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歷的「物業欺主」事件

2019-12-18     貞觀


2015年底,我咬咬牙打算換個房子。之所以咬著牙,一是當時身上錢包太瘦,二是當時西安房價特別低迷,到處都在打折、送面積。誰也不知道西安的房價往何處去,要是今天買了明天又有更大的折扣,一下子就變相損失好幾萬塊,相當於半年白乾。我總覺得房子降價了和一群憤怒的業主去圍堵售樓部不怎麼體面,可第二年兒子就要上小學,當時住的房子周圍沒有合適的學校,只好硬著頭皮到處去看房。


在灞河邊的普華淺水灣小區,我帶著安全帽,高一腳淺一腳走在工地的泥水裡,前面的售樓姑娘指著未完工的樓:「這個就是您未來的家,您看周圍不光有公園,還有學校,我們的房子帶有學位,房價給您九折優惠,今天簽約了,明天您一定過來抽獎,一等獎是雙開門冰箱,紀念獎都是掛燙機。」


又指著混凝土攪拌機:「哥您看,這塊以後會修一道圍牆,把咱們這五棟樓圈在裡面,咱們可以去小區其他地方遛彎,但其他樓的業主不能進咱院子來,每個單元都有樓管,單元門口有人站崗。為咱們這幾棟樓服務的是金鑰匙物業,專門服務咱們的VIP業主。」


我腦子裡浮現出李成儒在《大腕》里的那段經典名作,感覺幸福生活指日可待。



衝著學位的誘惑,我很快簽了合同。收房後,又趕緊裝修,好趕上孩子上學,同時享受一下物業的VIP待遇。


沒想到,第一件事就把我搞蒙了:學位出問題了。好在孩子爭氣,自己面試上了。學位的事情就此翻頁。


然後是裝修,交了裝修押金後,聯繫了裝修公司,乒桌球乓開干。


中途物業來我家一次,掏出身上準備好的捲尺,在我砸掉的牆附近量了一陣,拿出計算器按了幾下,告訴我要交四五百元的砸牆費。我有些懵,如果我砸了承重牆,那屬於我威脅到了整棟樓的安全,你直接報警就行;如果砸的是非承重牆,那牆就起個遮擋隔離作用,我砸了關你屁事?物業說我們就是這麼規定的,又掏出一張表格給我看,上面是樓上已經交錢的業主的簽字。


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個收費極不合理,但解釋權不歸我所有。只好跟他們說沒帶錢,改天雙手奉上。


回家後我不甘心,再一次拿出房子圖紙,突然發現了破綻:圖紙上主臥的衛生間門是從衣帽間進去的,可我收到的房子,衛生間門正對著主臥的床,也就是說交付的房子和圖紙不符,我砸牆又砌牆,其實是恢復圖紙上的結構。


這下真理跑到了我這邊,我拿著圖紙找到物業,說你不是收砸牆費麼?現在你交的房子和圖紙不符,你必須按圖紙恢復。


物業經理趕緊把我拉到一邊:那我們不收你家砸牆費了,你別到處聲張。


我明白了:亂收費提前竟然都不做好功課,現在被揭穿了,還打算繼續矇騙。


從這天開始,我就覺得這物業有些不靠譜。


圖片來自網絡。



裝修完畢入住,第一個冬天,又給了我一悶棍:整個房子溫度最高的是客廳,勉強20度,其他房子基本16度。有一個衛生間和一個臥室,地板冰涼沒有任何熱度,而地暖是開發商裝的。


樓上業主告訴我,衛生間根本沒有鋪設管道,所以是涼的。我顧不上那麼多,先看臥室咋回事。


跟物業交涉,物業派了樓管來我家轉了一圈,說回去彙報,就沒下文了。第二天我繼續催促,來了個水電工,在我家把各個閥門開開關關,又在樓道總閥門放水,最後得出結論:有一路地暖堵了,位置不確定,可能在家裡的閥門也可能在管道,原因更不確定。


我說怎麼處理,地暖可是開發商裝的,物業是開發商指定的,你得給我聯繫開發商解決。物業翻出我收房時的簽字:當時給你家地暖打過壓,沒有泄壓,這是你當時的簽字,現在地暖堵了有各種原因吧啦吧啦,暗示是我裝修的時候把地暖破壞了。


小白的我覺得沒準真把人家物業和開發商冤枉了,趕緊聯繫裝修公司。


裝修公司老闆拉著我嘿嘿一笑:大哥我乾了半輩子裝修,早吃過這種虧,所以有防備。兄弟你看,這是當時物業給你家打壓時我拍的照片,他們打壓完,我就在閥門上掛了個壓力表,這是當時我拍的圖,你看看數值,裝修期間表一直安在上面,你看看這是裝修結束的數值,是不是一樣的?


我一看確實沒毛病,老闆又說了:地暖在下面埋著,裝修的時候基本碰不上,就算是我們碰壞了,那只能是漏水不可能堵塞,要堵的話我們得把管子挖出來截斷,兩頭都給你焊死,咱倆無冤無仇,我那樣害你沒有必要,一挖一焊再用水泥糊上,下面的工人還得管我要工錢。


這下我慢慢明白了,帶著裝修公司拍的圖,又回到物業。物業說讓我自己找人檢測,如果是閥門壞了,那是我的責任,如果管道堵塞,可能是他們的責任,他們跟開發商協商。


圖片來自網絡。


不管是誰的責任,反正得修好,總不能一個臥室永遠沒有暖氣,於是我忍著怒火聯繫了一家檢測公司,上門把暖氣拆開,證實是管道堵塞,收了150元走了。我繼續去找物業,物業這回稍有鬆動,說跟開發商反映,讓我等著。正在這時候,又來了三位業主,竟然跟我是同樣的問題。這下人多力量大,物業無處抵賴,迅速跟開發商聯繫,開發商第二天派了幾名維修人員上門修理。


師傅拿個筷子粗細的軟金屬絲捅進去,又拿個儀器滿房子測,最後在瓷磚上畫了個記號:就是這裡。然後拿著鐵錘要砸瓷磚。我一看急了:大夏天跑建材市場我容易嗎?好好的地板說砸就要砸?砸完咋恢復?師傅說那我管不著,你修不修?大家都忙著呢,我們去下一家。


我趕緊跟另幾個業主聯繫,繼續去找物業,最終開發商同意出恢復的費用,工人把地板砸開了。砸開後我傻眼了:管子竟然燒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見過電線短路燒的,水路燒的還頭一次見。


維修師傅一副少見多怪的表情告訴我:你看是不是都發生在牆邊的插座附近?這是在房子封頂後,室內要初步連接水電,當時恰巧是冬天,工人在屋裡用電爐子取暖,地面上的水泥溫度過高,管子就熔化了。


管子接上後,工人就走了,留下滿屋的狼藉和凌亂的我,繼續跑建材市場買同樣花色的瓷磚,求裝修公司再幫我貼上,找美縫的大姐再來幫我美縫。


然後求爺爺告奶奶,好幾個禮拜總算把錢要回來了,當然,只有換掉的三塊瓷磚錢和二次貼磚的錢。美縫的費用、交通費、誤工費就別想了。至於三塊瓷磚建材市場不送,是我自己開車拉回來,再從馬路上扛到家裡,就全當鍛鍊身體了。



入住以後,原來承諾的這幾棟樓的圍牆,自始至終沒有看見,連一道柵欄都沒有,我們這五棟樓和小區其他部分完全一體。單元樓門口站崗的樓管,也從來沒有看見。而整個小區的大門,大部分時候也沒保安,外面的人只要跟著前面刷門卡的業主,就可以隨便出入。


至於物業費,現在是一個小區三種制度:


  • 我們這幾棟樓,是vip待遇,標準為2元/平,注意我們是三十多層的高層住宅。
  • 西邊的六層洋房,標準是1.6元/平。
  • 小區內其他高層,是1.3元/平。


我們這幾棟樓沒有享受到任何特殊服務,物業費平白無故高出許多。


哦,我說的不對,我們享受到了額外服務:冬天,小區其他樓的暖氣都很熱,房間能達到24度以上,有時候熱的要開窗戶,我們這幾棟樓普遍不暖和,冬天群里天天都在喊暖氣的問題,最好的能達到22度,其他基本十幾度。最慘的是我們這個樓我們這個單元,主臥的衛生間壓根沒鋪設管道,但暖氣費按購房合同上的建築面積收取。


我是良民,入住後老老實實交了物業費。因為修暖氣的原因,認識了其他幾位業主,接著又被拉到這幾棟樓的微信群里,才知道大家都覺得收費不合理,從入住開始,就一直拖欠。去年物業聲稱要把業主告上法庭,最後物業可能覺得自己承諾沒做到有些理虧,又不了了之。



最近,更奇葩的事情發生了:十月底,物業開始收今冬暖氣費,我第一時間去交了。11月2日,一群未交費的業主一起去交涉,提出去年暖氣不熱,於是物業給那天交費的業主,全部減了一個月費用,也就是收三個月的費用開四個月的票。後來單個去的,又恢復收四個月的費用。


感覺物業拿自己當皇上了,11月2日心情較好,就大赦天下給屁民們免點錢糧。過了日期,重新恢復原來收費。


在群里得知情況後,這種沒有標準按鬧收費的行為讓我非常氣憤。去物業要求退一個月暖氣費。


第一天去,前台說知道了,讓我第二天來退。第二天又矢口否認,說要麼全退,不供暖,要麼一分不退。我讓她看群里記錄,還讓她看別人家收三個月暖氣費的票和我家收四個月的票,前台竟然說我不看,你必須把對方給我叫來,帶著票據當面看。而且還給我洗腦:那些業主在忽悠你呢。他們物業費都一直交著,在群里嚷嚷說沒交,忽悠你沖前面鬧事呢。退費最終沒有要回來,進了狗嘴的肉吐出來是不可能的了。


我被前台大姐的機智給氣笑了,期間來了另外一個和我情況相同的業主,都被氣勢凌人機智勇敢的前台大姐給趕回去了。



收取高價物業費的金鑰匙物業,是個什麼來頭,業主們也一直搞不清楚,眾說紛紜。


第一種說法有點宮斗劇的意味,消息來源於售樓小姐。有業主說售樓小姐告訴自己:小區樓盤建好後,用的是新興物業,但開發商老總為了照顧自己的戰友,讓自己的戰友開了一家物業公司,就是金鑰匙物業,單獨把這五棟樓交給他管理。而且據說開發商老總現在已經退居二線,自己的女兒接班,心裡有點不暢快,想要把這幾棟樓的物業收回來,但一直沒有機會。


第二種說法:金鑰匙是一種評級,新興物業下屬一個子公司獲得了這個評級,讓自己的子公司來管理這幾棟樓。所以金鑰匙和新興物業本質上是一體的。


兩種說法都有漏洞: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像我這種整天抱怨的,應該會有一方前來收買我,甚至兩方都來。可到現在為止都沒見到。第二種說法也挺奇怪,可奇怪的是這個評級難道不需要業主參與打分?這翔一樣的服務,業主怨聲載道,評級竟然不會被取消?


二者到底是不是一體,眼拙的我很難看出來:小區的衛生、綠化、垃圾清運、車庫管理,我們這幾棟樓和其他部分是統一進行,票據頂頭也寫的是新興物業,二者貌似是一體。但一個小區有必要搞兩個財務,各自為政,分開收取物業費、水費、垃圾費、暖氣費嗎?兩個收費處相距不過四百米,實在是多此一舉。



而且金鑰匙這邊員工流動性特別大,因為員工工資不高(我多次看到招聘信息,月薪基本三千左右),物業提供的服務又太差,業主經常去物業抱怨吵架,錢少事難干,所以物業人員基本上干不長久,兩三個月就又是一批新面孔。小區目前陷入惡性循環當中:收不上物業費導致服務很差,服務很差更導致收不上物業費。現在,金鑰匙物業提供的唯一有價值的服務,應該是代收快遞。


這樣的物業能更換嗎?答案是不能。


有熱心業主曾發動大家成立業委會,但街道辦反饋回來的意見是,整個小區為一個整體,幾十棟樓只能有一個業委會。其他樓業主對1.3元/平的物業費感覺合理,暖氣也挺熱,一時沒有成立業委會的意願。沒有業委會,我們這幾棟樓無法自主選擇物業,金鑰匙物業還將繼續強行為我們服務,我們只能繼續忍受。


寒冷的冬天又來了,我們這些小區里的VIP又要和金鑰匙物業鬥智斗勇了。


作者 | 煙斗和沙漏 | 一個業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8MUJG8BMH2_cNUgPE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