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幫扶幹部情系祥雲山里娃 助圓大學夢

2020-05-05   雲南網

雲南幫扶幹部情系祥雲山里娃 助圓大學夢 供圖

「我現在就等著學校通知回去拿畢業證了,要不是張叔叔,我哪裡能上大學啊!」4月29日,祥雲縣下莊鎮大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銀昌的女兒李光蓮,回想起三年的大學生涯,一些觸動心靈的人和事頓時湧上心頭。

李光蓮親切稱呼的張叔叔,是雲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原副巡視員、退休老黨員張明,也是2017—2019年掛鉤幫扶她家的幫扶責任人。

一說起張明,李光蓮激動不已。「2017年,剛接到雲南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時,我們全家人都是又高興又發愁。」李光蓮說,因為缺技術,農業生產收入低,加之家裡還欠著很多債,生活已經捉襟見肘,根本無法上大學。懂事的她不想給爸媽增加太多的生活負擔,於是想放棄學業。

雲南幫扶幹部情系祥雲山里娃 助圓大學夢 供圖

李光蓮不想上大學的消息不脛而走,傳到了遠在昆明的幫扶責任人張明的耳朵里。「你不讀書了要幹什麼?」張明知道後,連忙從昆明趕過來,生氣地問她。

「讀書是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張明對李光蓮的父母說,再窮也不能窮了孩子,再難也不能不讓孩子上學,有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張明當場就拿了2000元錢給他們,誰又能想到,他這一拿就是三年。「直到他退休前一個月,他還託人帶來了4000元錢。」李光蓮哽咽著說,為了感謝張叔叔,在他再一次到我家的時候,爸爸曾拿了個自家做的火腿給他,但是他說什麼也不要。

雲南幫扶幹部情系祥雲山里娃 助圓大學夢 供圖

幾年來,張明不畏山路崎嶇,輾轉在昆明和祥雲之間,把掛鉤幫扶工作當作踐行初心的使命和擔當,把幫扶對象當作自己的親人,不僅自己掏錢,愛心幫扶三年,把一個山里娃供成了大學生,還幫助李銀昌家解決了生產、生活等方面的難題,前前後後資助了15000元錢。幫助他們尋找致富路子,提高科學種養水平,爭取公益性崗位,李銀昌家已於2015年如期脫貧。

「是黨培養了我,我要把黨的恩情回報給社會,精準扶貧的政策非常好,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只有用心、用情地幫扶,才能讓國家的好政策落地生根。」張明說。

雲南網記者 黃興能 通訊員 楊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