水泥廠、鋼廠的開工率來講,新房的建設方面的數據卻是背道而馳的。這點從近期期貨市場黑色系持續走低,不漲反跌可見一斑。房地產投資其實並沒有回來。因此數據之間其實存在一些割裂,地產是否企穩仍需觀察。

市場也是在等候更多的數據、去證明中國的經濟復甦是肯定而有力的,這個是需要時間、數據來證明。

AI近期很熱,大機率會熱一段時間,未來甚至會影響到大家的方方面面。

AI,半導體又出現了很多市場龍頭股,正如酒類的茅台,新能源的比亞迪,寧德一樣。龍頭股是某個階段市場交易核心票,龍頭行業與個股能夠激發市場情緒與空間,龍頭行業與個股的產生對行情的縱深發展是極具意義的。以前市場龍頭股還有不少遊資主導,現在卻幾乎都是機構與遊資共振主導,守正出奇已成共識。價值與情緒結合的股票,這種票是飛行動物,空間比節奏感更敏感,最硬邏輯的核心股,看似位高,但把握好空間感比挖掘補漲好。

相對於市場熱點的龍頭行業龍頭股, 普通股票是"爬行動物″,對它來說,節奏是第一位的;龍頭股是飛行動物,對它來說,空間比節奏感更敏感。空間就是一個龍頭股的高低位置。如果我們數學思維看待龍頭,無論一個龍頭再能漲,總要有「終值」,「終值」與「初值」之間的距離,就是一個龍頭的高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f4c88ea583142906aa4b2d39f510b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