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故事」:我們對於自己的「認知」,一直是錯誤的

2019-09-12     今夜情感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判斷,其實這個結論是完全錯誤的。

在生活中的大多數時刻,我們對於自己的判斷和認識,和現實其實都是不符的。

一:什麼是「加工故事」?

著名的作家羅爾夫.多貝里曾說:「我們經常把大腦比作電腦,這個比喻其實是不恰當的。」

因為電腦存儲的信息是原始信息,也就是把信息只做存儲,不做加工。但是我們的大腦去存儲記憶,存儲信息的時候,會不停的加工信息。

我們的大腦「加工故事」,就是靠自我的主觀情緒和情感。

我們每天會看到,聽到,想到,讀到許多事情,把這一些信息交織在一起,然後存儲於大腦之中,而且會隨著時間的進行,不斷的把這些信息揉碎,並且用情感再次加工,這就是我們大腦獨特的一個絕招:加工故事。

我們先做一個有趣的心理實驗:

我們先在自己的大腦中想像一下,你父母之間,有什麼樣的愛情故事,你對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了解多少?

或許你會在頭腦中腦補他們第一次見面的場景,甚至會通過你了解的隻言片語,來編造一個你所想像出來的故事。

比如你會說:「父母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在某某地方,或者是第一次見面,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

在你想像並且回答這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會通過你所了解的一個片面的信息,編造一個相對合理而且相對更加完善的故事訴說出來。

但是,當我們從客觀的一個角度去看時,情況當然和你想像的並不完全相符。或許有一些相似,但是和你所訴說的,一定不是完全一樣,這個就是大腦「加工故事」的一個能力。

大腦「加工故事」,其實就是把一些事實拼湊起來,甚至是通過片面的一個認知和了解,對於一件有因有果的事情,進行加工和拼湊,把這一些信息重新揉碎簡化,或者重新解讀。

大腦會自動完成這項工作,但是我們所加工出來的故事,不僅只存在於外界的事情,而且包括我們自己。

所以我們的人生,其實大多數情況都是帶著錯誤的故事去生活。

二:「加工故事」對我們的人生會產生什麼影響?

大多數人都非常肯定的認為,自己對於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和判斷,而且是深信不疑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加工故事之後,對於自我就是一個錯誤的認知。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加工故事」會對我們的人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加工故事」對於我們自身產生的影響,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過於誇大自我

2.給自己找藉口

3.改變自我心性

  • 1.過於誇大自我

我們在認知自我的一個過程中,會潛意識的美化自我。

也就是說,我們眼中的自己,會比真實的自己更加優秀,會認為自己更加善良,認為自己更加美麗,更加有智慧。

比如說,生活中有一個人,他在實際生活中非常的邪惡,但是他從來不會認為自己邪惡,甚至覺得自己非常善良。

正是這樣一個道理,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利性偏差」

正是因為「自利性偏差」的影響,會讓我們不理智的去認知自己,所以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妄自尊大,過於誇大了自我,過於美化了自我。

而人生最糟糕的一個狀態,就是不能正確的去審視自己,在過於誇大自我的一個過程中,無形的就掩蓋了自我的一個錯誤。這個就是我們即將要說的第二點「給自我找藉口」

  • 2.給自我找藉口

我們大腦會給我們編織一個美好的形象,大腦加工的故事讓我們很難在客觀的認識自己,很難對於自己進行清醒的觀察。

不管是看一件事情或者是看自我的時候,都會產生更多的藉口,無法客觀的認知自我,更無法吸取教訓。

因為自己大腦主觀的情感和自己偏頗的認知影響,我們會對一件事情產生錯誤的判斷。就好像兩個同事吵架了,我們會潛意識的去偏向於和我們關係好的那個同事,甚至我們會在老闆面前斬釘截鐵的說都怪另外一個人。

而對於自我來說,這也是非常糟糕的一個狀態,我們過度的美化自己了。本來挺邪惡的一個人,卻自認為很善良,這個結果不是很糟糕嗎。

所以我們會非常容易的忽略自己的問題,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之下,更談不上去改正自我,不斷的給自己找藉口,讓自己在錯誤的狀態之中無法自拔。

  • 3.改變自我心性

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下,我們也在無形的去改變自我,而且改變的速度比想像的還要快,個人的愛好,喜歡的事物,都會在自己編織的故事中斗轉星移。

比如很多年輕人在某一個時間段,特別輕鬆的去生活,從來沒有感受到壓力。甚至無法理解一個人為了生活,為了養家餬口,能夠拚命工作到12點的場景,在他的概念裡面,這是完全無法想像。

但是當他20年後,或許真的會成為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凌晨的一個人,或許他永遠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一個人會由於自己加工的故事,改變自我的心性,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自己從未想像過的一種狀態。

三:如何面對「加工故事」的誤區?

永遠明白一件事情,其實我們都是帶著一個錯誤的自我印象在生活。

真實的自己,會和我們想像的大不相同,或許會更複雜,也或者更簡單。所以當我們看到有的人錯誤的評價自己的時候,不要生氣,不要憤怒,因為自己也是這樣評價自己的。

如果想要了解最真實的自己,不妨用這樣一種方法,那就是給自己寫信。

這一封信,可以當做日記,拿給未來10年或者20年之後的自己去看,不斷的回顧自己的心理歷程,相信那個時候,你會對於自己的心態感到驚訝。而且,也能夠更好的審視自我,並且改變自我。

在你未來的某一個時間段,翻開自己的日記,通過日記去了解自己的時候,那才是你客觀的自我。

日記裡面呈現的你,才是最正確的自己,只有這樣做,才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由【今夜情感】原創,剖析內心本質,了解情感本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au7L20BJleJMoPM3f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