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有效地大量讀書

2019-07-27     思想假Kyle


01

羅振宇前幾年在節目裡的一句話我是非常贊同的:

「在網上閱讀,是為了了解最新的資訊,不讓自己落後;書齋里讀書,是為了認識我自己,我從哪來,將從哪去」

最後一句話真的意味深長,帶著一點哲學和理性提問的味道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從哪來,將從哪去」是關於人生意義的終極話題,社會層次越高,精神需求越強烈,方向感越來越強烈的同時,也不容易被一般的意義所糊弄,「捕捉意義」更加地困難。

認識自己」足夠你追逐一輩子,也足夠成為你終身閱讀的理由和動力。

沒有人喜歡被控制,但實際上「現在的你」由不得你說了算,你的大腦早已被灌入了局部的思想和思維模式,甚至還是經過過去的頂層人士特意設計並過濾,你的思想由不得你自己

只有翻開歷史的書籍,一頁一頁地讀回去,憑藉對過去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思考,你才能一點一點地撿回失去的思想,獲得一個「通透的我」,思想桎梏越來越少的我。

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把「我」這個詞看作無比地重要。

也是我至今一直保持著定量閱讀的緣故。

02

每個人都具備大量閱讀的潛力,只是心態和行為上存在偏差,阻礙著事情的發生。

為什麼說充滿潛力呢?因為你總是充滿著好奇心。

你想想,假如有個朋友跟你說「有空嗎?我有些話想跟你說」,你很高興說好啊,但如果對方下一句就是「沒事了」,你是不是馬上就想崩潰,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我大一時候很討厭英語語法,但完整地看了一套語法書,越看越興奮,一直停不下來,原因很簡單:得到了太多的「恍然大悟」,以前讓我困惑的句子都豁然開朗。

很多人喜歡看公眾號的文章也是如此,因為存在認知需求,文章把你隱藏的好奇心顯現出來,並且快速地作出解答,使你豁然開朗。

好奇心得到解決的感覺真的很舒服,也很愉悅。

沒有閱讀需求的童鞋,並非不喜歡,只是缺乏一種支持你閱讀的「哲學思想」,可能就是一兩句話,或者是工作一個月的感悟,讓你徹底開始產生閱讀需求。

03

下面是一些能提升閱讀效果的技巧:

1、速度要快、看的要多、領域要廣

速度要快:書是看不完的,一本書看一個月那是得多慢,終你一生也接收不了多少信息;

看的要多:信息是有重複的,一本書的含量很少,真正提煉出來也就幾句話;在同一個領域閱讀十來本書,也算個小專家了,好處自然數不盡;

領域要廣:你把一個領域學到90分很困難,但把多個領域都學到30分很容易,多個領域都學到30分,就有了不錯的儲備,然後再學新的領域,很容易達到50分,這也是滾雪球效應,一直滾下去

閱讀速度主要取決於相關領域的知識儲備,其次是閱讀技巧。

閱讀前期慢是正常的,儲備不多,但隨著有了初步的知識結構,就可以爭取快起來,掃描標題和段落,直接獲取關鍵信息。

專業書籍可能快不起來,閱讀門檻高,只能憑藉知識儲備慢慢提升速度,或者選擇段落進行閱讀。

2、停下來是好事

我說的「快」指的是針對「不重要的信息」,不值得你花太多時間上去。

事實上,在每一行字花費相同的時間是絕對錯誤的行為,我以前也是這樣,不管哪頁哪段哪行,都是一行行慢慢地讀過去,但認真想想就覺得很荒謬,書的內容編排肯定有所側重,時間怎麼可能均等分配呢?

遇到有用的信息,讓你不由自主停下來思考,是好事情,讀書不就是為了思考,進步嗎?

不重要的信息,大膽地快速掃過去,有用的信息,果然地停下來細細琢磨。

3、做筆記

把劃線的習慣改成批註,翻開一本書,如果裡面全是劃線,一看就是新手,全是批註,一看就是高手。

做筆記的好處是引導你進一步思考,讀到有點啟發的地方,停下來做筆記,可以引導進一步思考,這也是知識的加工,長期記憶的基礎。

另一層好處是方便以後檢索,人腦會定期清理零碎信息;

最後,日後梳理自己的知識結構,肯定需要一大批筆記,這時可以派上用場,做成若干個關鍵詞的思維導圖,就代表了你的知識結構。

4、功利性閱讀

你需求什麼,就讀什麼,有目的性地閱讀;

相反,拿書來消遣是無用功,跟讀快餐小說差別不大,思考空間過於狹窄。

認真想想你需要什麼?你好奇什麼?你有什麼不知道?

你談戀愛是不是還欠些火候,沒想過看點理論補補?

學習能力是不是有所欠缺,想過學點技巧補補?

對富人的想法好奇,但沒渠道結交,想過看點書滿足下好奇心?

......

我不反對讀經典,但我認為讀經典同樣要處於好奇心為出發點,你讀了10本暢銷書,想過要換下口味,對比傳統書籍味道怎麼樣?

帶著這樣的出發點去閱讀,就會有意思很多,沒有人強迫你,一切都是處於你的需求。

出於這樣的需求,本來無用的陳述性知識,也更容易轉化成實用的思想技能。

=================

作者:思想假

更多的自媒體乾貨文章會陸續更新,一定要搜索關注「思想假」喲

(外語、學習、思考、習慣、閱讀、寫作、時間管理等自我提升乾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d4TPWwB8g2yegNDYw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