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怎樣處理好跟子女的關係

2019-11-02     羊奶驛站

中老年朋友們為人父母操勞一生,含辛茹苦把兒女們養大成人,到各自成家立業,已經完成了撫育子女的義務。到了晚年,怎樣才能無憂無慮、高高興興地度過呢?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和兒女有些衝突和矛盾,甚至看不慣。最好不要因為一些小事,產生摩擦和不愉快,造成家庭內部不和諧。那麼,中老年朋友如何處理好與子女的關係?

1.從思想上轉變觀念,體諒兒女們的難處

現代人大都是雙職工,忙於工作,養家餬口,平時還要照顧他們自己子女的生活和學習。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兒女們在工作生活中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對我們的照顧問候難免會有不周到的地方,應該給予理解。他們能好好工作,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家庭和睦,不正是中老年朋友所期望的嗎?

同時呢,兩代人的生活和消費觀念有很大的差異。中老年人大都過慣了艱苦樸素的生活,對年輕人的一些做法看不習慣,愛嘮叨,容易引起不愉快和誤會。因此平時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儘量不要干涉年輕人的生活。如果經濟以及身體條件允許,能獨立生活的儘量獨立生活。這樣,能減少一些因兩代人在生活方式和習慣上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小摩擦。

2.尊重子女的選擇

在教育孩子方面,一般來說父親教育重是非對錯,表情嚴肅而略帶批評,若把握不好度則易發生矛盾和隔閡;而母親重養育,體現溫和、寬容和包容心理強,子女的思想感情更易向母親傾訴。有的中老年朋友常常對子女這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有時甚至強迫子女服從自己,過多地責備干涉他們生活等。同時,一般人到老後性格脾氣會發生明顯變化,囉囉唆唆,說個不停。而年輕人則厭煩嘮叨,長久下去必然會產生矛盾和隔閡。作為長輩大家應該意識到,過去是在計劃經濟下生活,生活雖然穩定,但缺乏朝氣。而今是市場經濟時代,每個年輕人都要面對著激烈的競爭,經過拼搏、奮進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我們中老年人的許多想法未必都符合客觀實際。觀念是起決定作用的,正確的認識來源於社會實踐,世間一切事物都隨著時空的轉移而發展變化。如果我們抱住老教條、老一套,就會落後於時代。所以,我們要尊重年輕人的新意識、新經驗、新想法,要多給他們一些支持、鼓勵和信任,信任孕育著對人格尊重和人生價值的肯定,是滿足安全感和榮譽感的需要,它可以激勵人心,升華情感。對子女們的缺點和毛病,必要時應選擇合適的機會進行耐心教導和啟發。做個「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長者。

3.要在處理家庭事務中一視同仁,不可厚此薄彼

中老年朋友在處理家庭事務中顯示出不公平、不公正,往往是導致家庭不和的導火索。因此對每個家庭成員都應當不偏不倚,切不可厚此薄彼。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看自己子女的缺點,往往不會產生厭惡情緒,可能存有包容心,而對兒媳和女婿的缺點及不足則往往看不慣,心理不相容。因此,必須調整好對每個成員的平衡關係。要全面客觀地看待他們的優缺點,切忌有親有疏。當家庭出現一些矛盾時,最需要冷靜平和的是長者,冷靜可以幫助我們理智地主宰自己的行為,喚醒內心深處的善良和寬容,可以幫助我們解除矛盾,化干戈為玉帛,化頑石為玉壁,而浮躁、猜疑、感情衝動則是可怕的。因此,我們絕不能以老自居,而應堅持以理服人,說服的力量取決於中老年人自身的修養、智慧和真誠,這與其在晚輩中的信任度是成正比的。

平時要關心,體貼每個人成員,主動與他們坦誠交流,以消除相互之間的「代溝」。當他們遇到困難需要幫助解決時,不能不聞不問,冷若冰霜,應千方百計地儘自己的力量和可能為他們排憂解難。咱們的付出奉獻會使年輕人感到長輩在家庭中的作用,從而增進親情關係,反過來,彼此親情促進,樂也融融。「親情就像松柏樹需要陽光、空氣和水的培育,滋潤得越精細則越是根深葉茂。」這樣,對中老年人來說也是一種安慰感、自豪感和滿足感,體現出自身價值。

4.心儘量放開

過去我們對子女的養育,是做父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所以我們會用全部心血和精力撫養照顧他們,時時牽掛他們。而子女長大後,組建了各自的家庭,他們既有雙方的父母還有自己的子女,因此,期望他們能像我們對待他們那樣牽掛和孝敬是不可能辦到的。想想當初我們對自己的父母,不是也有很多事情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做到嗎?因此,只要他們對自家的老人有孝心,我們不要有過多的期待、更不要要求回報,這心裡就會平衡,這樣既有利於身體健康,也有利於家庭和諧。

5.要努力塑造自我,做子女們的榜樣

老人在子女心目中是家庭的象徵和依託,是凝聚力所在。但是有的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暴自棄,不求上進,意志消沉,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也有的老人倚老賣老,我行我素,行為粗魯,或因疾病之煩惱而亂發脾氣;等等,使年輕人無所適從,引起對老人的反感進而關係疏遠。這樣既影響了家庭關係,又會對子女等晚輩造成不良的影響。自身不正何以正人呢!身教重於言教,常言道:「說了就做是先人,做了才說是賢人,說了不做是騙人。」因此,老年人必須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

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榜樣作用:一是要做學習的榜樣。經常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不斷地接受新事物,增加智慧,培養高尚的情操,提高品德素養,修煉自我,提高時代意識,與年輕人的溝通時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二是要做老年夫妻和諧的榜樣。在處理日常生活中要考慮配偶的感情需要,尊重、關心、體貼配偶,只要把夫妻感情看得很重要,夫妻關係才會順調、平衡、穩固。要有寬容心和包容心,包括對方的缺點,如果不是原則問題,只要善意提出,認識到就行了,不要過多指責對方,反覆嘮叨。做錯的一方,要說句「對不起,請原諒」,真誠的致歉是滋潤持久愛情的甘露。但是夫妻在共同的長期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矛盾和衝突,在發生爭吵時要就事論事,不要拉扯太遠,力戒人身攻擊,並要注意適可而止,不要很長時間爭吵不休。三是要做勤儉持家的榜樣。老人對經濟收支、儲蓄、購物等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通過言傳身教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庭和諧氛圍。俗語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項都需要人去做,將這繁重的家庭事務推給任何一方都是行不通的。有的老人認為自己老了,家裡的一切事務都是年輕人的事,只顧吃、喝、玩、樂,享晚年清福了,因而對家庭事務一概不聞不問。這樣就會影響家庭正常生活,還可能給家庭關係罩上一層陰影,客觀上給年輕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困難。因此,老年人應根據體力實際、主動分擔些家庭事務或家務勞動。在家務勞動中傾注著熱情和心智,發揮主觀能動性,還會感到是一種手藝,增加情趣,消除寂寞,增進家庭和諧。

總之,長者和子女要經常溝通,溝通是解決矛盾的鑰匙,在處理婆媳關係上婆媳之間要熱心關愛、平等相待、求同存異、耐心磨合、以真心換真情。家庭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地方;在家裡不是誰改變誰,而是要相互磨合;在處理家庭問題上,不應該是爭鬥後誰勝出,而應是互相理解、妥協後能雙贏。為了家庭幸福,為了自己可以安享快樂的晚年生活,中老年人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UBTLG4BMH2_cNUg9fme.html









沉思冥想訓練

201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