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有個神秘的地方,這裡幾乎每個建築都有代號

2019-06-05     淄博二三事

1964年,位於淄博市淄川區南仇公社南仇村和昌濰地區臨淄縣辛店公社王朱村交界的「打虎山」下桃花峪,有一個石油煉製裝置開始動工建設,最初定名叫「石油部九二三廠勝利煉油廠」。

建設初期,這裡是一片荒地和山坡,最早來到這裡的建設者是撫順煉建公司從南京抽調的五十多名職工,和撫順石油二廠、三廠、大連七廠陸續遷來的幾百名職工,這也造就了該地區的「東北味」普通話口音。再說遼寧有個地方叫「大虎山」,這裡的「打虎山」也就順嘴而成「大虎山」了,桃花峪谷南面的山依次就叫做「二虎山」了。「大虎山」真的比「打虎山」好聽,有點高雅的味道。

這裡的職工家屬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來這裡的原因和渠道也是五花八門,口音、風俗和生活習慣各異,但都是一個目的:就是參加石油工業建設。

在這裡,有官職的稱呼官職,如「王廠長」「李主任」「周工(程師)」等,普通工人不管認識不認識一律稱「師傅」。見面了,總是互相寒暄著「師傅」長、「師傅」短,以至於到商店買東西也是「師傅,給拿過那個東西來看看!」

人和人之間,在一起朝夕相處時間長了,不免開玩笑、起外號,平民百姓素質沒有那麼高,也說不上是不尊重人家,互相打趣,也算是對枯燥的工作、生活的一種調節方式吧。廠里起重隊有位王師傅力氣特大,大家都叫他「王大力」,化驗室有位孫師傅跑的快、籃球打的特別好,在廠里一說起「孫猴子」沒有不知道的。

不過,也有讓人尷尬的時候,我們單位有位師傅皮膚很黑,大家都叫他「老黑」。一日,單位來了個實習的小青年,很虛心地上前請教:「黑師傅,這裡應該怎麼操作?」,弄的他哭笑不得。我的一位特要好的同事,因為他的胸毛特濃而密,我們開玩笑叫他「熊貓(胸毛)」,這事不知怎麼讓我媳婦聽說了,人家到我家串門,在送行的時候,媳婦來了句「毛師傅,再來玩兒啊!」

弄得人家滿臉通紅說不上話來,只好「嗚嗚」了幾聲,我站在樓梯上也是無言相遞。

新開發的地域,名字隨口而起,正式的名稱是以後才逐漸規範的。才到齊魯時,問老職工「去張店到哪裡坐公共汽車呀?」得到的答案是「路口」!到底是哪裡的路口呀?很茫然。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老濟青公路和辛化路交界的地方,這個地方得名字就叫「路口」。

勝利煉油廠1975年在廠北三華里的地方建成了一套年產250萬噸的常減壓煉油裝置,那一片地方就順利成章的叫「二百五」了,每逢公司的「大通道」(公交車)到那裡後,售票員都會喊「二百五到了,快下車!」

後來,公司在膠濟鐵路南建起了年產30萬噸的化肥廠,「大通道」又增加了「三十萬」這個車站。從「三十萬」往南不遠是「紅門」,這是因為文革期間,這裡曾經建著一座大紅門,是進出煉油廠唯一的路口,博山有過許多「待業青年」在紅門旁邊的「淄建二隊」干過臨時工,為建設煉油廠做了不小的貢獻。

過了紅門不遠就是「合成氨」,這裡曾經是淄博市7路公共汽車的終點站。七十年代這裡可是車水馬龍呀,因為這個廠生產尿素和氨水是農民兄弟種地非常稀罕的化肥。

膠廠緊鄰的是「化二建」,後來改名叫「十化建」,化建的多數工人是從山西太原來的,那時的石油工人穿的帶條條勞動布工作服很讓人羨慕,但化建的勞動強度特別大,那身工作服破舊的簡直不像樣,當地人風趣的說「遠看象個撿破爛的,近看是化二建的」。

那個年代石油工業有部分隨建家屬,他們的身份很特別,吃的是供應糧,做的是家屬工,但卻不是城鎮戶口,他們有個特殊的名字:「大慶戶口」,在齊魯石化有一個專門的安置單位叫「三八廠」。

還有部分在當地居住的農村戶口家庭,廠里照顧他們把戶口落在了王朱村,他們在生活區邊緣有個專門的生活區,那裡叫「十五小隊」。後來又有一批落戶臨淄皇城農場的家屬,農場解散後安置在「二處」居住。

廠里的生活區根據建設不同時間定名為「一區、二區、三區、四區」。

後來在二區和三區中間又建了個生活區,為了方便明了,這裡的名字叫「二區半」。現在如果外來人找「二區半」,多數人還能準確地告訴你在哪裡。

每當新增一處住宅區域,名字馬上就會家約定俗成,象「紅磚樓」、「拐把樓」、「石頭房」、「新五棟」、「一區半」、「五棟樓」、「大溝」、「廠長樓」、「新村」五花八門。還有一些遺留部門和單位名稱也就沿用下來了,例如,現在的汞山生活區曾經就叫「指揮部」,六化建的宿舍區和四公司的生活區也是如此。

就是廠里的基層單位稱呼也是越簡單越好,外人聽著一頭霧水,如「小罐」,你肯定不知道是哪裡?其實那是本廠的汽車加油站,和火車「裝車台」相對應。還有「硫磺、重整、加氫、火炬、油品、罐區、裝置、裂解、機務」好多好多。這就是石化企業的特色。

齊魯石化的名字也經歷過多次變更。

1972年6月3日,山東勝利石油化工總廠成立。當時的下屬生產廠三個:勝利煉油廠、勝利橡膠廠、勝利合成氨廠。

1980年3月21日改名為齊魯石油化學工業總公司。下屬生產廠五個:勝利煉油廠、橡膠廠、第一化肥廠、第二化肥廠、催化劑廠。

1983年7月21日又更名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齊魯石油化工公司。

1997年到1998年,齊魯石化兼并淄博化纖總廠和淄博石油化工廠,納入公司直屬單位管理序列,兩廠分別改名為「齊魯石化公司腈綸廠和齊魯石化公司丙烯腈廠」,後又合併為新的「齊魯石化公司腈綸廠」。

1998年齊魯石化通過資產重組,採用募集方式設立股份制企業,創立齊魯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月8日,代碼為600002的「齊魯石化」股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資金超過17億元。這是齊魯石化發展改革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1999年,將主業中的優良資產組建為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控股、在境外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股份公司。

2000年,經過主輔分離,齊魯石化形成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齊魯石化分公司和齊魯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個公司,三公司統一協調、突出主業、共同發展。

這些名稱和稱呼聽起來雖然有點粗俗,很土氣,還有點詼諧。多少年過去了,現在想起來卻感到很親切。

這是一種感情,是對那片熱土的珍愛,對故人故事的懷念,對過去生活的眷戀,就讓它永存心底吧!

文/心語

來自內容合作平台 心語拉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uCpAWwBmyVoG_1Z500c.html














興衰洪山礦

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