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高效養鵝的經營管理 ,提高經濟效益方法

2019-08-24     鄉村三農小書屋

一、規範飼養,確保產品質量

飼養場地的空氣、水質、土壤等環境符合相應的要求,飼養過程中嚴格控制藥物和添加劑使用,確保鵝肉及其產品質量。

二、科學飼喂,精心管理,降低成本

生態放養時所選品種既要能適應林地、果園的粗放飼養環境,又要綜合考慮鵝的生產性能和當地的消費習慣、市場價格等因素,以確定最佳的放養鵝種。

掌握鵝耐粗飼的特點,合理放牧和放水,林地放養要充分利用野生飼料資源,利用林地、果園種植優質牧草減少補喂飼料的數量,降低飼料成本。

三、嚴格執行衛生防疫制度,預防疾病

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科學確定疫苗接種程序,搞好環境消毒,採取一切措施預防疾病,防止傳染病的爆發。

四、飼養過程中做好記錄,及時總結經驗

整個養鵝的過程較長且煩瑣,再好的記憶力也不容易把各種生產過程及數據都能準確地回想起來。所以要養成把養鵝過程的各項數據及時、準確地記錄下來的習慣,以便一個飼養周期結束後對生產中的飼養管理過程、各項生產指標、收支情況作分析,及時總結經驗,進一步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記錄要及時、精確,儘量簡化,以便於分析。主要記錄內容包括資產如一些房舍、設備及用具等固定資產、流動資金及變化、庫存物資如飼料、獸藥等情況;生產記錄如飼養的品種、數量、進雛日期、生長發育、體重變化、死淘率、飼料消耗等;資金的變化情況包括購買飼料或原材料、鵝苗、藥品、燃料、工人工資、水電等支出費用及出售各種產品如鵝只、淘汰鵝的收入等。疾病防治記錄如免疫程序、發病及預防、治療等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dRmzWwBJleJMoPMhY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