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預告
本期嘉賓 蔣習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這裡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美麗的涅瓦河、童話般的歐式風格建築、各式各樣金壁輝煌的宮殿、藍天白雲等等,這一切令人無法不愛上這個城市,而坐落在這裡的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曾湧現出眾多傑出人士和科學家,寫下了許多光輝篇章。今天的邊走邊看,我們帶您走進聖彼得堡及其國立大學。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列寧格勒州的首府,全俄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是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個,又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威尼斯」。
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兩百多年的時間裡這裡都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1924年為紀念列寧而更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又恢復原名為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和歷史中心古蹟群構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整個城市河渠縱橫、島嶼錯落、風景美麗萬分,著名的景點有冬宮、夏宮、滴血大教堂等等,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遊玩。
重要景點
涅瓦河
有超過1/3的河段位於聖彼得堡市內,整條河流非常的溫柔、恬靜、優美,河畔有青銅騎士像、彼得保羅要塞、夏宮。涅瓦大街是聖彼得堡的主街道,建於1710年,全長約4.5公里,1776年涅瓦大街被發展成商業大街以後,街邊建造了諸多豪華的建築,規劃整齊劃一,涅瓦大街因此也有「世界最美街道之一」的美稱。它還是聖彼得堡最繁華的街道,這裡聚集了該市最大的書店、食品店、百貨商店和昂貴的購物中心,街頭帥哥美女雲集,市區的主要景點大都雲集於此。
冬宮
原來是沙皇的宮殿,十月革命以後被設為博物館。它收藏著近300萬件文物,其中包含著繪畫、雕塑、素描、出土文物、實用藝術品、錢幣、紀念章等各種類型的物品。它還是世界上四大博物館之一,與之齊名的另外三個分別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羅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冬宮內非常出名的藏品有達·文西的《聖母與聖嬰》、倫勃朗的《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亞》等等。
夏宮
富麗堂皇的夏宮坐落於芬蘭灣南岸靜謐的森林中,是1714年由彼得大帝下令並親自督造的,因而又被稱為彼得宮。因為其豪華壯麗的建築風格,夏宮也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夏宮的大彼得霍夫宮,也叫 「 大宮殿 」,位於聖彼得堡 「 彼得夏宮國家博物館文物保護區 」 內,是俄羅斯最宏偉的宮殿建築之一。宮殿主體建築長300米,巧妙的將夏宮分為 「 上花園 」 和 「 下花園 」 。
斯莫爾尼宮
在聖彼得堡的東北部,建築極其典雅奢華。斯莫爾尼宮在過去是一間貴族女子學院,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歌劇院,其中的歌劇表演非常精彩,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購票欣賞。從外形看,這座宮殿是巴洛克風格以及俄羅斯風格的融合,因此給人的感覺非常精緻大氣,並且具有莊嚴感。
滴血大教堂
如果說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美的城市,那麼,滴血大教堂一定是聖彼得堡最美的教堂,甚至有人讚譽它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教堂,也毫不誇張!單單內部地面就用了義大利進口的13種石料,還有牆邊的義大利蛇紋岩,但即使如此精美的裝飾,走入教堂時甚至都會忽略過去,視線早已被那華麗精湛的馬賽克壁畫牢牢吸引過去。
馬林斯基劇院
馬林斯基劇院是聖彼得堡的歌劇、芭蕾劇院,舉世聞名,是俄羅斯旅遊的必去景點。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擁有兩百多年的輝煌歷史,有俄羅斯「芭蕾航母」之稱,是當今全球最頂尖的古典芭蕾舞團。《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觀眾耳熟能詳的芭蕾名劇也正是在這裡首演。如今,作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芭蕾舞團之一,馬林斯基為世界各大劇院培養和輸送了大量人才。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大學,創建於1724年,世界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眾多學派的源頭和進步的社會運動的重大中心之一。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在俄羅斯聯邦內部有著特殊的地位,是俄羅斯僅有的兩所擁有獨立自治權的大學之一(另一所為莫斯科大學)。如今它已成為俄羅斯最主要的教育、科學和文化中心之一。
學校由彼得大帝下令創建,初稱聖彼得堡大學,十月革命後改名國立列寧格勒大學。1991年12月前蘇聯解體後改名為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並沿用至今。
學校名人
聖彼得堡大學的歷史緊緊與俄羅斯、與前蘇聯科學和文化的發展聯繫在一起。在俄羅斯史冊上,聖彼得堡大學曾湧現出了許多傑出人士和科學家,寫下了許多光輝篇章,迄今共培養出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一批傑出文化人士和藝術家,為世界和人類科技進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1863年3月6日,「聖大」畢業後留校任教的門捷列夫在俄國化學學會的會議上,宣讀了他發現的化學元素周期律,並創立了化學元素周期系。他的成就奠定了現代化學物質結構理論的基礎,在研究種類繁多的化學物質和新元素合成上起著頭等重要作用。恩格斯因此稱之為「科學一大貢獻」。
1895年5月7日,年僅35歲的「聖大」物理數學系學生波波夫在俄國物理—化學學會上發表了他發明的世界第一台無線電接收機。同年,還製成了雷電指示器,成為世界無線電通訊的發明者。
1904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巴甫洛夫,也是聖彼得堡大學的畢業生。他創立了高級神經活動的唯物主義學說、現代最大的生理學派和生理學研究新方法。
著名文學家屠格涅夫和綏拉菲莫維奇等曾在該校接受過高等教育。
「聖大」畢業生中許多人後來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藝術家、作曲家、活動家和革命家。
俄羅斯散文之父果戈理曾在大學任教,列寧曾在聖大就讀,並通過法律系國家考試。
聖彼得堡大學的許多教師都曾是俄國著名學派的創始人或代表者。如:著名數學家尼亞科夫斯基和切比雪夫,是俄國在數學領域創建最早、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彼得堡數學學派創始人。
曾任聖彼得堡大學校長的著名物理學家和電工學家楞次,是俄國最早的彼得堡物理學派創始人。他1883年提出了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定律,後來被命名為楞次定律。他還與雅各比合作研究電磁體,提出了電磁計算法,是電磁現象學說的奠基人之一。
曾是門捷列夫老師的沃斯克列先斯基,是獨立的俄國化學學派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化學之鼻祖」。
俄國偉大的自然科學實驗師謝東諾夫,是彪炳於科學史的聖彼得堡大學生理學派的創始人。他撰寫的《腦的反射》一書,論證了意識與非意識的反射本質,證明用客觀方法可以查明的生理過程是心理現象的基礎。他的學說奠定了唯物主義心理學、勞動心理學、年齡心理學、比較心理學和進化心理學的基礎。被譽為「唯物主義生理之父」。
聖彼得堡大學畢業生和曾在該校執教的教授中,有多位曾獲得諾貝爾獎,比如:巴甫洛夫(1904年生理學獎)、謝苗諾夫(1956化學獎)、朗道(1962物理學獎)、普羅霍洛夫(1964物理學獎)、康托羅維奇(1975年經濟學獎)。另據1969年出版的《列寧格勒大學歷史》一書統計,該校畢業生和教師先後當選為彼得堡科學院、前蘇聯科學院及一些專業科學院院士、通訊院士的共有400多位。
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和總理梅德韋傑夫都畢業於聖大法律系,而且普京的兩個女兒也都在聖大就讀。
該校設有許多著名的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等文化設施,其中以門捷列夫博物館及學術檔案館、高爾基圖書館和地質系礦物教研室的礦物陳列館的藏品最為豐富和富有價值。
掃碼.點播回聽節目
圖文部分摘編自網絡
版權所有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019,我們一起玩轉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