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向上追溯兩代人,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家庭都來自農村。
如果回家問問爺爺奶奶,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原鄉人。
……
農村的消亡速度在加劇,我們傳統認知里的農村也已經不再是現在的樣子,農村就像是一件遺留下來的馬轡頭,隨著時日的嬗遞,多餘的飾物早已蕩滌殆盡,剩下的無疑是最精粹的部分。
此次的陽原之行始終伴隨著這樣的感受,那些和城市早已一體化的生活方式快速在我腦海中合併了,剩下的無法形成合併的是每一張鮮活的面孔和每一個親切的笑容,我行走在踹骨瞳的大集上沒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他們的生活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我這個局外人就像是被風刮來的一張舊報紙或者是被自行車帶起的一些塵埃,不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任何一絲波瀾。
鄉村有他自己的秩序,看似無序,實則井然。
鄉村裡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單獨的存在,在他們身後有著血緣和親情編織的網絡,雖然我們無法窺見這個網絡的存在,但鄉村的秩序卻因為這張網絡而秩序井然,招呼,玩笑,聊天,交易,幫助、嘲諷,這些發生在集市裡的事情都擁有清晰的邏輯,於紛亂中超然。
當我拍攝這張照片時,我一直在想:照片中的這11個人擁有怎樣的關係?
電瓶車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特別是在廣袤的農村,是人們代步的首選。
我一直認為鄉村是培育美學的天然課堂,日出日落,流水落花,風花雪月,月落烏啼,我們在古詩詞里邂逅的這些美好場景其實都源自鄉間,耳聞目睹這些場景的原鄉人在美好中生活勞作,極易得到薰陶。照片中的漢子淡定從容,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我知道他的優雅一定來自土地,來自生活。
大集上的東西價格都不貴,這個服裝攤上更是打出了特價15元的招牌。
她的穿著在農村人里屬於很時尚了,現在想通過服飾來區別鄉村人已經沒有可能。
這個偶然得到的畫面充滿了韻律感,兩對人,兩對閒聊的人,每對閒聊的人里都有一個人咪著眼,生活中總是充滿各種偶然。
鄉村的時尚大多由服裝來支撐,而服裝攤販的老闆決定著時尚的走向。
非常投入的一對閨蜜在集市中聊天,她們邊走邊聊,置身於集市之外。
在集市中閒逛的狗,可能它的主人就在附近,也有可能它無家可歸,反正集市中的人沒有排斥它的存在,於是它在集市中擁有了閒逛的權利。
戴口罩的時尚普及到了農村,在我的印象中戴口罩要麼是為了防寒要麼是為了防病,防霧霾也能理解,但這麼熱的夏天戴口罩是防什麼呢?
這個牙醫的生意不太好,他安靜的坐在集市裡,比我更像一個局外人。
攤販主人和路過攤販的人,他們在巨大的遮陽傘下偶遇又擦肩而過,完成一次次邂逅的故事。
我是攝影師彌須,歡迎關注,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