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丨溝通、說服、銷售
字數丨2500字,閱讀約5分鐘
今年,有一個爆火的事件,就是「奔馳女車主車頂維權」。
這件事,引發了消費者對4S店欺客的憤怒和對奔馳的質疑。此外,還有許多的網友反應是:
- 小姐姐條理清晰邏輯嚴謹!
- 聽了她的錄音,獻上我的膝蓋!
- 我一激動就帶哭腔,根本做不到像她這樣。
- 感覺自己想說的很多,但是很繞,說不到根本的點子上,小姐姐卻能輕描淡寫、信手拈來。
維權的人多,但很少有人能像她這樣,展現出強大的邏輯條理和說理能力。
十分鐘的講述,沒有很明顯的停頓、重複、絮叨、顛三倒四,基本全部連貫下來,堪稱「口頭議論文」。
奔馳的銷售高管,基本全程處於被吊打的狀態,讓人拍手稱讚。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需要維權、說理、說服他人的時候,如何才能像她一樣邏輯清晰,口才流暢?其實,有了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記住數字「3」。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句話用在溝通中也適用。
3是個奇妙的魔法數字,它代表充足、邏輯、自洽。將3用到思維層面,可以為我們提供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思考和敘述結構。
在《重要的事情說3點》中,八幡紕蘆史指出,想要讓對方接受你的話,並且採取行動,需要3個階段,分別是:感情——讓對方願意聽;邏輯——讓對方聽得懂;利益——讓對方有行動。
你也想讓自己說得篤定、有邏輯,輕鬆地影響和說服別人嗎?來看這3個步驟:
第一步:讓對方願意聽
想要把自己的意思傳達給別人前,先讓對方抱有傾聽你話語的心態。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的經歷,當別指責埋怨,或總是談論自己時,我們很容易就會對他失去耐心。
因此,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心裡感到不耐煩,希望他能早點結束。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那個說話的人,為了避免對方拒絕和不厭煩,就要注意避免這些錯誤。
比如,你希望老公幫忙做家務,如果你說:看你懶的,襪子也不洗,你再這樣下去,家裡要變成豬窩了,這個周末你把自己房間打掃一下,這次可別忘了!
對方一邊打遊戲,一邊含糊的應付一聲,轉眼就忘了。
其實,你和他溝通的目的不是抱怨,而是敦促他行動起來。
要讓對方願意聽,可以這樣說:親愛的,我希望你這周末可以做三件事:一是把垃圾倒了;二是洗洗襪子;三是整理一下書桌。你覺得怎麼樣?
想讓別人願意聽你話,在平時生活中要多練習,提取每件事情的「三個要點」是什麼。
第二步:讓對方聽得懂
只有對方有意願聽你說話時,你才能開始有邏輯地表達。而表達的邏輯,需要自己先總結。
你想和交代同事做一項工作,如果你說:「明天的會議,需要你準備資料、複印,打電話聯繫參會者,預約會議室和調度會議室用具…」
這樣說的話,對方會覺得一團亂麻,說不定就忘記某項重要的環節,導致出錯。
「史丹福最受歡迎的溝通課」中提到,最好的溝通結構是把要表達的話總結為3點,這樣會減輕聽眾的壓力。
如果你整理一下思路,改成說3點,效果就不一樣了:「小張,明天的會議領導要求我們配合,需要你做的事有3件:準備資料、聯絡參會的人,和確認會議室能不能用,你把這3件事記一下吧。」
這樣表達,既簡單又清晰,對方也容易理解和記憶。
有邏輯很複雜嗎?其實並不難,只要在腦海中準備三個箱子,分別貼上「事實」、「意見」和「感情」的標籤。然後,把你的想法分別裝進這3個箱子。
- 事實:是什麼,放進你確實看到的、聽到的事情,及被大多數人認識到的可觀事實。
- 意見:我認為,對事實進行解釋後,你的思考和想法。
- 感情:我想要,讓對方理解你,為你展開行動,展現自己誠意和熱情給對方。
比如,領導突然要求你彙報一件事。
這時,我們可以在心裡把它分為3個點:先說事實,然後分析原因,最後給出自己的看法建議,這樣做,領導會覺得你是一個很有條理的人。
第三步:讓對方動起來
讓他人行動起來是溝通中最難做到的,因此這是一種深刻的影響和說服。
其實,改變他人行動的最簡單方法,就是訴諸「利益」,將「利益點」明確地傳遞給對方。
房產中介就是把這招用得爐火純青的人,陪客戶看房時,他們會先帶你看一套很貴的好房子,再帶你看一套很差的爛房子,最後才帶你看他真正想推銷的房子。
在這個過程中,前兩招都是為第三招在做鋪墊,有了前兩套房子的對比,你會覺得第三套「真的很不錯」,最後果斷成交。
房產中介把握了你的動機:「想找一套物美價廉的好房子",而物美價廉是比較出來的,經過比較後,你自然會覺得第3套房子非常符合你的利益了。
利益是什麼?其實,不僅僅指代金錢,主要有3類:
物質利益一一金錢或物質
心理利益——感覺到意義、回報感。
情緒利益一一開心,快樂。
就像硬幣有正面和反面一樣,事物也總是有壞處和好處。
成功的說服,就是把壞處、好處都展示出來,然後用好處把壞處給「包住」。
「我們的產品非常結實,因為它是使用了嚴選的素材製作的。由知名的工業設計師設計,而且它還···」
銷售人員口若懸河的說著,但是顧客卻感到非常厭煩。
因為,當你儘量不提壞處時,對方會覺得你不是個誠實正直的人,不可依賴。
其實,用壞處作為你的武器也能引導對方。方法是把好處和壞處擺成一個「三明治」的形狀。
先簡潔地陳述好處,然後說明壞處,之後再說一個能抵消壞處的好處。
「這個產品質量非常好,雖然確實有些貴,不過很多客人都使用10年以上。」
「這款空調大品牌、質量好(好處),價格比其它品牌要貴一些,2.5匹的售價五千(不利),不過它冷暖兩用,非常節能,風感柔和且靜音(能抵消不利的更多好處)。」
這樣,利用神奇的數字3,我們就能夠實現說服,幫助對方行動起來。
重要的事情分3點!
重要的事情分3點!
重要的事情分3點!
記住這句話,你就把握了溝通和說服的精髓。
表達時,運用邏輯拆解,將內容分為3個階段,讓對對方願意聽,能理解並展開行動。
這3個階段分別是訴諸感情、幫助理解,和點明利益。
對於更重要的表達,我們可以:從感情上說3點,可以讓對方願意聽;從邏輯上說3點,可以讓對方聽得懂;從利益上再說3點,能夠讓對方付諸行動。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頭條簽約作者。
我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難題,而是想像。
通過閱讀、理解和嘗試,能夠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霧。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職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