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鎖秦嶺深處――老縣城(1幸好知道它的存在)

2019-07-05     小憩亭候

周至縣老縣城村是距離西安最遠的一個村落,總共只有38戶人家。清朝道光五年(1825),割周至南及洋縣東北地設佛坪廳,廳治設佛爺坪(今周至縣厚畛子鄉老縣城村)。這裡曾經也是繁盛一時,但因為地處三縣交界處,有點「三不管」的味道,所以土匪猖獗,一度十分混亂,民國11年(1922)3月,鄖天祿匪眾襲縣城佛爺坪,在財神嶺殺死交接任的兩位縣知事車正軌、張治,致使縣太爺都無法忍受,民國15年,佛坪縣將縣衙遷到了袁家莊(現在佛坪縣縣城)。

而原址留下的一些古老遺蹟,也還是因為年代久遠且未受到重視,而日漸消失在山群中。後因行政區劃變遷,老縣城回歸周至縣。

鰲山北南穿越後,去了秦嶺深處的老縣城,畢竟是2012年的事情了,記憶難免缺失。上一篇帖子裡,寫的未免太簡單了一些,覺得有點偷懶了。翻閱了當年發的帖子,整理了一下,重新發文。

看了很多關於鰲太穿越的帖子,對幾條經典的穿越線路有了點概念。其中難度最大的是從塘口上山,穿越到拔仙台後,往回返走四十里跑馬梁,到萬仙陣後經老廟子下到都督門,然後到老縣城休整,再經厚畛子出山回周至。當聽到老縣城這個地名的時候,很感興趣,百度了一下,沒想到,原來早已名聲在外了。多年前看過賈平凹的《懷念狼》,印象很是深刻,原來寫的就是老縣城。繼續搜索,找到了葉廣岑的《老縣城》,她的小說我基本都看過了,這篇我卻沒有拜讀過。臨行匆匆,也沒有時間細看了,只好到網上搜索了一些關於老縣城的資料,看了一些圖片,很是心嚮往之,夢想著有可能的話鰲太穿越成功後去一趟老縣城。在谷歌地球上找到了老縣城的坐標,特意輸入到了GPS里,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畢竟和我們正常下山的湯峪隔著高聳入雲的拔仙台呢,主要還是個有備無患的意思。

準備了將近半年的鰲太穿越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我們四個安全的下撤到了鰲山23公里登山口。

褲腿沾滿了粘土,登山鞋也濕透了,所幸跳到湍急流淌的小溪里,洗了個痛快。

等待班車的時候,從太白縣方向過來幾個騎行的驢友,喜歡騎行的同伴很是興奮,和他們很是開心的聊了起來。這幾個驢友告訴我們,這條公路每天就一趟班車,大約3點半左右會到這裡,我們可以坐班車到黃柏塬休息,或是從黃柏塬徒步到老縣城,那裡風光很美,不過去到老縣城入口的地方還得包一段車。這下正合我意,徵詢他們三個的意見,都想去看看,這下就說定了,到黃柏塬後包車去老縣城。在GPS里找到老縣城的坐標,看了看距離,離這裡還很遠呢。班車到了,這車是從太白縣到二郎壩的,中途經過黃柏塬,如果我們想回太白縣的話,就得到黃柏塬休整一晚,明天一早乘坐這輛班車,往回走經過23公里鰲山登山口回到太白縣。我坐在比較靠後的地方,兩個同伴坐的靠前,和售票員聊得很熱鬧,問了不少關於老縣城的問題。得到的基本情況是,從黃柏塬包車到老縣城入口大約有20公里,從入口到老縣城得走10公里左右的山路,那裡有農家樂,可以提供吃飯和住宿,還提到那裡有個大熊貓保護站。山路建在半山腰,一側是高聳的山峰,另一側是深不可測的溝谷,從山峰到谷底都籠罩在濃濃的雲霧裡,偶爾雲霧盤旋,消散了一些,能看的真切點。盤山公路彎度很大,到黃柏塬是一路的下坡,需要從23公里的2300米海拔一直下降到黃柏塬的1200米海拔,相當於我們從藥王廟到23公里好幾個小時下撤的海拔高度了班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公路飛馳,讓我們很快都有了暈車的跡象。雖然沒嘔吐,不過都不怎麼好受。

籠罩在雲霧裡的秦嶺腹地古鎮黃柏源

到黃柏源下了車,得考慮是住宿還是包車去老縣城的問題了。打聽圍攏過來的幾個當地人,問他們到老縣城怎麼走。得到的回答和先前得到的情況一致,如果今天不去的話,就得明天一早包車去,或者是直接坐明早從二郎壩過來的班車回太白縣。大夥研究了一會,終於做了個後來看是無比正確的決定:去老縣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Z5DmwBmyVoG_1Z0s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