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還有這些特殊規定,你知道嗎?

2019-08-20     袁曼曼征地拆遷律師

在2019年到來之後,各行各業都在享受著豐盛的碩果,征地拆遷行業的發展也同樣火熱,不過在今年最火熱的還得屬棚戶區改造。現如今棚改火熱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國家把棚改劃入了保障安居的工程之中,對各地棚改在各個渠道都表示出了大力的支持,也就說明棚改的道路將不斷前行。

那麼就被拆遷的農民朋友而言,我們所居住的地區都有可能被歸為棚改的範圍,因此充分了解棚改,才能使自己的權益得到更好的維護。

棚改是出於什麼目的

要問棚改有什麼目的?有的人會說,棚戶區改造就是把拆遷補償壓低,讓農民朋友們把苦頭吃盡,不知道你對這個觀點是怎樣看待的?很明顯這個觀點是不成立的,就國家政策而言,每一項都是對國家和人民有利的政策,所有政策也都是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不可能推出對農民朋友們不利的政策,有些人對此持有偏見,對事物的了解並不透徹,或者說,只注重眼前,並沒有將問題從宏觀的角度考慮清楚。

棚戶區改造是我們國家為了解決困難家庭住房條件差的問題,改造城鎮危舊房屋推出的一項工程。早在十年前,我國就開始對與條件相符合的各地區進行不同規模的棚戶區改造。說到底,棚改的目的就是為了使老百姓的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同時能夠使城市的環境得到優化,功能更加完善,對一些在沒有基礎設施、環境差的人來說,這樣的棚戶區改造難道不是對百姓有利的工程嗎?

棚戶區改造補償的方式

由於大部分棚戶區改造是在國有土地上進行的,所以補償安置應當遵循《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被拆遷的農民朋友可以選擇產權調換或者貨幣補償,還應該注意法律的規定,倘若因為改建舊城而對個人住宅進行徵收的,被徵收的農民朋友倘若選擇將房屋產權調換選擇在改建的地段進行,需要將改建地段就近的房屋提供出來。

當然,這並不是指所有的棚改都能夠在改建的地段就近將安置房提供出來,由於一些原因,不能在原地進行回遷的,可以拿各地的政策作參考。選擇補償方式時,被徵收的農民朋友一定要有選擇權,徵收方能夠鼓勵被徵收的農民朋友選擇某一種補償方式,但是一定不能只將一種補償方式提供出來,或者對被徵收人提出一定要選擇某一種補償方式的要求,就算沒有辦法在原地進行回遷的,也應該將其他地段或者就近的安置房提供出來,並且支付搬遷安置費用等。

被徵收農民朋友的救濟權利

法律規定因為改建舊城需要對房屋進行徵收,倘若大多數被徵收的農民朋友認為徵收補償與規定是不符合的,市縣級政府應該將相關人員組織起來進行聽證會,並且依照聽證會對補償方案進行修改,同樣,聽證會也屬於被徵收人的救濟權利,被徵收人應該合理積極的使用,不應當選擇一哭二鬧三上吊等錯誤的方式,如果這樣做將不能解決任何的問題。

律師給大家提個醒,倘若你認為在征地拆遷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合理的補償,是能夠要求政府將聽證會組織起來的,並且在聽證會上將有關意見提出來,要求徵收方將方案進行修改,具體徵收方有沒有對意見進行採納,是否要對方案進行修改,應該在第一時間將修改的方案公布出來,使被徵收的農民朋友享有的參與權、知情權等,都得到充分的體現。

能不能拒絕拆遷

在具體實踐中,由於被徵收的農民朋友不了解法律,就算自己有別的想法,也不會提起法律程序,只是一再的將時間往後拖,最後反倒把司法強拆給等來了,這類項目大多數是為公共利益而開展的。所以個人是不能夠阻擋的,選擇過激行為或者抵抗都是不明智的,每一位被徵收的農民朋友都應該明白,我們之所以將訴訟提起來,並不是要將拆遷的腳步阻擋住,我們不能夠阻擋社會的發展,我們訴訟的目的是要將合理的補償爭取到,並使合理的補償得到提高。

律師再次強調,棚改是使民生得到改善的工程,目的是好的,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倘若遇到棚改的狀況時我們應當配合,哪怕在某一個環節出現了異議,被徵收的農民朋友也要應該積極的參與其中,通過法律將賦予我們的權利進行救濟。

征地拆遷、拆遷補償、農村拆遷、國有土地拆遷、拆遷知識交流與分享。
袁曼曼征地拆遷律師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有用的拆遷知識,幫您識破拆遷背後的心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X5xr2wBvvf6VcSZGi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