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3日,微信朋友圈可以用表情包評論了。
很多人的朋友圈,迎來了短暫的狂歡。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最初用微信的那些年……
- 01 -
2011年5月,微信有了「語音對講」功能。
我們把喜歡人的語音,聽了一遍又一遍。
現在的語音消息,看見就頭疼;
現在的我們,不愛聽,也不愛說了。
- 02 -
2012年4月,微信有了「朋友圈」功能。
曬生活成了流行,我們熱衷給別人點贊。
現在的朋友圈,用來判斷兩人友情的遠近;
現在的我們,什麼都不想發了。
- 03 -
2012年7月,微信第一次有了「視頻通話」。
你跟想見的人,可以在手機上見面了。
現在的視頻功能,用來測試對方在不在線。
現在的我們,在視頻上都見不到了。
- 04 -
2012年8月,朋友圈可以分組可見了。
一些特別的話,你可以只發給特別的人看。
現在的朋友圈,分組屏蔽了很多人。
特別的人少了,不熟的人多了。
- 05 -
2013年的春節,微信紅包上線。
逢年過節,微信群更熱鬧了。
後來的紅包,用來讓大家點贊、砍價。
現在的我們,看見紅包也不想點了。
- 06 -
2014年1月,微信添加好友備註功能。
「親愛的」可以有108種叫法,朋友有親疏之分。
現在寫備註,職務需要在名字之前。
現在的通訊錄里,朋友已經所剩無幾。
- 07 -
2013年12月,微信群人數上限提升為100人;
你終於可以,把所有大學同學都拉進群里了。
現在的微信里,好幾個500人大群;
現在的我們在群里,找不到幾個認識的人。
- 08 -
2013年8月,微信有了聊天記錄遷移功能。
你捨不得刪的聊天記錄,可以永久保存了。
現在,聊天記錄還在,人已經與自己無關。
- 09 -
2014年12月,微信可以調整字體大小了。
你爸媽申請了第一個微信號,他們看得清你發的消息了。
可是,他們看不見你的朋友圈。
- 10 -
2015年,微信可以給好友的朋友圈封面點贊。
隔著螢幕,那個贊,代表望眼欲穿的喜歡。
後來的我們,刪掉了0贊的朋友圈。
還記得你是從哪一年開始使用微信的嗎?
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戶註冊超過兩億。
這些年來,有人和你互道晚安,哄你先睡去;
有人和你視頻,話都說盡了,也不捨得掛斷;
也有人在節日裡給你發紅包、在朋友圈隔空喊話,和你用情侶頭像……
這個人,如今還在身邊嗎?
這是微信的第8年,也是我寫公眾號的第三年。
見證了曾經無話不談的人,後來無話可說;
曾經山盟海誓的情侶,後來不再聯絡。
而我有幸的是,陪著我的你們,從來不曾離去。
今天,我想跟所有讀者朋友打個賭:留言區里的你們,我能記得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