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內臟,到底能不能吃?先來看看這個

2019-11-24     八百方健康說

動物內臟的營養真相

1內臟,毒素最容易積累的部位

很多內臟的作用是過濾毒物的,不但本身容易富集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而且沒處理好的話很多動物體內也會殘留毒素。比如肝臟是代謝器官,而腎臟是排泄器官,也是毒素最容易蓄積的部位。

現在飼養動物,都得加飼料,有些飼料中的非法添加劑(如瘦肉精)、抗菌素和激素等化學物質都會集中出現在內臟中,肉中當然也會有,但一般比內臟少很多。

吃多少最適合?

下面就來看看英國飲食協會給的食物分量建議:

肉類:一個手掌心。每天攝入肉類的量應控制在手掌心,大約50~75克。每周紅肉的總攝入量最好不超過500克。

2內臟,營養非常豐富

大部分的動物內臟營養素含量高於肌肉,尤其是肝臟,肝臟是動物體內營養素最集中的地方,它含有數量豐富而且吸收率非常高的鐵鋅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人體所需的全部13種維生素。

其他內臟,如腎、肺、腸、肚、腦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重要營養素的含量比肝臟低,營養價值不及肝臟。 補鐵補血首選鴨肝、豬肝,膽固醇最高的是豬腦,這個不能吃,危險太大。

水果:一捧。每天吃水果的量應為200~400克,大約是一個中等大小蘋果的量,或者一捧漿果的量。

問: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動物肝臟?

寶寶七個月開始就可以添加肉類或動物的內臟了。不過可不能多吃,一般一周適量食用一兩次就夠了。

下面是肝泥或肉末的做法:

將煮熟的瘦肉或肝用乾淨的刀背在砧板上剁成泥,加調料和少許水蒸成肉餅或肝糕,直接喂食或放在粥或爛面中喂食。

怎樣能把「危害」降到最小?

1選用健康動物的肝臟

購買時應選擇通過檢疫的禽畜的肝臟,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肝臟一律不能食用。健康動物的肝臟為紅褐色,光滑,有光澤,質軟且嫩,手指稍用力可插入切開處,做熟後味道鮮嫩。

堅果:一個手掌心。堅果或植物種子含熱量較高,每天攝入量應控制在30克以內,大約為一個手掌心大小。

2清洗一定要乾淨

肝臟和腎臟屬於排毒器官,受污染的可能性較高,毒素含量大,所以很多人在清洗和烹調時,也都會格外注意。

而且動物內臟如肺、肚、腸等,也常被多種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各種寄生蟲的主要寄生部位,所以在清洗烹飪時也需要特別注意,如下:

動物的腦子一般很嫩,容易破損,應放置水中輕輕漂洗,用牙籤或小鑷子剔去血絲、薄膜,再漂洗乾淨。

洗腸、肚時,先加一些鹼和食醋,反覆揉搓,就可去除里外的粘液和味道。

洗豬心時,可把豬心放入清水中,不停地用手擠壓,使污血排出。

洗肺時,可將氣管套在自來水管上,用流水沖洗數遍,直至肺葉呈白色,就沒有異味了。

洗豬肝時,先用淡鹽水浸泡2至3小時,再放清水裡泡一會。

洗雞肝時,用流動的清水沖洗至無血水後切片,放到加了花椒和醋的清水中浸泡能有效去除毒素。

雞胗、鴨胗、鵝胗等,其中一面有較多折皺,清洗過程中可加些生粉或鹽揉搓。

蔬菜:一個拳頭+一大捧。需要提醒的是,每天吃蔬菜的品種和顏色最好多樣,這樣能獲得更全面的營養。

3烹飪一定要熟透

動物內臟的烹制最好採用長時間高溫高壓燜煮的方法,將寄生蟲、病菌和蟲卵殺死,以保證食用安全。對於大排檔的豬肝啊大腸什麼的,最好還是少吃。

4少量食用

一次吃25~50克左右(3~5口的量),多了容易維生素A中毒。維生素A和D是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中的脂肪內積累而不易排出體外。

PS:按我國目前最新發布的膳食營養素參考值,健康成年人,包括孕婦,每天吃維生素A的「可耐受最高量」是3000微克。維生素A中毒可分為急性中毒(成年人服用超過推薦量100倍的維生素A)和慢性中毒(長期每天服用超過推薦數值25倍的維生素A)兩種。

按目前內臟的維生素A含量,一周吃一次,每次50克,得到的維生素A數量分別大致為5000和2500微克,只有成年女性每天推薦量的7倍和3.5倍,遠遠達不到急性中毒的量。

主食:一拳頭穀類+一拳頭薯類或雜豆。每天主食的攝入量應為250克~400克,其中粗糧的量最好占主食總量的1/3,這對於預防慢病、控制體重都有好處。

這幾類人要少吃動物內臟:

因為動物肝臟富含膽固醇,膽固醇高的人要少吃或不吃肝臟,如高血脂症(經常食用動物內臟很可能引起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及動脈硬化引起的高血壓患者。

吃啥補啥?真的嗎?

1豬血「清肺」?錯!

PM2.5吃動物血製品「清肺」差不多是全中國都知道的「偏方」。查不到這個偏方的臨床依據。或許只是有人吃豬血或者雞血鴨血導致了黑便,而被當作「清肺」,於是流傳開來。

動物的血中含有較多的鐵,如果真的出現這種現象,倒也算正常。不過,它跟「清肺」實在搭不上關係。

魚:一整隻手。每天吃魚蝦等海產品的量應為50~100克。

2豬肝明目?不是最佳選擇!

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出現乾眼病、夜盲症等症狀。所以,對於缺乏維生素A的人來說,豬肝的確可以較快的幫助補維生素A,對於維持視力健康有一定作用,但並不是最佳選擇。

豬肝並不是補充維生素A的唯一膳食途徑,很多綠色的、黃色和橙黃色的蔬菜和水果中都富含類胡蘿蔔素,其中部分類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具有維生素A活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

最後說一句,動物肝臟也不妨換著吃。一般來說,同樣的飼養環境下,大型動物如牛、羊等生長期更長,肝臟中積累的環境污染物相對較多,而雞和鴨生長期較短,所以雞肝和鴨肝的污染物積累比豬肝少,口感也更細膩,更適合給小寶寶做成輔食。

請點擊文章右上方的紅色「關注」按鈕關注我!

八百方健康說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用藥誤區!旨在成為您身邊的健康管家。

如果您需要幫助,請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聯繫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gHDo24BMH2_cNUgApLv.html