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別名竹笙竹參、竹雞蛋、網紗菌等,林地無公害栽培長裙竹蓀法

2019-09-28     鄉村三農小書屋

竹蓀別名竹笙、竹參、竹雞蛋、網紗菌等,有長裙竹蓀和短裙竹蓀之分。以其形態優美而著稱,它具有青如碧玉的帽狀菌蓋,有一圈潔白紗的菌裙懸掛其下,配上粉紅色的菌托,形態優雅,風韻動人,令人賞心悅目。因此它又有「仙人笠」「面紗女郎」「穿裙子的少女」「真菌之花」等美稱。在巴西被視為「自然生靈之神的化身」(圖1)。

圖1 長裙竹蓀

竹蓀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有滋陰養血、健脾益胃、潤肺止咳、益氣補腦、鎮痛補氣、降血脂之功,是「三高」病人及心腦血管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竹蓀含多糖,具有抗腫瘤作用。因此,竹蓀在國際市場價格極為昂貴,每千克干品近1兩黃金,極具開發價值。

河南省商丘市食用菌研究中心黃海洋等結合長裙竹蓀的生物學特性,並根據當地的實際生產需要,經過多年的栽培實踐,總結出林地無公害栽培長裙竹蓀技術,現介紹如下。

1.栽培季節

由於長裙竹蓀出菇溫度是20℃以上,河南中東部一般在早春氣溫回升至15℃以上栽培,即3~7月均可播種。

2.場地選整

應選擇管理方便、坡度平緩、背風向陽、有水源、土壤肥沃濕潤且呈微酸性(pH4.5~6.0),排水良好、土質為沙壤土、郁蔽度達80%~90%的楊樹林或其他混交林地。在選好的林地內除雜做畦,畦深15~20厘米,寬80~100厘米,南北走向,長度視投料多少和場地而定。畦與畦之間留50~60厘米寬的走道,以方便生產管理。開好畦後,在畦內及畦埂上撒上一層生石灰,滅菌殺蟲,並填入肥沃表土,厚約5厘米。四周開挖排水溝,以免積水。

3.栽培方法

(1)原料準備 竹蓀是一種腐生性真菌,對營養物質沒有專一性,與一般腐生性真菌的要求大致相同,其栽培原料十分廣泛。在河南一般採用農作物秸稈如玉米秸、玉米芯、麥秸、豆秸、稻草、稻殼等進行栽培,配以輔料如麩皮、米糠、畜禽糞等,在配製培養基時,常添加適量的磷酸二氫鉀、硫酸鈣、硫酸鎂等,以滿足竹蓀生長發育對無機鹽的需要。

(2)原料配方 玉米秸或稻殼等培養料80%,木屑10%,麩皮9%,三元復合肥1%,另加磷酸二氫鉀0.1%,含水量70%,pH6.5左右。

(3)原料處理 將無霉變的培養料在太陽下曝曬3~4天,將比較硬質的培養料如棉稈、玉米芯、豆秸等碾壓使其裂開、變軟,玉米秸等較長的培養料要截成1米左右的段,抖去灰塵及殘渣,入清水中浸泡24小時,撈起堆積瀝水至無水珠下滴,即可用於栽培竹蓀。

(4)鋪料播種 將配好的培養料鋪於畦床上,播種可採用層播法和穴播法進行。

層播法 將菌種播入畦面料上。一層培養料一層菌種,共二層料二層種。上層菌種占總播種量的2/3,播種量為5千克培養料用500毫升裝的菌種1瓶。第二層種播完後,在上面再放少量浸過水的培養料。培養料要壓實,並高於畦面2厘米。

穴播法 料厚30~35厘米,將竹蓀菌種掰成紅棗大小的塊狀,按梅花形分布,每隔5~8厘米播一穴,每畝667米2播種500克菌種1袋。播種後,在畦面覆蓋5~8厘米厚的碎土粒,最後在畦面上蓋上一層薄薄的稻草或麥秸保濕。

(5)發菌管理

覆土 播種後應立即覆土3~5厘米,以便保濕。覆土顆粒不要過粗過細,要求乾淨肥沃(注意保持覆土濕潤和栽培場地空氣潮濕)。播種後20天左右,當竹蓀菌絲穿出土層表面後,再覆土1次,厚1~2厘米。

遮陽 一般遮陽度好的林地,畦床上只需覆蓋20~30厘米厚的麥秸即可。有條件的可於播種後菌絲透出覆土表層時,在畦面上搭高30~50厘米,寬依畦寬而定的小拱棚。棚上用草苫或舊麻袋等覆蓋,既可防風又能遮陽。

培養發菌 保持覆土及培養料適宜的溫濕度,使床溫保持在20~3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75%。一般經40~50天培養,菌絲即可穿透培養料扭結成菌索破土而出。

(6)出蓀管理 當畦床覆土出現菌索時,應在排水溝內注水或往床面上噴水,以提高菌床空氣相對濕度至85%,保持溫度20℃以上。這時覆土表面菌索尖端逐漸生成菌球,初呈米粒狀,3~5天長成黃豆大小,表面光滑,乳白色。過2~4天,菌球長成花生米大小時,表面開始出現菌索狀刺毛,呈灰白色。再過4~6天,可長至核桃大或雞蛋大,16天左右刺毛伸長後消退,菌球呈淡灰色或灰褐色,菌球不再增大時,表明已經成熟。菌球成熟後,應適當噴水,使培養料含水量由85%提高到95%左右。隨著溫濕度的提高,菌球從頂端破裂,菌蓋、菌柄依次從中擠出,當菌柄伸出後,從菌柄和菌蓋之間吐出菌裙。

4.害蟲防治

長裙竹蓀抗性特強,一般無雜菌污染。若感染後用草木灰覆蓋即可根除。害蟲主要是蟻類和蛞蝓,可用滅蚊靈混拌沙土防治,蛞蝓可於清晨和夜間人工捕殺。

5.採收加工

當菌蛋長成雞蛋大小時,每天9:00~11:00、14:00~ 16:00分2次檢查菌蛋破殼情況,見菌網形成、菌裙完全展開時應立即採收。採收時將整個子實體從菌托下方用利刀切斷菌索,剝去菌蓋和菌托、菌裙、菌柄要保持完整,放在乾淨的網篩上曬乾或烘乾。擺放時注意菌裙要展開,菌柄放直,以獲得整齊美觀的商品。烘乾的竹蓀較脆,須經回潮變軟後方可包裝。

一潮竹蓀採收結束後,應停水5~7天,然後在畦面澆一次重水,促進第二潮竹蓀的生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CJGdW0BJleJMoPMlK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