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拂處,新綠綻枝頭。4月27日,梨樹縣孤家子鎮組織幹部群眾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縣信訪局局長張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周申帶隊參加了此次植樹活動。通過植樹造林為鄉村振興添新綠、增活力。退耕還林的田地上處處一派擼起袖子加油乾的忙碌場景。
「根埋深、苗扶正、要壓實……」在孤家子鎮於家街村植樹現場,機關幹部們在林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揮鍬鏟土、栽植苗木。為嚴格遵守疫情期間相關防控措施,植樹前孤家子鎮黨委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對每個參與人員都進行了防疫消毒、體溫檢測。
幾個小時過去,在300多人的努力下,一排排新栽植的楊樹苗迎風而立、錯落有致,使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於家街村廣袤的耕地里,彩旗飄揚,人頭攢動,在鮮紅旗幟的映襯下,幹部群眾挽起衣袖、放線挖坑、扶苗填土,幹勁十足,配合默契,忙得不亦樂乎。
「造林綠化是我們孤家子鎮黨委政府一直以來建設發展的根本遵循,尤其是今年,對我們打造生態宜居的文化旅遊鄉鎮,推進綠色稻米產業園區建設,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黨委政府也希望通過植樹造林,讓全鎮人民樹立生態文明的意識,形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共識和合力,使人居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孤家子鎮黨委副書記于海波介紹,孤家子鎮各村環城而建,不僅有「城鄉結合部」的地理優勢,而且今年即將落地的綠色稻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更具有發展鄉村旅遊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據了解,此次「義務植樹」活動共有28家單位參與其中,植樹面積70餘畝,種植楊樹苗14000餘株。
義務植樹活動結束後,正在進行苗木管護的護林員開始了細緻的「檢驗」工作。「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是鎮里聘用的護林員,我也沒啥特別大的能力,護林員的工作就是平時管管樹,對死苗進行補植,我也希望能夠帶動全村的村民保護樹木,愛護環境。」說完這些,身為護林員的陳慶峰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轉身就又加入到苗木澆灌的行動中。
孤家子鎮將春季植樹造林結合脫貧攻堅衝刺,雙輪驅動,升級加力,全鎮村屯綠化、生態林管護,重點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護林員設立扶貧專崗,截至目前,全鎮共有4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被聘為生態護林員、保潔員、宣講員。在家門口就業,務工務農兩不誤,加快了貧困戶脫貧摘帽的步伐,高質量推動脫貧攻堅任務。
「這些花再過些日子就可以投入市場銷售了,這是我們的扶貧產業之一,可以通過種植花卉,促進村集體乃至貧困戶個人增收。」在馬家窯村優化結構調整後的扶貧產業大棚內,孤家子鎮黨委書記趙宏一邊為培育的花卉除去多餘的雜草一邊說。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孤家子鎮緊扣產業扶貧,將「輸血扶貧」轉變為「造血扶貧」。
一路花紅柳綠,一路鳥語花香。行走在孤家子鎮街道兩旁,杏花爭先綻放,粉刷後的牆壁與乾淨整潔的街道交相呼應,村屯綠化成效顯著,實現了人居環境整治與脫貧攻堅以及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下一步,孤家子鎮將會為建設「生態文化鄉鎮」持續發力,以實際行動托起百姓滿滿的「綠色幸福感」,讓幸福生活同美好環境融為一體。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李金欣
編輯: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