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4種選拔機制,既公平也更難

2019-12-29   泰安中公考研

考研複試4種選拔機制,既公平也更難!

小夥伴們,好對地市和院校已經公布的20考研初試成績查詢時間,複試離你已經不遠了。

這篇和大家聊一聊複試的四種選拔機制,關係到最後的錄取結果。最近這段時間,來跟小編一起了解複試那些事吧~

複試有四種選拔機制,包括:差額制、雙盲制、抽取制和一票否決制

差額制

差額制是指:招生單位將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取進入複試的學生名單,根據複試的表現排名錄取合格的學生。這個很容易理解,也是複試採用的很常見的錄取方式。

比如,根據初試成績排名前120的考生參加複試,最後只錄取複試成績排名前100的人,這樣差額複試的比例就是1:1.2。

被刷掉的人即使初試成績再好也與這所學校無緣了,這就是差額錄取。

雙盲制

雙盲制是指,考生複試當天,需要抽取號碼來決定自己進入哪個考場面試;參加面試的導師也需要現場抽取號碼來決定自己去哪個考場。

這樣面試雙方是隨機組合的,可以儘可能地保證公平公正,使複試公開透明。

抽取制

抽取制是指,招生單位將會事先指定一批面試試題,考生進入考場之後,現場的提問將從這些準備好的問題中抽取,當場作答。

這和雙盲制一樣,在導師和考生這兩個因素公開、公平的基礎上,問題也採用隨機抽取的方式,儘可能地避免漏題和不公平複試的發生。

一票否決制

2007年起全國研究生招生提高了複試權重,複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提高到30%—50%。

教育部門表示,即使考生在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統考中取得很高的分數,但如果在招生單位組織的複試中成績不合要求,考生將被一票否決不予錄取。

以上就是關於四種選拔機制的介紹,這四種選拔機制增加了複試的難度,但同時也保證了複試的公平和水準。所以大家在備考時要認真複習,你們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努力,才有通過的希望。

其他措施

例如:派遣巡視員,19考研起複試需要現場獨立評分、全程錄音錄像等。

從2003年的差額制複試到現在實行的雙盲制、抽取制,可以看到複試改革的力度一年一年增大。種種措施使得複試能夠置於各個方面的監管之下,保證複試的透明、公開。

與此同時,複試的難度因此一年高過一年。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教育部將30%-50%的複試權重下放到各高校,各高校招生單位也充分利用這一權重製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保證能夠選出適合自己的學生。這些規定很多都在客觀上導致了複試難度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