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印度農民工的返鄉路:數百公里徒步跋涉,有人直接倒在了半途

2020-04-02   獨角鯨工作坊

蘭維爾·辛格,一位印度三個孩子的爸爸。

現年39歲的他,在印度宣布全國封鎖之前,在首都新德里一家餐廳當送貨員。

雖然送貨員的工資並不高,但對出生在印度偏遠農村的辛格來說,這已經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了,在留下基本的生活費之後,剩下的錢辛格都會悉數寄給遠方的家人。

對家裡的三個孩子而言,蘭維爾·辛格就是家裡的頂樑柱,是賴以生存的源泉。

但3月24日,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下達的一道全國禁令卻打亂了這一切,莫迪宣布印度將從3月25日零點起實行全國封鎖,印度境內所有的非必要商鋪和交通都將被關閉。

為了讓印度民眾重視新冠疫情的嚴重性,好好在家隔離,莫迪還在社交媒體警告:「如果印度實行不好為期21天的封鎖,這個國家就會倒退21年。」

就這樣,伴隨著印度境內商店、餐館的迅速關停,蘭維爾·辛格失去了他的工作。3月27日,辛格決定和其他兩位同伴一起,踏上漫長的回家之旅。由於沒有交通工具,他們只能步行200多公里回家。

然而不幸就這樣降臨了,次日,辛格感到嚴重的身體不適,他的胸口開始劇烈疼痛,隨後摔倒在地。

在昏迷前,辛格做的最後一件事是給自己的姐夫打了通電話。當晚,被送去醫院的辛格最終不治身亡,而辛格去世的地方,距離他的老家仍有100公里之遠。

警方透露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辛格可能死於過度勞累引起的心臟病。

200多公里的回家之旅對平日辛苦工作的辛格而言,實在是太漫長了。

但困在這場艱難返鄉之旅的人,又何止辛格一位呢?他也只是印度封國下無數底層勞動者的縮影罷了。

被隱藏的感染人數

4月1日,距離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全國封鎖已經過去了一周。

印度境內新冠確診患者,從3月24日封國前一日的511例,上升到了1397例(截至3月31日)。

7天,數量增長近3倍。

要知道現在印度每天的新冠檢測比例極低,據全球人居環境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印度每百萬人中只有10.5人接受了新冠檢測。相對的,韓國在此前封城期的平均檢測數據為每百萬6000多人。

每百萬人口新冠檢測人數中印度位居倒數

3月29日,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稱,儘管有113個地方醫院和47個私人醫院可以接受新冠,但印度至今僅對3.5萬人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

除了檢測數量不夠,印度高昂的檢測費用也令普通民眾望而卻步。

據悉,在印度的私立醫院,每次測試收費高達60美元(約合人民幣426元),與之相對的是,在如今的印度仍有許多人月收入僅有7美元(約合人民幣50元)。

而你如果想去便宜的公立醫院,需要排隊等待7個小時才能接受檢測。

可以想見,在現在的印度,或仍有大量的新冠感染者還未被確診。

另外,和龐大的人口相比,印度的醫療資源卻是極度匱乏的。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發布的《國家衛生概況》中提到,每千名患者中需要有一位醫生,而在印度,每萬名患者中才有一位醫生。

2016年,路透社的一篇報道中明確指出,以印度的人口總數,全國需要超過5萬名重症監護醫生,但全印度僅有8350名。

正因如此,印度一旦大規模爆發新冠疫情,後果怕是印度政府無力承擔的。

重壓之下,總理莫迪只能宣布「全國封鎖21天」,為此他還在3月29日在電視節目中公開向民眾致歉。

「為了保護您和您的家人,我別無選擇,請再忍耐一段時間。」

艱難的返鄉之旅

由此,一場涉及13億人口的大封鎖就開始了。

除了必要的服務與設施外,印度境內所有企業強制關閉,商店、餐廳、雜貨店……沒有哪家店鋪可以正常營業;交通封鎖,火車、飛機、公共汽車全部停運。

為了嚴格執行居家禁令,印度警方在街頭用藤條和拐杖等鞭打那些違反禁令出門的人,不少人被攆得在滿街亂竄。

3月26日,更是有一位住在西孟加拉邦豪拉區的32歲男子,只是想出門買瓶牛奶,卻被印度警方用木棍打死。

除了被打,印度警方為了讓民眾知道安全距離,還讓違反禁令出門的民眾,蹲在粉筆畫的圓圈內強製做蹲起,被罰做伏地挺身、青蛙跳等等。

但受全國封鎖影響最多的,卻是近1億人數的務工人員,和中國不同的是,在印度他們都是日結薪水的,不工作就沒收入,而這些日薪人員的收入卻少的可憐。

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顯示,這些務工者每日收入僅僅在1.84美元到5.91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13元到42元),他們大多生活在貧民窟內,這裡70多人共用一個水龍頭,1000多人共用一個廁所。

商店被強制關門後,這些務工人員瞬間失業了,他們沒有收入,由於供應鏈斷裂,貨架上的食品越來越少,無錢囤貨的他們只能被迫返鄉。

於是,上萬名務工者湧向了車站,企圖能買到回家的車票,3月28日上周六,北部邦政府安排了數百輛公交車幫助運送這些務工者,但這遠遠不夠。

無奈之下,那些趕不上車的人們就和文章開頭蘭維爾·辛格一樣,只能靠雙腳踏上了漫長的返鄉之旅,他們扛著行李三兩成群,向著幾百公里外的老家走去。

在部分道路交通完全封閉只准行人通行的地區,還有人為了步行回家時減輕負重,當街拆下左腿的石膏,而那裡距離他的故鄉還有204公里。

在古節,66歲的老人為了接回自己剛刑滿釋放的侄子,騎了8個小時的自行車,在離家110公里外的地方,精疲力盡的老爺爺終於見到了自己的侄子。

在前往阿約提亞的路上,返鄉者們向邊界線上的警察雙手合十祈求,可以放他們輪流乘坐手推車通行,為了回家他們已經從昌迪加爾步行了308公里。

當務工者們千辛萬苦返鄉後,還需要面對當地政府對他們是否攜帶新冠病毒的擔憂。

3月30日,有媒體曝出,約有5000名返鄉人員在抵達家鄉前,他們被要求坐在地上,被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用裝滿消毒水的水槍「沖洗乾淨」。

對此,當地的防疫官員回應稱:「這是因為擔心返鄉人員身上會攜帶新冠病毒,為了不讓病毒在當地進一步傳播才做出的安排。這些消毒水是由漂白粉製成的,對人體沒有太大傷害。」

防疫之路道阻且長

無論是暴力嚴控民眾遵守出門禁令,還是對返鄉人員消毒和隔離監控。雖然手段可能不妥,但對於新冠疫情,印度政府還是慢慢行動起來了。

例如,伴隨確診人數的上升,能否有足夠的病床容納病人,成了擺在印度政府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病人無法收治就意味著傳染源不能被控制。

對此,3月31日,印度鐵路局宣布將改造2萬節火車車廂作為隔離病房,現有5000個車廂已經開始改造。

而改裝完畢的火車車廂每節將擁有9個隔間,每個隔間可容納1人,每節車廂內部均會配有基本醫療設施,預計改造完畢後最大可提供32萬張床位。

而在阿約提亞,當地社區也行動起來,為貧困人員分發免費的食物包;安得拉邦政府則表示,將為區域內510萬退休人員支付養老金,好幫他們度過此次危機;在新德里的村莊,政府為當地村民們提供了口罩、手部消毒液和肥皂等衛生清潔用品,每個村子都設立了隔離房供返鄉的務工人員使用。

作為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國家,印度的防疫之路還要走很久,密集分布的人口、龐大的貧困人群、普通民眾對疫情嚴重性的忽視、醫療物資和人員的不足都是這條道上的「攔路虎」,這些都需要政府一點點去解決。

正如印度總理莫迪所言:「實施封鎖是很艱難的決定,我知道很多人在生氣,但為了所有人,請大家再忍耐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