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
老師成了網紅主播
家長搖身一變當上了全科老師
加油站賣起了菜、五菱做起了螺螄粉
各種跨界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疫情是「危」也是「機」
那麼等疫情結束
你想過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嗎
是時候做出改變啦
蘇州 蘇州 蘇州
「我有一個創業的好點子!
可是啟動資金有點不夠,怎麼辦啊?」
夜幕下,電腦上的滾動的創業PPT
一閃一閃映照著小蘇的臉龐
25歲的小蘇剛剛碩士畢業
不甘於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決定和同學一起白手起家
我的未來我做主
我們去蘇州吧
那裡江浙滬三省市交匯
長三角中心 交通四通八達
產業鏈完整,人說話也好聽
秀美典雅,溫婉軟糯
同學說,我都調研好了
准沒錯
出發
小橋連通盛唐鐘聲與車水馬龍
流水串起粉牆黛瓦和燈火輝煌
看過一路的風景
才知千年姑蘇「雙面繡」的魅力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裡交相輝映
仿佛一首永不停息的唯美讚歌
小達是一名90後,專業是生物醫藥方向
因為進駐了一家眾創空間
(孵化企業的載體)
不僅免去了小達
工商註冊、商標註冊、基礎財務等的繁瑣
還提供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的對接支持
就這樣,在蘇州
小達擁有了第一間辦公室
雖然只有一張桌子、兩張椅子
但小達知道自己並不孤獨
從街頭賣蛋餅的阿姨
到科創板上市公司CEO
在蘇州,每一個人
都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
融資 融資 融資
專攻半導體材料方向三年
大強的公司已經初具雛形
然而最讓他頭疼還是
錢錢錢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因為公司初期貸款需求量不大
所以利率相對較高
每一個多出的小數點都仿佛
在揪他所剩無幾的頭髮
創業之初,最缺的是資本
幸運的是,天使資金
(公益性的培育創新企業的「種子基金」) 已經在蘇州各個板塊全覆蓋
他們都希望擁抱
大強這種創新型、成長型企業
去年10月份,蘇州推出金融服務顧問制度
蘇州各大銀行更是主動上門找到大強
「暫時沒需求,咱就先加個微信
等有問題call我,我第一時間回!」
創新 創新 創新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
今年年初,蘇州開放再出發大會召開
鼓勵研發再加碼
企業研發經費年度增長20萬的話
給予研發經費增長額6%給予獎勵
因為僱傭了多名工程師
小蘇公司研發費用增加了200萬
因為稅務部門有備案,不需要申請
12萬就將打到小蘇公司帳上
在僱傭一個初級工程師
就需要20萬左右的當下
幾乎每一個創業者
都能享受這個紅利
上市 上市 上市
經過多少個挑燈夜戰不眠不休的夜晚
忍住無數次對家人的思念
小張的企業發展越來越好
上市,成為近期的目標
「滴,100萬獎勵請查收。」
在蘇州,每家企業上市
都能獲得不低於300萬元的獎勵
其中市一級的財政支出力度
從50萬翻到了100萬
針對科創板上市企業獎勵
獎勵還會提前對接
幫助緩解一些上市過程中成本問題
作為蘇州引進人才
小張和小蘇、小達、大強還都可以享受
房租減免、百萬啟動資金、百萬購房補貼
再加上姑蘇領軍、園區領軍等各種人才補貼
包括未來孩子上學等
統統!安排!
在此小魚也給大家報個好消息
去年全市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21家
創了蘇州自1993年以來新高
今年還要爭取再創新高
這個故事是虛構的嗎?
說到這裡
走上了人生巔峰的
小蘇、小達、大強、小張是誰?
他們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
成立於2009年的澤璟製藥
是蘇州一家生物醫藥企業
十多年來深耕蘇州
成為科創板第一家無收入、無利潤上市企業
2011年,在比較了多個城市後
身背60多項發明專利的
信達董事長兼總裁俞德超
選擇了在蘇州工業園區創業
儘管當時他們只有幾個人
但蘇州二話不說,批覆108畝土地
從政府幫忙出資代建研發生產基地
到一系列「店小二」式貼心服務
力助企業發展成長
9年不到時間
從當初的一間辦公室、一張桌子、兩把椅子
信達生物已經成長為中國生物製藥領域
最具影響力的標杆企業之一
茂行生物執行長尚小雲
在去過武漢、上海、深圳等地後
2018年舉家遷移來到蘇州創業
孩子已在蘇州上學
在蘇州
這樣的故事一直在書寫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CEO
… …
春風拂面
冬天的寒意已然漸遠
我們深愛的城市正在逐步復甦
向著新的征程策馬揚鞭
時光不等人
你又是怎麼規劃接下來的日子呢
如果你有好項目、你有好想法
走千家不如來蘇州一家
蘇州傾力打造
「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
「不要我覺得,只要你覺得」
只為讓企業和投資者投資放心、發展安心
幹事順心、創業開心、生活舒心
點個好看,亮出你的姿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