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組拍攝佛國聖地的帖子能給所有人帶來好運,祝大家身體健康

2020-01-24   攝影師彌須

銀山塔林位於昌平區城北30公里處,是國務院公布的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明清時期「燕平八景」之一,原名「鐵壁銀山」,因懸崖陡峭如同高大的牆壁一樣,色黑如鐵,而大雪之後漫山皆白,山色如銀而得名。

很久就知道昌平有個銀山塔林了,一直沒有機會去,春節前的一天路過昌平,偶爾看到路邊銀山塔林的路牌,於是就跟隨路牌指示,一路來到銀山塔林。去銀山塔林走的是安四路,路況很好,年前這條路上車量稀少,但一路都是山路,彎道較多,需要嚴格按照限速行駛,不要超速。

我到達銀山塔林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了,車子能一直開到景區入口處,現在執行的是淡季價格,每張成人票15元,在和景區工作人員簡單攀談後我得知,景區山不算高,爬到山頂需要一個小時,主要的景觀塔林進門五分鐘就能看見,我匆匆道謝,拿著相機三腳架抓緊入園。

銀山塔林最吸引我的就是這塔林,從景區的廣播中我得知,這裡是中國遼塔最多的風景區,塔林自遼金元以來,經歷了明、清、民國,至今已經有千年歷史了,至今完好的保存著僧人舍利塔18座,由於地處偏遠山區,所有的古塔都得以保全。現在的銀山塔林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區內禁止無人機飛行,因為之前有無人機墜落草叢的經歷,景區擔心無人機墜落有可能會損壞古塔,因此禁止了無人機飛行,我本人非常贊同景區的這個規定,畢竟這麼壯觀的古建築非常少見,我們每個攝影人都有責任去保護他的完整。

我主要是使用移軸鏡頭在地面拍攝古塔,因為塔體較高,我用移軸鏡頭的平移功能將塔體下移,使構圖趨於完美。另外我還使用了70-200mm鏡頭,在遠處拍攝塔林,一些建築的細部也是通過70-200mm鏡頭來拍攝完成。園區內沒有一個人,上次下的雪還堆積在陰影處,這樣的拍攝簡直就是爽歪歪。

距資料記載,銀山曾是我國北方著名的佛教聖地。早在唐朝的時候就是著名的佛教道場,與江蘇的金山並稱「南金北銀」。唐元和年間,著名僧人鄧隱峰在此講經說法。金天會年間,一代高僧佛覺大師也來到銀山,並創建大延聖寺(又名延壽寺、法華寺),先後建有埋葬金代名僧舍利的密檐式磚塔五座,初步形成了一個與寺院建築融為一體,布局相對集中的塔林區域。

夕陽西下的時候,整個塔林內莊嚴肅穆,夕陽的餘暉灑落在淺黃色的塔體之上,有一種神聖的感覺。

塔林內的塔有密檐式和覆缽式兩種,金、元、明、清四代,銀山相繼建成了眾多的僧人墓塔,形制大多為覆缽式喇嘛塔,這些形制各異、大小不一的僧人墓塔,高則數丈,低則徑尺,有的分布在法華寺院內,有的分布在銀山山麓其它地方,所以就有了「銀山寶塔數不清」的說法。

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只是在塔林的主景區拍攝了大概三個小時,沒能登山攬勝,我想下次再去幾次,爭取能把所有的塔都拍攝一遍。

塔身的磚雕細節,能清楚的看到雲紋和磚雕的斗拱。

磚雕的佛像非常精美,這可是1000年前的建築啊。

銀山塔林是一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古建群落,建議來塔林拍攝的同行們,留出富裕的時間,最好是淡季前往,拍攝中沒有遊客打擾。

今天就是除夕了,鼠年就要到了,肺炎病毒正在肆虐全國,希望這組拍攝佛國聖地的帖子能給所有人帶來好運,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