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儘管有些心力衰竭患者沒有明確禁忌證,但由於存在腎功能不全,醫生在為他們處方藥物的時候往往比較謹慎。2019ESC年會上發布的一項對BB-meta-HF協作組患者水平數據的Meta分析結果顯示,β受體阻滯劑可以降低竇性心律的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死亡率,即使是在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中也是如此。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伯明罕大學的Dipak Kotecha博士指出,腎功能損害不應被視為HFrEF患者β受體阻滯劑處方的障礙。此外,β受體阻滯劑和安慰劑組的停藥率相似,而且β受體阻滯劑與腎功能惡化無關。
研究設計
大多數探討心衰管理的隨機臨床試驗排除了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度和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β受體阻滯劑的數據很少。為了評估β受體阻滯劑用於合併腎功能損傷HFrEF患者的效果,Kotecha等匯總了來自11項試驗的17,433名患者的數據,患者中位年齡為65歲,23%為女性,中位LVEF為27%。根據基線心律對患者進行分層。
圖1 研究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1%的患者腎功能保留,定義為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GFR)≥90 mL/min/1.73 m²。
研究結果
根據薈萃分析,eGFR每降低10 mL/min/1.73 m²,HFrEF患者死亡風險增加12%(95% CI, 10-15)。與eGFR為60 mL/min/1.73 m²的患者相比,eGFR為35 mL/min/1.73 m²的患者死亡率增加了兩倍。低eGFR患者往往死於心衰相關原因,而高eGFR患者最常死於突發事件。
圖2 死亡率與腎功能的關聯
在竇性心律患者中,與安慰劑相比,β受體阻滯劑與死亡風險降低相關,跨越大多數eGFR分層。中重度或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獲益最為明顯。
圖3 β受體阻滯劑(竇性心律)
圖4 腎功能變化(竇性心律)
房顫患者的eGFR值低於竇性心律患者,平均隨訪1.3年,兩組死亡率分別為21%和16%,β受體阻滯劑對房顫患者的死亡率沒有影響,無論eGFR如何。
圖5 β受體阻滯劑(房顫)
醫脈通-ESC 2019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