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總有一些所謂的體制內的工作人員舉著「同工同酬」的大旗進行抗議。抗議不斷,同工不同酬無休止……
長久以來,經常出現「一家單位,雙重身份,不同待遇」的現象,由於編制名額有限,大多數事業單位都採取體制內工作人員和體制外合同制或勞務派遣制工作人員的雙軌管制模式。隨著事業單位內招聘的人數越來越多,編制名額越來越少,就有越來越多的體制外人員。儘管大家仍然以飽滿的熱情去報考,但考上之後,同工不同酬、職稱晉升受阻等不同待遇問題,始終困擾著這些合同制的工作人員。
以上就是同工同酬的概念。
那麼,同工不同酬具體表現為什麼呢?
一、同一種工作,在同一家單位中,所獲得的報酬是不一樣的。
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私企中,原因一是對各自的資源沒有公開化,導致不同時期進來的人工作待遇差別很大;原因二是即使同一時期進來的人,由於各自的要價不同,也會出現不同待遇的情況。
二、同一份工作,同一家單位中,男性員工和女星員工的工資不一樣,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性別歧視現象。
理想狀態下,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和體制外的工作人員應當是一樣的待遇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時工和正式工應當是一樣的待遇。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情況卻是正好相反的。
說到這裡,也許就有會有人說,「想要得到同等待遇的對待,就自己去考!」
確實,近年來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國省考,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考上心儀的單位,不僅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甚至還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去買資料,去報班。
對於是否應該實現同工同酬,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你又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想法,並說說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