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愛情

2019-12-01     成都生活記
中和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愛情


中和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愛情。

---曾富貴



把房子買在中和人多少都有點尷尬。比如我的朋友,曾富貴。


這種尷尬用他的話總結起來就是:身在人間煙火之地,心往雲端高處飛去。


何出此言呢?


從地圖上看,中和身處高新區和天府新區之間,毗鄰成都網際網路基地軟體園,跟國際會展中心隔河相望。在這兩個與國際激烈接軌的頂流區之間,中和的存在弱得像一個發育不全的小學生。



如果不是因為軟體園大量的碼農和外來IT工人的住房需求,中和應該會比現在清靜得多。


現在中和套二租金都快兩千


曾富貴和大多數住在這裡的年輕人一樣,每天清晨在路上或者地鐵上擠死擠活朝城區里遷移,在充滿國際感的高新區寫字樓里穿梭。晚上再擠死擠活擠回到中和。


每次跨過那座必經的大橋,他都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曾富貴每天的必經之路


老鎮區那一帶還是曾經的樣子。低矮的樓房,狹窄的人行通道,頭頂上不規則纏繞的電線,道路兩旁基本沒有一棵植物。標準的城鄉結合部的樣子。


中和老鎮區


這裡的老舊和成都北門的不一樣,曹家巷的紅磚房有著歲月打磨的溫暖,有那種手牽手青梅竹馬的味道。


但在中和的老鎮區,你能聯想到的場景應當是都市創業劇前五集的內容,小鎮青年拼搏向上,走出一片天。不浪漫,是中和的致命缺點。


仿佛回到90年代


時不時在街上你還可以看到山寨的奶茶品牌和自創的其他品牌,濃濃的三線城市味道。


我是你的什麼?你是我的兵之王啊!


買一杯給你喜歡的女孩子吧,不要怕她的白眼。反正奶茶喝下去都一個樣。




在2010年被「親爹」雙流區託管給了「乾爹」高新區以後,中和的房價開始穩步上升,到2019年已經邁入了1萬7的大關。


隨便在中和找一個房產中介qia進去,銷售人員都會一臉「快,跟我來」的樣子跟你說再不買房就晚了。



現在的中和不管新老鎮區都有了成規模的電梯公寓社區。別低頭的話,還是有一丟丟國際城南的影子。早期的三利宅院還有紅樹灣是中和曾經的地標,在當時還是算努力提升了一下中和的段位。


三利宅院、紅樹灣是中和早期的好樓盤


但如果論商業發展,中和還是當年那個中和,比紫薇跟爾康發過的愛情誓言還要堅決:說不變就不變。


曾富貴覺得命運對中和有其他安排


曾富貴剛搬到中和第一個禮拜的時候,打算趁周末找個商場消磨一天時光,導航上赫然呈現的「香榭購物中心」讓他怦然心動。結果走到門口他臉色巨變,原來這裡只是一個大型超市外加幾個賣老年大衣的櫃檯。


Let us go to the mall


在中和,購物中心被重新定義。


時尚boy曾富貴實在無從下手


從此,曾富貴的周末時光基本都貢獻給了宇宙中心太古里,再不濟也是金融城一帶那幾個mall。


人就是這樣矯情,如果你家樓下都是商圈的話你一個月不見得逛得到一盤,但如果你發現樓下「寸草不生」的時候,你那種購物閒逛看電影的慾望就被激發出來了。總體來說這種心態跟耍朋友很像: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2019年初,中和終於有了一家真正的商場,麻雀雖小,還是五臟俱全。只是曾富貴已經習慣了真.高新區的商業綜合體,回不去了。跟一個變了心的渣男一樣。


曾富貴並沒有請我去吃豪客來



當年輕人需要夜生活來給高強度的工作喘口氣的時候,中和仿佛一個慈祥的母親跟你說,夜深了,快回家吧孩子。然後她用漆黑的夜景和清靜的街道將蠢蠢欲動的你按回了沙發上。


如果你實在酒癮來登了就選擇打個車去幾公里以外的鐵像寺,當然,也有一部分真正的玩家會直接殺去九眼橋,在夜晚的誘惑下距離根本不是問題。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對酒精的嚮往


不過每次盡興而歸回到中和的家,看到清靜的社區和無人的街,會生出一種強烈的落差感。跳一曲酒醉的探戈,安放我無處發泄的脆弱。



這樣的折騰多幾次,總有人受不了最後選擇在家「皈依伏法」,習慣中和清淡的夜。也好,畢竟少了誘惑的地方人心更易安定。中和用自己的方式關上了潘多拉魔盒,也保護了眾多年輕人的肝。



當然,也有人習慣於就近買醉,畢竟喝的二麻二麻的時候打的回家是最容易躺卡的。離香榭購物中心不遠的麥咭客KTV是夜歸人最後的慰藉。


曾富貴已經記不清在門口的廣場上吐過多少回了,一回敬工作,一回敬愛情。剩下的次數都是在抱怨今天的啤酒特別上頭。


曾富貴曾經的專屬夜生活區域


廣場上有一座雕像,一個身穿歐洲貴族服裝的男子騎在馬上,威武雄壯。曾富貴說第一次看到這個雕像以為是拿破崙,畢竟以雕像為中心四周拔地而起的高樓都叫香榭麗,結果走到正面他才發現自己的想像力確實比不上開發商,人家雕的是路易十四,太陽王。光芒萬丈照四方。


看清楚了這是陸毅十四



曾富貴家裡買的房子在中和的新片區,國際嘉年華。周圍都是待開發的土地和正在建設的公寓。


新鎮區未來可期啊


買房的時候售樓部漂亮的小姑娘嘴裡念叨最多的就是,各國領館馬上就要搬過來了,以後這邊會有很多外國人,特別國際化。曾父當年在中德英倫聯邦和這個盤之間來回搖擺,最後是被小區1:1點幾的停車位規劃折服了,交了首付。


Y倫聯邦以sun歐式的外觀設計聞名中和


交過錢以後的曾富貴第一時間給當時處的對象發了個微信,畢竟有了麵包愛情就可以往下一步升華了。一個小時以後對象很冷淡的回覆了一句,我還是覺得住到天府一二街那邊方便。曾富貴有點小生氣,他覺得領館區都要建在中和那邊了,天府一二街有啥子好不得了的。這段對話最後在不了了之中結束,兩個月後,這段戀情劇終。


曾富貴的專屬歌單


失戀的那天晚上曾富貴又去了那家熟悉的KTV,把周杰倫的情歌點了個遍,唱到第五首的時候喉嚨哽的像卡了一坨海椒,痛的眼睛發酸。


「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但偏偏風漸漸,把距離吹得好遠。」


眼淚流下淚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來,他們的愛情不是死在中和和天府二街之間的距離。是一次又一次的都不肯讓步,都不肯妥協,是工作和生活無法協調,是對幸福的定義難以達成共識。在一起兩年零三個月,唯一一次的默契是分手那天都沒有挽留。


騎上小摩托,愛上速度與激情


「我的世界在這邊,你愛來不愛,我哭真的是因為啤酒是上頭, 不是因為捨不得你。」那天晚上他把這句話發在朋友圈,設為僅自己可見。


至今,曾富貴依然是光榮的單身貴族,而領館區也沒有建起來,他家附近更沒有售樓姑娘嘴裡的外國人,所謂的國際化不在這一頭,在河的那一邊。


不好意思水印打得有點挫


嘉年華河對岸就是偉岸光輝的軟體園及歐洲中心(現改名為「一帶一路大廈」)。每一天,都有無數年輕人在河的那邊流汗,晚上再回到中和做夢。


夢想和現實間隔著的那條河上正在修一座人行天橋,工地門口掛著的效果圖讓曾富貴有些雀躍,充滿未來感的設計仿佛聯通了兩個世界。



「這樣過橋就是軟體園了」他的嘴角止不住的上揚


「那又如何,你又不在那邊上班」我不解。


「房價啊!咋個都要小漲一波嘛」



雖然聽了曾富貴的頗多微詞,但中和還是有值得珍惜的地方,不信你問曾母。


曾母以前都被曾富貴拖到去兩公里以外的伊藤買菜,每次買完東西都要撇嘴說,伊藤,真的是把人醫疼。畢竟不是所有老年人逛這種進口超市都能體會到幸福感,價格在那兒擺起在。


中和大爺大媽心中的「太古里」


自從一年前知道了錦華農貿商城的存在後,曾母的生活仿佛多了色彩。三不五時約個老姐妹趕車過去,一起奔赴「戰場」。價廉物美,選擇多多。這個菜市基本囊括了廚房的所有需求。左手雞鴨魚肉,右手生猛河鮮,籃子裡再裝點新鮮的蔬菜瓜果,夫復何求。


每一個攤位都傳來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聲,儘管商家都明碼標了價,但是人在菜市飄,必須「砍」一刀。當你站在菜市的最中心。


此刻,你不再關心到底成都的國際化走到哪一步了,你只曉得昨天在大源買的12一斤的砂糖橘這邊只要7元,但是豬肉昨天才27今天又29了。


小象在這裡找到了幸福的真諦


浪漫只是轉瞬即逝,唯有柴米油鹽才是海枯石爛。


這是哪個大戶人家的香腸



很多沒去過的中和人都一定聽過中和雄起兔。80元一隻兔子再送四個素菜,人均的消費也就不到50,可以飽得跳。如果你不是老闆的摯愛親朋,那晚上去是基本吃不到的。



據聞這家店生意火爆全靠口碑,老闆已經牛叉到不需要搞什麼推廣營銷了,一眾新媒體上杆子去宣傳他家。在中和少有的網紅店裡雄起兔堪稱頂流般的存在。


我拍得很醜


如果非要挑個缺點,那就是這類食物實在不適合在第一次約會帶妹子去吃。吃的油光水滑的烈焰紅唇口吐蒜香,這不是愛情該有的芬芳。



小象不太擅長描寫美食,對這家火鍋兔在這裡就不贅述了,歡迎大家來評論區摩擦想法。(主要是被店裡的嬢嬢退了神光)



中和在大成都發展的洪流里用自己的步伐小碎步前行,其實也不是壞事。作為一個存在了幾十載的老場鎮,中和無法像大源一樣高樓說起就起,新舊的交替才有了現在高新區的最親民房價。中和用自己的節奏留給了無數打拚的年輕人一個喘息之地。有人愛,也有人恨。


每天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從這裡經過


中和不浪漫,大街小巷瀰漫的都是生活的氣息,如果是河對岸的真.高新是金光閃閃雲端之上的之味,那中和就是用人間煙火煲的一鍋湯,慢,是它的醍醐味。


曾富貴老說中和沒有愛情,但愛情又豈會被這方寸之地而阻撓。祝願每一個在中和留下來的年輕人,都能找到一人,在這裡和ta白頭偕老。



寫在最後的話:

此次出門慌張,攝影大哥沒有跟上,拍照全靠小象,如覺審美辣眼,攝影大哥負全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zQPxm4BMH2_cNUgdU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