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小區花200多萬修地下車庫,業主卻崩潰:拿我們生命開玩笑?

2019-08-08     浙江24小時

一言不合就漂移

滑倒地上爬不起

剎不住車撞牆上


不管是騎電動車還是開車,趕上天氣潮濕,只要到這個地下停車庫,居民的心都要提溜起來:「這地面太滑了!」


讀者劉先生打電話給錢江晚報96068熱線,要吐槽一下同人春江時代小區的地下車庫。因為新修的環氧地坪防滑很差,地上有水或者天氣潮濕,一不小心就會漂移,還有人撞了車。

劉先生憤怒地說:「花了大價錢,做了一個豆腐渣工程,沒做防滑。只要有水,汽車就打滑或者飄移,經常發生事故。這不是拿我們業主生命在開玩笑嗎?」


地下車庫新路面使用半年左右

居民反映有時確實滑


接到線索後,錢江晚報記者昨天上午11點左右,趕到了同人春江時代小區,找到了業主吐槽的地下車庫。

錢江晚報記者注意到,在小區通往地下車庫的電梯里貼著一張時間為7月27日、落款為「春江時代物業服務中心」的通知:「29日開始對小區地下車庫道路進行分段做防滑處理,先從地下室負一層南門做起,施工期間會攔起一半道路,請業主開車慢行注意安全……」




該地下車庫共有兩層,錢江晚報記者注意到,負二層明顯比負一層更加潮濕,甚至不少地面上還能看到水漬。通車道上鋪著綠色的塗層,停車位置是水泥地面。地下車庫多處都貼有白紙黑字的提醒:「地面濕滑,減速慢行。」

容易打滑的地方就是綠色區塊。去年底,地下車庫曾做過維修,綠色塗層就是那個時候鋪上去的。



錢江晚報記者碰到一位神色匆匆、正趕著去接孩子的女業主,她表示地下車庫自從上了綠漆以後就變得很滑,經常有人摔倒或者車子碰撞。「尤其是下雨天,情況比較嚴重。」

「這個新路面一修,說句不好聽的就是脫褲子放屁,沒有什麼明顯的作用。」另一位女業主向錢報記者吐槽,「這個新路面也就用了半年,以前都是水泥的,去年底修了一下,但是防水很差,有時候天氣潮濕或者下雨,就很滑。平常車燈一照好多灰塵還反光,感覺這麼多錢花了也沒什麼改觀。」

劉先生髮給記者幾張業主群的聊天截圖,有業主反映





臨時停車的人一不小心撞了牆

已先後有十多輛車遭殃

不僅業主有過類似的遭遇,就連臨時到這裡停一下車的人也中招了!因為路面太滑,直接撞在了牆上。

「中槍」的是葛女士,錢報記者也聯繫上了她,她說自己並非小區的業主,只是把車子借停在地下負二層朋友的車位,沒想到就遇到了事故。

「當時車庫的地面很滑,地上也有水。我的車是手動擋的,只開著10到15碼的車速卻剎不住車,直接撞到了牆上。」

葛女士表示自己也算是老駕駛員了,開車穩、車速慢、剎車及時,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事後葛女士跟住在這一小區的朋友反映了這件事,朋友跟她說:最近小區的業主群也討論過,因為車庫地面過滑發生了事故。

劉先生說,據他了解,有十多輛車因為路面打滑撞在一起,或者撞在牆上。剛修好的時候,一輛路虎和卡宴撞在一起,兩台車的損失加起來差不多有4萬多元。還有一些車是因為路面滑,撞在了牆上。







業委會說物業在合同上未要求做防滑處理,施工方表示做的是防水處理出了這麼多事,有沒有人來管?

昨天下午,錢報記者聯繫了小區業委會的委員倪先生。他原本負責的是施材配送,車庫出了許多事故以後,開始負責地下停車場整改工作,以及與物業方面的對接。倪先生說:「去年底地下車庫做了維修,是因為十年了,地面坑坑窪窪,燈光也比較暗,人走路很容易出現磕磕絆絆,屬於常規維修,我自己走路就摔過一跤。」

他說大概接到過10來起業主車子打滑出事的反映,至於車庫地面常出現打滑現象的原因,倪先生表示據施工方稱當初的委託人也就是物業,在合同上並未有讓施工方做防滑的要求。倪先生說,他目前也無法找到物業方的人。

據劉先生提供的一份簽訂於2018年11月的《維修工程施工合同》複印件顯示,甲方為浙江同人時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乙方為杭州天一防水工程有限公司,丙方為小區的第三屆業委會。根據合同,總價為260餘萬,要求在65天內完工,工程質量保修一年。




隨後錢報記者聯繫到同人春江時代小區的物業公司,但對方表示相關部門已經在處理此事,單位規定不允許接受採訪。

據了解,針對地下車庫的問題,本周日晚上,物業、業委會、施工方等代表將進行多方溝通會議。

錢江晚報記者下午聯繫了施工方杭州天一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輾轉之後,記者向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詢問合同上施工方負責人的聯繫方式,但對方一開始表示「我們這裡沒有這個人」,後來說對項目那邊的信息不是很了解,需要再去核實一下。

當錢報記者提到地下車庫的防滑問題後,對方表示自己公司「做的都是裡面的防水材料」,防止地下車庫的水滲透上來,類似於衛生間裡面的防水處理,外材是看不到的。後來錢報記者提到小區業主和業委會在本周日會開多方溝通會議,對方表示在開會之前大家都不了解情況,所以希望在會議之後再接受採訪。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記者 楊一凡 通訊員 蔡嘉穎 胡菡文 部分圖片由劉先生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0v3cmwBvvf6VcSZwoK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