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今年出的恐怖片,目前是一部能打的都沒有。
國產梯隊就不說了,在院線上映的幾乎都被開除恐怖籍,爛到被冠上「國產可怕片」的頭銜。
國外呢?
招魂宇宙,越拍越臭,先把鬼修女拍成了上世紀美妝博主,又把安娜貝爾搞得像個破產的鬼屋老闆。
鬼娃回魂,經典IP,時隔三十年再度重啟,結果邪典鬼娃愣是成了緊跟潮流的新道德楷模。
小丑回魂,第一部引爆全場,第二部看睡全場,從反套路迅速下滑到套路的jump scare,必殺技全靠嘴炮。
……
身為恐怖片小王子的肉叔,著實感到心累。
不過!
肉叔最近挖到了一部比恐怖片還恐怖的寶藏國綜。
說起來也是巧,撒貝寧這段時間不是常上熱搜嘛。
「芳心縱火犯」「野狼disco」「撒貝寧私生飯」……儘是愛豆標籤,動輒幾億閱讀。
肉叔懷著好奇點進去,居然在各路彩虹屁的夾縫中意外發現這檔由他主持的,嚇人效果拔群的下飯節目——
撒貝寧時間
長白山市的警方接到報案,有人在自家院子裡,發現一件帶血的男式迷彩上衣。
調查中途,村民劉曉林出來認領,這件衣服是她搭檔張永成的。
劉曉林和張永成合夥賣山貨,那天晚上十點,張永成披著迷彩上衣,理完貨從她家離開後,就再沒聯繫上。
經檢測,上衣上沾的血果然是張永成的。
緊接著,離劉曉林家15米遠的一處沙堆引起警方注意。
沙堆邊圍繞的蒼蠅異常多,像是嗅到了什麼腐朽的氣息。扒拉開一看,暗紅色的血跡已滲入沙堆內部。
有村民反映,張永成消失的那晚,他聽到沙堆邊有吵鬧打鬥的聲音。
從這種種跡象來看,張永成想必是離開劉曉林家不久後就遇襲,且大機率已死亡。
那麼屍體哪去了呢?
就在警方納悶的時候,張燕主動找上門,說弟弟張永成給她託夢,自己被埋在長白山火車站那。
張燕指得特別精準,附近是鐵路沿線,長著幾米高的灌木叢……就差自己動手挖坑了。
警方半信半疑,不過為了安撫張燕情緒,還是去火車站搜查了一圈。
這下邪門了,他們還真挖出一具男屍,經辨認,就是張永成。
張永成兜里裝了幾百塊錢,但身上被捅整整13刀,可見兇手並非為財殺人,且對張永成恨意極深。
先放下對張燕的重重疑慮,警方開始查張永成的社交狀況。
一個意想不到的事實浮出水面:張永成和劉曉林不僅是合作夥伴,還是伴侶關係。
劉曉林是有老公的,名叫大海,老實巴交,平時對劉曉林言聽計從。但因工作不便,大海很少回家。
而大海的工作,恰好是一名鐵路維修工,對鐵路沿線的地形很熟悉。
都不用我們腦補,警方更快一步地構想出大海發現被綠後,誓報奪妻之仇的交戰場面。
劉曉林還及時補了一刀,她說大海曾在家衣櫃里放了兩把刀,這兩把刀現在卻失蹤了。
有動機、有兇器、有作案能力,案情發展到這,真相似乎水落石出。
然而,另一個男人在劉曉林的口供筆錄中出現了。
她的上一任情人,韓志剛。(大海好慘一男的)
據她描述,韓志剛占有欲極強,他甚至會在大海在家時上門,故意挑釁大海。
韓志剛發現劉曉林轉而和張永成在一起後,妒火中燒,有次在半夜闖進她房間警告她「我知道你和張永成的關係,希望你們不要在一起了」。
並且,在張永成死後第二天,韓志剛就離開了村子,電話關機。
一個出遠門的人,怎麼會斷掉和家人的聯繫?
韓志剛情殺後畏罪潛逃的嫌疑大幅上升。
殺死張永成的,究竟是正牌老公大海,還是噩夢前任韓志剛?
肉叔就不劇透了。
而在這起案件中,最耐人尋味的,就是張燕做的那個夢。
兇手獲罪後,說自己根本不認識張燕,行兇時也沒被張燕看到。
排除了張燕因怕被報復,所以以夢為藉口來向警方透露埋屍地點的可能。
更弔詭的是,張燕從未出過遠門,何況是千里之外的長白山。
除了託夢,竟找不出第二種說法可以解釋張燕為何能清楚指出屍體位置,並描繪出周圍地形。
不過,這還真應了那句古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歡迎來到大型靈異志怪走近科學現場,央視寶藏法制節目《撒貝寧時間》。
13年開播,直到17年完結,整整五季,而豆瓣評分始終保持在9.3。
有網友評論「直接拍電影吧,為什麼中國不出特別好看的恐怖片,因為好導演都去指導法制節目了」。
是的,《撒貝寧時間》作為《今日說法》的特別節目,與後者的區別就在於它玩的是午夜檔,還原的是一樁樁毛骨悚然的中國奇案。
來,感受下這個堪比鬼片的旋轉式鏡頭。
光塑造陰森的氛圍還不夠,節目組甚至貼心地用AR技術,在演播室一旁還原3D實景,以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靈異體驗。
重現案子的同時,主持人撒貝寧也多了另一重身份,偵探「撒爾摩斯」,他將隔空與警方共同尋找證據,完成推理,抓出真兇。
在樁樁奇案中,有兇殘如《8607號房的秘密》,女老闆跟隨一名未成年少女進了賓館8607號房,再出來時,女老闆是被手提箱帶走的,裡面裝著她被肢解的屍塊。
有冷酷如《新娘之死》,小麗結婚後的第五天,突然在家葬身火海,一同離開的還有她腹中的寶寶;
有複雜如《最不可能的兇手》,一名女子在家被姦殺,憑著她之前在麻將館與人起衝突這條線索,竟勾出三個嫌疑人:和她吵架的男人、趁虛而入去她家的小偷和在她家睡覺的情人。
現實生活,往往比影視劇更戲劇。
不過,儘管案件類型不盡相同、作案手段也層出不窮,但這些案子之所以會發生,本質上都是因為三樣東西:愛、恨、錢。
一旦占到其中一項,「惡」的開關就會被按下。
而《煙鎖殯儀館》竟悉數混合這三樣,它們糾纏在一起,像個黑洞,吸盡人性的同時,又在源源不斷地釋放著「惡」。
山東一個小村莊幾公里開外的荒郊野嶺,有人在井裡發現一具全裸男屍。
他的頭部因被鈍物打擊而支離破碎,屍體也因死亡時間過久高度腐爛,無法識別身份。
警方嘗試著按死亡日期來查找當時小村莊的失蹤人口,以此確定男屍身份,但即使擴大到市區也未果。
男屍很可能不是本地居民。機智的警方想到反向調查,即先從失蹤人口裡找嫌疑人。
很快,他們鎖定了養雞場老闆王希元。
原因有二,一是王希元失蹤時間與受害者死亡時間接近,二是王希元把新買的汽車送去維修廠,整車噴漆。
新買的車會送去噴漆,除了人傻錢多,就只能是王希元想掩蓋什麼。
果然,警察在汽車後備箱發現了一片帶血的樹葉。
經檢驗,血跡與屍體DNA相吻合。
然而王希元目前仍去向不明,警察轉而從他的社交網絡入手。
警察注意到,被害人死亡前的一個月,王希元與兩個天津人的聯繫非常密切。一個目前電話關機,另一個恰好在被害人死後,與王希元斷了聯繫,
這個沒了聯繫的人,會不會是那具男屍?
此人名韓本立,警方立即趕到他家,提取了他家人DNA進行比對。
DNA與男屍的重合,死的的確是韓本立。
據韓本立家屬稱,韓本立死前與老鄉韓寶山外出打工,而韓寶山就是電話關機的另一個天津人。
韓寶山
韓寶山的殺人嫌疑大大上升。
韓本立老婆在此時給了一記重錘:她發現聯繫不上韓本立,於是向韓寶山問他的下落。韓寶山說在1月24號後還見過韓本立,應該是去其他地方打工了。
但韓本立的死亡時間,正是1月24號。
韓寶山招了。
原來,韓寶山與韓本立受王希元所雇,要去暗殺王希元的一個老鄉。
然而策劃的幾次殺人行動,什麼製造車禍啊、埋定時炸彈啊,全都沒成。
王希元看這兩個蠢蛋幹不成事,就向韓寶山開了個條件——
殺掉韓本立,你可以拿到兩人的佣金。
意思是拿錢堵住韓寶山的嘴,給這場失敗的買兇殺人畫上句號。
韓寶山拿斧子砍死韓本立後,和王希元兩人開著那輛汽車,把韓本立屍體帶到野外,塞進井裡。
案件發展到這,似乎已經水落石出,只要抓到王希元,就可以成功破案。
警察們都很興奮,心想今年咱們市的破案率又是第一。
但。
誰也沒想到,找王希元一找就是兩年。
奇了怪了,一個大活人跟人間蒸發一樣,沒在任何地方留下痕跡,甚至都沒在銀行取過錢。
能完成如此完美的逃逸,只有一個可能——
王希元也死了。
誰殺了王希元?
換句話說,誰有動機去殺王希元?
還記得那個大難不死的老鄉嗎。
沒人會花重金去殺一個與自己無仇無怨的人。
警方返回原點,把重心放在老鄉身上,訪問了他幾次被暗殺的情況。
這時,老鄉的一句玩笑話引起警方的高度重視——
「唉這些人還想殺我呢,太笨了,把屍體扔到那個地方,我要(是)作案的時候把他早給燒了。」
燒了,把屍體燒了,妙啊!
尤其是老鄉張本嶺,從事的還是殯葬服務業。
完全可以利用職務之便,神不知鬼不覺地燒掉屍體,不留一點犯罪痕跡。
警方馬上去查了附近幾個殯儀館的火化信息,他們發現,在張本嶺經手的屍體里,有一個老人,兩年內被火化兩次。
第二次火化時間,對上了王希元失蹤時間。
這具屍體八成是王希元的,但正如張本嶺所言,燒了哪還留得下證據?
幸好,張本嶺老婆及時送上助攻——
他們家沙發上的坐墊突然不見了。
不見的時間是王希元身死那天。
警方趕往張本嶺家,在沙發角落提取到了王希元的血跡。
這樁幾經反轉、周期漫長的連環殺人案終於告一段落。
咱們再來簡單梳理下,這起案子的時間線是,王希元先雇韓本立與韓寶山殺張本嶺,失敗後王希元讓韓本立殺了韓寶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王希元被張本嶺反殺。
那麼,讓王希元與張本嶺互相殘殺的動機是什麼?
張本嶺老婆。
張本嶺老婆出軌與王希元好上了,兩人嫌張本嶺礙事,就合計花錢把他除之而後快。
自己被綠,還差點把命搭上,張本嶺氣得啊,他把王希元約到家裡,然後叫上兄弟弄死了王希元。
一根擦槍走火的火柴,卻讓火勢越來越凶,最後燒著了整片森林。
精彩是真精彩,編劇都不敢這麼寫。
曲折離奇之餘,又有極具說服力的動機作支撐。
貪婪、色慾、暴怒、嫉妒……這起案子涉及的惡都快把七宗罪包含全了。
但是,當我們作為旁觀者,看《煙鎖殯儀館》像看完一部犯罪片般感到酣暢淋漓時。
是不是應該停下來想想。
案子當事人,除了純粹的大壞蛋王希元,其他人又離普通人的界限是何其之近。
韓本立、韓寶山,兩個本應淳樸的務工者。
張本嶺,勤勤懇懇勞動了一輩子的工人。
他們畢生沒做過什麼壞事,卻因一念之差釀成大錯,把自己的人生包括背後的家庭,全都賠進了萬劫不復的罪惡深淵。
人啊,若是沒有道德禮教的束縛,都是被本能慾望驅使的動物。
即使自詡文明,但道路漫長,總會碰上幾次誘惑,讓人心生動搖。
我們能做的,就是面對誘惑時,跑得快一點,再快一點。
一旦被追上,可就再也沒機會走完這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